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宇春
【摘 要】素質教育早已廣泛普及,給了學生更大的自主學習空間,其中,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成了學生的必修課。高爾基曾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生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能讓視野不斷開闊,擁有更多的優秀思想和豐富的文化知識。同時對于提升自身素質,提高語文成績有著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就像莎士比亞所說的: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所以,正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更應該培養課外閱讀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提高成績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04
閱讀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閱讀能力,使學生養成閱讀習慣,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形成以開闊的眼光和多方面思考來看待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的方式。小學生正處在人生的起步階段,對新事物和新知識充滿了渴望,除了老師在課堂上有限的傳授外,更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來豐富知識。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它的形成需要長期的語文知識的積累和總結,這就要求學生不斷閱讀和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其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使課外閱讀成為學生的內在需求,促使學生自主自愿去閱讀。
一、課外閱讀對學生作文成績的影響
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說過: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著。也就是說,多讀書不僅能開闊一個人的視野,還教會我們以更開放的格局去看待問題,具體到學生身上的話,通過課外閱讀不僅獲取了豐富的知識還能逐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不僅如此,實驗表明凡是作文寫得好的學生,都是喜歡課外閱讀的。因為在閱讀的同時不僅了解了書中作者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思想,書中優美的句子、詞語,多種敘事手法、寫作習慣等都會被閱讀者吸收并借鑒,閱讀越多越可以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當然,多閱讀的好處不止這些,這就需要學生去不斷發掘和探索。還需要注意的一點便是,閱讀的好處不會立竿見影這需要一個蛻變的過程,很多家長急于求成,短時間看不到成效便認為課外閱讀是在浪費時間,只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從而阻止學生看除課本、習題以外的其他書籍,這其實是很片面和錯誤的理解。
二、課外閱讀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
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典范文學作品,不但能有效地積累字、詞及相關的語言知識,而且可以活學活用對語文的閱讀理解有獨到的見解和分析。尤其是在學習新的課程時,由于豐富的課外閱讀知識的積累,當新的學習內容呈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就會比別的學生學得更好,學得更快。正如呂叔湘先生說的一樣:“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的是得益于課外閱讀。”然而,我們發現一個問題,有些家長、教師迫于考試壓力,不正確對待學生課外閱讀,視課外閱讀為“不務正業”,這其實是不正確的做法。眾所周知,近年來語文測試對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要求提高了不少,這更需要學生能通過課外閱讀提高語文的閱讀能力。
三、課外閱讀有助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格
閱讀不僅僅是為了積累知識,提高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對人思想品德、情感情操的影響。小學階段是人一生中重要的黃金階段,在這一階段生理、心理逐步發展,依據每個人的教育環境、個人喜好等條件的不同而產生很大的差距。而豐富的課外閱讀像文學名著、名人傳記、科普讀物等書籍對一個人今后的人生觀的確立、專業的選擇、人生目標的確定等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閱讀的越多,久而久之,那些美好的情感、積極的思想、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德都能對讀者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優化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
教師在倡導學生養成好的閱讀習慣的同時,可以通過優化教學方式,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指導,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自主學習,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架構體系。
1.制定閱讀計劃。制定合理的閱讀計劃對于課外閱讀的順利進行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過作為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制作復雜的閱讀計劃是有困難的,需要老師的不斷引導和協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在閱讀前首先明確閱讀的目的是什么;邊閱讀邊思考是否真正的理解了文章所要表述的內容;閱讀完成后最好有讀后感,根據學生獨立的思考對文章進行修改。
2.組織讀書活動。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競賽活動,是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學生的好勝心多組織讀書角活動,形成學生之間互相促進共同進步的效果。定期組織學生之間進行讀書交流,分享自己的讀書感想,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與熱情。
3.進行閱讀指導。所謂課外閱讀并不是漫無目的的進行課外書的閱讀,要根絕小學時期學生的特性合理性地推薦圖書,鼓勵他們多讀好書,不斷教育他們要有選擇的讀書。合理的閱讀能幫助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在增長知識、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并從中找到快樂。
4.掌握閱讀方法。不同學生在閱讀時有自己的閱讀習慣和方式,為了使課外閱讀能最大化的幫助到學生的學習,教師需要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閱讀的同時最好有讀書筆記,隨手記錄自己的見解和好的句子,在之后與旁人探討或查閱資料時更容易找到重點。讀書心得雖說比較普通,卻是提高寫作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閱讀了解到作者傳達給我們的觀點,通過讀后感的形式寫出來,對以后語文作文中的命題作文或話題作文寫作都是極好的鍛煉,同時也提高了自身語文閱讀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加強了對句子理解的能力并從中總結出好的方式方法。
在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讓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和發展成了教師們必須面對的課題,而課外閱讀作為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一個方面,將伴隨著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當然課外閱讀不能片面的理解為只為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而進行的一項學習形式,豐富的閱讀對學生獲得新知識更牢固的掌握和吸收有很好的補充和配合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得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課程內的閱讀不用說,是必須要做到和加倍練習的,但課外閱讀的作用和重要性是課內閱讀無法替代的。種種數字顯示,課外閱讀對學生成績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不局限于課內有限的知識,通過課外閱讀拓展視野,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和其他品質方面的塑造都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