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莎莎
[摘要]生物課程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學生進行生物課程的教學,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學習相關的生物學科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學習成績,另一方面對于學生觀察能力、學習能力等提升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生物 實驗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81
生物作為高中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生物學科知識學習以及整體素養的培養和提升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在生物課程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作為其中的重要環節,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和鞏固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把握等,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隨著新課標的進一步推進,學界對于生物學科的認識也不斷深化,新課標在注重知識講授和分析的基礎上,同時也強調了知識的產生、形成、發展和創新的過程,要求教師在進行生物學科的課程教學時,需要進行相關的生物實驗,對生物課程專業知識進行不斷的驗證和探究。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生物學理論知識的發展和提高是建立在反復實驗基礎上的,這不僅體現出了進行有效的生物實驗對于生物學科發展的重要意義,同時也點明了實驗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相較于初中階段的生物課程,這一階段的生物課程學習內容較多,學習難度較大,更加需要進行相關的實驗教學,輔助學生進行課程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課程學習質量和整體能力。那么如何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實驗,提升實驗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呢?
首先,突出實驗教學的教學地位和教學意義,強化學生對于實驗教學的認識和理解。實驗教學作為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對于提升課程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建立完善的生物學科知識體系等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在現階段的高中生物課程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和約束,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往往習慣于將教學重點和教學精力,全部放在對生物學科知識的講解上,對于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較低,并沒有清醒而充分的認識到進行必要的生物實驗,在涉及到有關實驗的問題上教師也習慣于采取一種省略的態度來進行實驗教學。
這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會使得教師對實驗教學抱有錯誤的認識,不利于教師實驗操作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提升,同時反映到學生的生物課程學習上,會使學生對實驗教學環節產生狹隘的偏見,認為實驗教學不過是整個生物課程教學過程中可有可無的部分,不必投入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和實驗操作。教師和學生對于實驗教學的片面性認識,不僅會影響學生順利高效的進行課程知識學習,還會消減一部分生物學科的學習價值和意義,使學生養成為考試而學習的不良心態,以一種松懈的心態對待實驗教學以及學校設置的實驗課程,不利于學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實踐能力等的培養和提升。
面對這種教學現狀,教師應該從自身做起,及時對生物課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革,充分認識到進行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深學生對于進行實驗教學必要性的認識,使學生認識到進行必要的實驗教學,不僅可以輔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生物課程學習,以實驗的方法驗證生物知識,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大膽設想,小心求證,在開闊學生眼界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驗精神。
其次,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應該重新研讀教材內容,對教材內容進行創新優化。對于高中生物課程而言,教材中所包含的學習內容較多,而學生的生物課程學習程度和學習能力卻又各有不同,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之前應該重新對教材進行研讀和挖掘,鉆研教材,并且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實驗學習需要、學生的操作水平和實踐能力等,來安排和設置有效的實驗教學內容,然后根據實驗內容的操作難易程度決定進行實驗教學的方法。對于操作難度較大、危險性較高的生物實驗,應該采取由教師進行演示,學生進行觀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但是教師在進行實驗演示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到實驗環節中來,可以通過選取實驗助手的形式,使學生能夠切實進行參與。同時教師在進行實驗演示時,還可以通過設置問題、設置懸念等方式,集中學生的精力,吸引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思路和步驟,進行思考和學習,提升學生觀摩實驗環節的質量和效率。
對于操作難度較低、危險性也較低的生物實驗,教師則應該選擇由學生親自進行操作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充分的實驗空間和信任,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實驗,使學生能夠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體會進行實驗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教材的研讀和實驗的設置時,還應該形成一種與時俱進的實驗教學觀念,不斷將新的實驗器械、實驗方法等引入生物實驗教學環節中來,并且注重對于全新的生物知識的講授和滲透,使學生能夠緊緊跟隨生物學科的發展脈搏,提升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最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實驗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實驗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精神和實驗習慣。生物學科和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因此教師在進行生物課程教學時應該充分體現出其生活化的學科特點,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不斷挖掘與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素材,將其有效的融入到實驗教學過程中,拉近學生和實驗教學之間的距離,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應該積極的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調整學生的學習心態,使學生認識到進行實驗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提高生物成績,同時更是對于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的一種培養和塑造,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精神和實驗習慣。
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過程中還應該給予學生以及時和恰當的鼓勵,讓學生體驗實驗成功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同時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積極性,在學生實驗失敗時,教師應該耐下心來,根據學生在實驗中所犯的錯誤和誤區,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幫助學生尋找實驗失敗的原因,鼓勵學生繼續進行實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
實驗是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在提升學生學習成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不斷對實驗教學進行調整和改革,提升實驗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