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
【摘要】 高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學生出現就業難,學校出現招生難的困境,要解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存在 的問題,必須要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而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是新形勢下,高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模式。校企合作,通過訂 單式教育,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優化課程教學內容,這樣,才能為人才的有效培養提供支持,因此,高職院校要能夠積極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 養模式的實施途徑,以促進人才的有效培養。
【關鍵詞】 高職計算機專業 校企合作 人才培養模式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存在著一些不足。根據調查數據:高等職業學院的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每年的就業率普遍偏低。在人才輩出的IT行業中,聚集了大量的精英,如果自身基礎能力不夠高,很難在這個行業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正因為行業的特點限制了學生的就業情況,所以學生就業難報考相關專業的自然也減少,連帶著影響到學校的招生情況。選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的學生越發的減少,沒有了生源,學校的發展就更加的緩慢。
一、學校與企業共同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
校企合作進行人才培養的方式,一般都是以簽訂訂單式的行為來進行的,學校和企業進行融合,由學校研究企業所需求的人才類型,跟企業一起制定不一樣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適合人才發展的課程體系。以保障培養的人才能夠適應企業的需求。這樣培養出來的高職計算機專業的人才才能夠更快的適應工作。學校的教育方案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有一個堅定的風向標,明確學生的就業方向,在專業課程,招生數量,教學方式等設置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達成意見高度的統一。學校與企業還應當簽訂人才培養合同,在學校培養的人才要保障能夠到企業相關部門就業。在這樣的模式下,企業最好從新生的入學開教育開始,參與到學生的社會實踐課程、專業課程學習里面,以及最后學生的實習情況及就業方向的指導中,給予培養的人才們進行相應的指導和監督。最后根據企業自己的了解情況,按照合同的要求,給予培養的學生們安排相關工作。
二、學校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
學校與企業共同建造實訓基地是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內容。但對于高等職業學校而言由于資金與技術的缺乏高職院校很難建立一個設備完善的計算機實驗基地。從而影響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果,這也是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難以適應工作需求的重要原因。學生在實訓基地中可以直接的接觸到企業運作的真實環境。在真實的就業環境中將課本中學習到的相關知識轉化到社會實踐中成為自己的技能。并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的合作能力、團隊精神都是需要我們進行學習于培養的就業能力。所以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務必要落實實訓基地的建設。學校與企業相互合作,充分的發揮自身資源,努力為學生模擬一個最真實的就業環境。
三、學校與企業合作進行課程教材資源的開發
校企合作中還更應當注意兩者在課程資源開發上的問題。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要根據對人才發展規劃,在專業教材的內容編寫上進行改變。對于一些比較陳舊的不滿足現代發展的知識點要進行刪除與改革,對于一些不適用的沒有明顯價值意義的教學內容進行刪減或剔除。根據社會發展情況以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在教學內容方面進行改變。并且學校還應當對未來有可能出現的崗位的需求進行相應的課程開發。從而以保障學生當前學習的需求,以及對未來發展的需要。只有學校與企業進行相應的課程整改,不斷的開發課程教材的資源,才能夠保證高職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得到更完善的實施與發展。
四、學校與企業合作進行考試模式的創新
各類的認證考試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有效的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而且認證考試的專業證書也可以對學生能否有效就業進行鞭策。所以對高職計算機專業教育而言,我們不能夠忽視認證考試的作用。并且更應提倡學校應當與企業一同進行認知認證考試工作這一思想。同時企業可以很好地利用學校的學生資源以及環境資源,與學校建立長期的工作關系,方便未來廣納賢才。就學校而言,學校同企業一同建造培訓中心。把學生的認證培養與企業的人才需要進行相應的融合,培養出一批適應企業發展適合認證學習的高效果人才。充分地利用各自的資源,對于考試的形式即內容方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從考試模式的改革出發,從模式上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為其以后考取證書等方面做足充分的準備。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 考 文 獻
[1] 劉麗.以就業為導向構建特色專業的探索與研究——以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特色專業軟件測試為例[J].生產力研究,2012,(2):86-87
[2] 周明.高職計算機類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電子商務專業為例[J].職業教育(下旬),2015,(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