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興敏
[摘要]古詩詞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是讓學生了解和繼承我國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徑,在這個過程中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本文對古詩詞教學做了探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 詩詞教學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12
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古詩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古詩詞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學習、積累、感悟,能夠讓學生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陶冶高尚的情操。新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也說:“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由此可見,古詩詞教學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但是在當前的古詩詞教學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學生學習背誦古詩詞的積極性不高,教學方式也比較傳統,學習方式落后,導致古詩詞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有壓力的事情,特別是高中階段課業負擔重,學生對古詩詞學習不重視,更是給古詩詞教學帶來了困難。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要根據新的標準和要求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變講解式教學為感悟式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創新學習形式。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只有先讓學生產生興趣,才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在傳統的詩詞教學中,學生興趣不高是常見的現象,因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以講解為主,比較枯燥,這樣學生就處于一種被動背誦的狀態。有些教師只關注學生能不能背誦全文,而忽略了學生的感悟和理解,這樣學生很容易就失去了興趣,更談不上去領悟古詩詞的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新學習方式,用各種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創新教學形式,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古詩詞教學能夠變得生動活潑。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用音樂營造氛圍,現在很多流行歌曲都是從詩詞化用的或者相關的,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可以讓學生先聽一段音樂。例如在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可以讓學生們先聽一下王菲唱的《明月幾時有》,讓優美的音樂吸引學生,沉浸到這個情境中來。然后教師可以進行課堂導人:“大家聽了這首歌覺得很好聽,那么大家知道這首歌原本是蘇軾的一首詞的嗎?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詞”。學生對這樣的導入感興趣,自然會對接下來的古詩詞學習產生興趣。
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舉行類似詩詞默寫、詩詞背誦等一些小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發揮主體性。
二、注重學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眾所周知,古詩詞的語言是很含蓄的,表達方式也是含蓄的,有時候只明白表面文字意思并不能理解其內涵和意義,特別是傳統的講解方式,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把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學生對古詩詞缺乏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這樣收到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好,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觀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注重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感悟。
古語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在學習古詩詞時要讓學生多讀,在讀的過程中理解和感悟詩詞中蘊含的意義,讀可以分為幾個階段,首先,讓學生初讀。初讀并不是沒有目的的讀,在讀的過程中要求讀準字音、認準字形,并且掌握語速,讀出詩詞的節奏等等。讓學生朗讀應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進行范讀之后就要引導學生進行個別讀或者齊讀,讓學生掌握字面意思。其次,進行再讀。可以對照詩詞下面的注解,在讀的過程中注意邊讀邊譯,與初讀相比,這個過程要理解詩詞的思想感情。教材中的注釋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可以對照注釋進行文章的疏通,對于不理解的字詞或者字句等及時標記下來,和學生或者老師進行討論。最后,進行品讀。古詩詞語言優美,含義深刻,每首詩詞都渲染了一種氣氛,或者營造了一種意境,而這種氣氛或者意境只有通過反復吟詠才能感受得到,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品讀詩詞,讀出詩詞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些時候會引起讀者的共鳴。
三、創新教學方式
教學需要不斷創新,在教學中不斷實踐才能適應教學狀況的發展,適應學生的需要,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形式的創新,以讀促教,創新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首先,教師要利用意境進行教學。利用一些意象營造意境是古詩詞的特點,在一首詩詞中詩人常常將客觀的物象與自身情感相結合,創造出藝術形象,營造出一種意境來表達自己的所感和所想。因此,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再現意境,在意境中進行教學,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要通過各個手段和各個形式,在課堂上營造相關的意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王維的山水詩時,教師可以通過一些音樂、圖片、名家朗讀等營造一種意境,讓學生閉上眼睛感受詩句中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中的清幽寂靜。
意象教學是古詩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考試中經常出現的,在中國古代詩詞中,一般來說意象所表達的意思都是固定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歸納和總結,讓學生正確理解意象中所蘊含的意義,正確把握詩詞中所表達的情感。例如“柳”“留”發音相似,所以在詩詞中常常寫到柳表現離別,諸如這樣的意象可以讓學生進行積累和把握。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課堂教學內容需要進行豐富,課堂教學才能變得更加完整,一個時代的文學總是與政治、經濟等社會背景息息相關,也與作者的生活經歷有著密切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入相關的內容,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詩詞的內容和思想感情。例如在學習李白的詩歌時,教師就可以將盛唐的社會現實、詩人的人生經歷等向學生做介紹,學生在了解了這些以后,就會對李白詩歌中所表達的感情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總之,古詩詞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財富,應當引起教師的重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應當不斷進行創新,并且注意靈活多變,各種形式并用。改變傳統沉悶枯燥的課堂,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