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曉婷
【摘 要】回顧傳統的課堂教學,我們可以發現過去的課堂教學所傳授的知識與學生實際基本上是隔離著的,同豐富多彩的社會現實似乎沒有多大的聯系,因此學生對政治課堂學習不感興趣,政治課堂教學也就缺乏吸引力。所以,政治課堂教學應該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根據初中生身心發展特點,關注時事熱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思政治的熱情。
【關鍵詞】初中政治 教學趣味性 教學資源 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26
思想政治課永恒的主題和靈魂就是理論聯系實際。有效的理論聯系實際對提高教學的時效性和趣味性很重要。因此,作為教師,除了講清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理論聯系實際,達到學以致用。那么,如何增強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呢?
一、充分挖掘政治生活教學資源
思想政治是一門時代感很強的學科,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極為密切。如果政治課堂教學脫離時代,回避現實中的熱點、焦點,就會失去靈活性。學生與社會生活長期脫節,因此如果每節政治課前能夠給學生時間播報半周來的重大時事新聞,導入本節課的內容,或以視頻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最新時事,這樣無疑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如在教學《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采用熱點導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講話中提出,“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表明配置資源、發展經濟既需要發揮市場調節的決定性作用,又離不開國家的宏觀調控。在講授“嚴格規范市場秩序”這一考點時,引導學生聚焦食品安全等社會問題,如“地溝油”“染色饅頭”“細菌門”“問題奶粉”“熒光肉”等食品安全問題,學生自然而然就意識到國家規范市場秩序的重要意義。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也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解讀運用能力,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
二、注重與實際結合
初中思政教師普遍存在著重視學生的智力提升和知識接收,但卻嚴重忽視了對學生道德素質和知識運用能力的教育和培養。盡管教材中有很多探究和實際操作方面的欄目,但卻常常被忽視,很少融入課堂教學的內容之中。這種教學方式很嚴重的阻礙了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發展,導致學生給初中政治下了抽象、難理解等定義,對政治學習失去興趣。一切知識都源自生活而回歸生活,教師應該注重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學,啟發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從生活中發現知識、理解知識、鞏固知識,從生活中積累政治學習經驗,將課本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強調理論必須聯系實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切理論都立足于實踐。如果教師在講課時局限于教材,不結合實際生活和社會現狀,學生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和厭學情緒,不懂得體驗生活對學習知識的重要意義。相反的,從生活取材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更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實際性和多樣性,使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觀念,為日后更好的融入社會奠定基礎。
三、精選案例
布魯納說得好:“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設各種愉快的情境,時時引起學生的驚奇、興趣、疑問、新鮮等情緒。使教學過程始終對學生有一種吸引力,吸引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主動地獲取知識。在思品課上,新鮮典型的案例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講“描繪自強人生”一課時,我發現教材上的案例雖然典型,但是對現在“90后的學生缺乏吸引力,用起來頗感有“硬灌”的味道。怎么樣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呢?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喜好找到學生生活中注目的焦點,就能在課上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通過搜集整理,我采用了熱播劇中李小龍“寫下你的夢想”的案例、新當選美國總統奧巴馬中學時沉淪后自強奮斗的案例以及明星周杰倫稱成名前在挫折與困頓中積極進取的案例。三個案例一出,學生簡直是群情激奮,不但更近距離的了解了明星與總統光環背后的努力與自強,對“走自強之路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所以案例不但要典型,更要貼近學生生活,新鮮適用,使教學過程充滿魅力,更能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想聽,愛聽,想學,愛學,從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高效學習。
四、團隊協作,競賽激勵
政治學科本來就是一門比較抽象的思維科學,老師講課的方式不能過于拘謹,如果方式過分單一,很容易令人生厭,造成課堂寂靜無聲、死氣沉沉的氛圍,學生仿佛是在“夢中”一樣,只有老師一個人在講臺上興致勃勃的授課。長此以往,老師和學生之間就會漸漸失去情感上的溝通,不僅學生不愿意上政治課,教師也不樂意去教政治課,因此,我們必須倡導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從而使政治課的教學“活”起來。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競賽激勵法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如果新課的內容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而教學內容又非常淺顯,學生一看就能明白的課。教師上這樣的課時往往采取自學指導的教學方法。而這種方法針對的對象是那些學習主動性比較強的學生,現實情況絕大多學生不可能主動的去自學,這樣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同時會去做一些擾亂課堂秩序的事情,運用競賽激勵式教學方法這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五、巧用多媒體等現代技術進行教學
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這種方式就是通過利用幻燈片、錄音、錄象、圖表對比、影視節選等“電化”教學手段,提出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由于“多媒體”教學手段具有直觀、生動、多樣化的特點,在使用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記憶。但是,使用這種方式一般來說要求比較高。首先,要具備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所需的物質條件,各地區,各學校條件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其次,學生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尤其要求學生的基礎要扎實,能夠獨立進行思考,對所學的知識能夠綜合運用。最后,教師要能熟練地掌握和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其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總之,激勵性教育是一種心理教育,它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使我們的課堂更精彩,為祖國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馨丹,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吸引力研究,《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2]黃效功,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的吸引力,《新課程學習:中》,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