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宏觀調控下的房地產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決定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僅是資金和土地等硬性指標,更重要的是企業在政府及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如何樹立房地產企業品牌形象、如何避免走入樹立品牌的誤區等問題已日益被開發商所關注,它對房地產企業而言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核心競爭力 房地產 品牌策略
為穩定房價、平抑房地產泡沫,2016年政府陸續出臺宏觀調控措施,特別是“因城施政”及其配套政策出臺以來,政府穩定房地產市場、有效調配資源的決心不言而喻。可以預見,今后房地產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打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價值將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必要手段。
一、品牌效應增強企業競爭優勢
我國房地產企業的品牌發展,先后經歷了房地產雜牌之間的混戰、名牌的誕生以及名牌對雜牌的淘汰戰、名牌之間的遭遇戰幾個階段,最終形成萬科、萬達、保利地產等這樣一批名牌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品牌的創立與建設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品牌效應。因此,品牌優勢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品牌效應創造可觀的商業利潤。好的品牌可以降低需求的價格彈性,給商品開創一個新的競爭維度,增強房地產商品的不可代替性,從而降低消費者對房地產價格的敏感程度,這就使得具有優質品牌的樓盤可以按更高的價格銷售。因此,企業可以憑著名牌產品質量高、附加價值大的特點,定出能夠給自己帶來豐厚收益的價格,創造可觀利潤。
其次,品牌效應形成競爭防線。品牌的差別是競爭對手難以仿效的,強勢的品牌能夠使企業長期保持市場競爭的優勢,對來自競爭對手的正面進攻,品牌資產會筑起森嚴的壁壘。而對于未進入市場者,品牌資產代表的品質以及消費者對它的推崇往往會使競爭者放棄進入市場的念頭。
再次,品牌效應有助于企業實現永續銷售。通常某一產品的價格、款式、質量、服務等指數被嚴格限制在了它的生命周期內,只能作用于這一特定的產品使之暢銷,隨著該產品生命周期的結束,這些指標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也就煙消云散,它不會明顯帶動下一輪產品的暢銷。而一個企業的品牌卻可以綜合產品的價格、款式、質量、服務及企業的其他一切內容,并將它們抽象化為一種高度強化的視覺符號,成為企業的代表。一旦樹立了卓越的品牌,它便會脫離特定的商品,成為一種相對永久的標志,它的信譽會延續滲透到它的一切附著物上,并可以由此縮短新產品和其他產品被消費者接受的過程,實現企業的永續銷售。
最后,品牌效應加快了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速度。由于房地產對于一般消費者而言是影響一生的重大購買決策,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會比購買其他商品更加謹慎,會經歷比較長的挑選、顧慮和決斷過程。好的品牌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弱消費者對后驗性因素的疑慮,從而縮短決策過程。從資產管理的角度來講,整個房地產項目的銷售速度會加快,從而減少銷售管理費用,加速現金流量的周轉,節約了資金成本。另外,品牌對于企業而言,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吸引、留住優秀人才的手段。
二、制定適應企業發展的品牌策略
房地產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競爭的最后必然是品牌的競爭,消費者在住宅消費的過程中將逐漸走向理性,注重品牌的選擇。對于企業來說,一個強勢品牌意味著資產。房地產品牌的構成不是單一的,而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復雜系統,包括產品、質量、服務、物業管理、營銷等。因此,房地產企業在實施品牌戰略中,不是片面強調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等物質因素的運用,也不是人云亦云地強調時髦的市場概念,而是通過整合來贏得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
(一)單一品牌策略
單一品牌策略,是指企業開發的所有項目都使用同一個品牌名稱的品牌模式。單一品牌策略便于企業形象的統一,易于被顧客識別和接受。同時,還能明確品牌含義,降低導入性促銷成本,降低開發新品牌的成本。這種品牌策略主要通過項目品牌來推動企業品牌。“陽光100”是單一品牌的典型代表。從2000年起,“陽光100”在北京、天津、沈陽、濟南、長沙等9大城市開展了13個“陽光100”項目,其單一品牌策略使得“陽光100”在全國房地產業廣為流傳。
實施單一品牌模式的最大好處是,有利于樹立產品的專業化形象,有利于減少傳播費用,在宣傳企業的同時宣傳了品牌,互動的形式對品牌資產的積累將更加快速有效。當然,實施單一品牌策略也有不利的一面,由于企業行為就是品牌行為,對品牌的傷害也會造成對企業的直接傷害。如果某城市品牌項目出現問題,極有可能產生連鎖反應,“株連九族”。
(二)多品牌策略
多品牌策略,是指企業同時開發兩個以上相互獨立且市場定位明確的品牌。通過多品牌模式,企業可以通過品牌細分市場,以便從總體上提高市場占有率。其優點就在于,各品牌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可以發揮多品牌整體優勢。區域品牌避開區域壁壘,快速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多品牌策略在細分市場的基礎上,主要強調各項目品牌的獨立性,通過各個優秀的項目品牌推進公司品牌的提升。比如沈陽銀基下面的東方威尼斯、皇城酒店公寓、地王國際花園、艾特國際公寓項目等。
多品牌策略的實施有兩個特點:一是不同的品牌針對不同的目標市場。二是品牌的經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銀基下面四個項目營銷企劃都是由不同人員組成)。實施多品牌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場,對消費者實施交叉覆蓋,且降低企業經營的風險,即使一個品牌失敗,對其他的品牌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三)主副品牌策略
主副品牌策略是一種介于多品牌與單一品牌之間的一種品牌發展模式,需要利用消費者對主品牌的信賴和忠誠度推動副品牌產品的銷售。采用主副品牌戰略的具體做法是,以成功的企業品牌作為主品牌,涵蓋企業的系列產品,同時又給不同產品起一個生動活潑、富有魅力的名字作為副品牌,也就是項目品牌,以突出產品的個性形象。例如,沈發展—水榭花都、沈發展—鴻基園;萬科—金色花園、萬科—四季花城等。這種模式的成功必須建立在一個成功的主品牌基礎上,副品牌則對統一品牌戰略進行有效補充。采用這種品牌策略能使得企業文化及戰略與企業的產品保持協調一致,在推廣項目品牌的同時,使得企業品牌獲得穩步提升。其房地產企業項目品牌多采用“企業品牌+項目品牌”的模式。
近幾年來,我國房地產業持續快速增長,行業的飛速發展使一批知名房地產品牌脫穎而出,在業內流傳著“北有萬達,南有萬科”的說法。隨著房地產市場逐步走向理性與成熟,決定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不僅是資金和土地等硬性指標,更重要的是企業在政府及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品牌競爭已悄然代替了價格競爭和質量競爭,成為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房地產的發展趨勢,是以品牌驅動為主導,賣的不是房子,而是一種情感、一種文化、一種體驗。房地產企業實施品牌戰略,也必將成為重要的競爭與發展戰略。
(作者單位為遼寧行政學院)
[作者簡介:欒淑梅(1961—),女,河南鄭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