【摘要】多專業綜合實訓作為一種能力本位、就業導向的新型綜合實訓模式已經走入了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但由于該課程的開設對高校的基礎設施、師資力量、系部協調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也有不少院校對這門課程的開設效果進行質疑。本文以四川財經職業學院開設該課程的經歷為例,闡述它對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性。
【關鍵詞】多專業綜合實訓 職業能力 學生
多專業綜合實訓作為一種能力本位、就業導向的新型綜合實訓模式,自四川財經職業學院2010年開課以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學校參觀、模仿和引進。做為一門綜合實訓課程,它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起到越來越明顯的作用,結合目前高校非常重視的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本文結合企業用人最看重的5個指標——人際關系處理、職業形象、專業知識與技藝、敬業精神、基本的解決問題能力,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該課程采用公司經營模式,培養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多專業綜合實訓是讓多個不同專業的學生,在一個以制造業為主體的仿真商務環境、政務環境和公共服務環境中,在動態數據支撐的企業競爭立體性環境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仿真經營和業務運作的綜合實訓。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下實訓學習,學生必須要協調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首先來自不同專業不同班級的同學聚在一起,學生為了適應新的環境,需要學會如何與陌生人交往接觸,這將會縮短學生在未來職場的適應時間,能盡快的融入團隊。其次,在企業內部,伴隨著工作業務的開展,學生需要學會有效處理與上級領導和平級同事的關系,去體會領導命令的服從,去感受同事關系的微妙,去學習藝術的拒絕,去有效的處理沖突等等。最后,對于像銷售、行政、出納等崗位的同學,由于與合作伙伴打交道的機會較多,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談判溝通能力,更要去學習如何有效的維持長期的合作關系,為企業贏得友好的外界環境。
二、該課程中競賽、活動豐富多彩,訓練了學生自我展示能力
多專業綜合實訓課程并非只是完全企業化的運作,其中也穿插了各種活動,不僅增強了課程的趣味性,更訓練了學生的自我展示能力。首先,企業員工崗位的選擇是通過面試實現的,包括指導教師進行的企業負責人面試和負責人進行企業員工招聘。其中不管哪種面試都要求參與面試的同學精心準備,把他們當做是畢業面試的前奏。而面試結束后要求面試官將他們面試過程中表現好的不好的都告知被面試者,相信這必定會讓學生在以后的面試中增強信心。其次,在實訓過程中,各服務性單位會組織有特色的活動,例如稅務局的稅務有獎知識競答,管委會的企業文化評比,新聞中心的企業專題宣傳等,這些活動要求所有的公司必須參加,而且要求盡量選不同的成員參加不同的活動,讓每一位同學都有亮相、展示自己的機會,而為了公司的榮譽大家都會好好準備,爭取展示最好的自己。還有課程的總結會也是各公司以多種形式展示企業這兩周的精彩瞬間,為了公司的完美謝幕,每一個團隊更是使出渾身解數。就這樣在不知不覺間學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三、該課程的過程考核模式,強化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
多專業綜合實訓不同于傳統的ERP沙盤,成績考核中企業的經營業績占了相當大的比重,而是強調過程考核,著重強調學生實施各種操作的依據,其中伴隨了各種專業表單及方案的撰寫。例如以銷售崗位來說,學生首先需要以滾動計劃法編制銷售計劃,然后根據銷售計劃,與客戶進行談判獲取訂單,簽訂合同,并進行訂單登記,隨后根據訂單情況結合產品庫存,編制發貨計劃表,隨之完成發貨,最后根據銷售情況結合銷售計劃,對該月的銷售狀況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通過這樣的實訓操作,企業銷售崗位所需要的計劃編制能力、銷售談判能力、銷售數據分析等專業能力都得到了訓練。老師則是通過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所填寫的銷售計劃表、銷售談判記錄、談判視頻、購銷合同、訂單登記表、銷售發貨計劃表、銷售發貨明細表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考核。
四、該課程以任務為導向,考驗了學生的敬業精神
多專業綜合實訓包含有多個經營期,且每一個經營期都有時間限制,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按照指導教師要求完成崗位的所有業務操作,否則企業利益將會遭受重大損失,這便極大限度的考驗了學生的敬業精神。例如在學生剛入職時,雖然有過指導教師的崗前培訓,但畢竟是第一次上崗,發現實際與理論還是有差距的,于是他們再次仔細研讀規則,消化老師所講的課件,當大家觀點不一致時寧愿不吃飯,也要把方案做出來,只為企業的經營開一個好頭,再比如期末最忙的財務部門,由于必須在跳轉下一經營期前把本月的帳做好,為了按時完成任務,不被扣分,加班是家常便飯,更有甚者含著眼淚一遍一遍的對賬。雖然經歷很辛苦,但這些卻讓工作責任感不自覺的扎根心底。
五、該課程以學生為主體,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多專業綜合實訓課程72個課時的教學中,老師的集中指導和培訓僅為8個學時(包含了動員會、崗前培訓和中期培訓),其余時間均是以學生的實踐操作為主,老師進行針對性的個別指導。這種競技類的實踐教學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更容易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他們會把系統和規則研究的很細,想把自己的工作都做到最好。而實際情況往往是5、6個指導老師要負責300多學生的實習指導,這就造成了很多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沒有辦法及時找老師進行解決,但任務的緊迫性又要他們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于是他們開始自己摸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同行的同學進行問題探討,或者公司內部討論,亦或者尋求學哥學姐的幫助。相信這些經歷會使學生認識到工作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而面對這些難題抱怨是毫無作用的,只有積極思考解決的辦法才是出路。從而在未來職場中,學生能做到面對問題處變不驚,積極的去需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除此之外,多專業綜合實訓要求完成的實訓日志和實訓總結培養了學生的書面寫作能力,高強度的工作鍛煉了學生的抗壓能力,各種異常的發生訓練了學生面對工作意外的平常心和處理異常的能力等等。由此可見多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確實對學生多方面職業能力的培養和鍛煉都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希望該課程在后續的教學實踐中會越辦越好。
參考文獻:
[1]劉靜.淺析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開設多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必要性[J].經營管理者,2011,(19).
[2]王敏.經管類跨專業綜合實訓初探與實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6).
[3]劉靜.淺議多專業綜合實訓課程師資培養的有效途徑[J].華章,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