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婷李雪梅(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昆明650500)
論健美操對高校大學生影響的研究
□居婷李雪梅(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昆明650500)
隨著時代的進步健美操的發展在大學逐步開展起來同時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健美操分為健身性健美操和競技性健美操,其風格略有不同。健美操在高校的開展對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大學生學習健美操的適應情況以及在學習健美操的過程中往往遇到諸多身體不適等方面的問題,對待這些問題需要及時找到處理的方法,以便達到運動的最佳效果和掌握更多的鍛煉的方法。根據現代體育的發展情況,健美操作為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不僅在高校受到發展,還應一步一步走向社會,形成其獨有的特色。
健美操高校健美操發展分類與影響
近些年來,由于對大學生的身體、心理訓練強調的太少,現在很多大學也逐漸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因此,也開始越來越重視對大學生身體、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強化。青春期的大學生,此時正是生命旺盛時期,身體素質開始漸漸提升,但心理素質還有待加強。因此,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進行教育,本文就從健美操對高校大學生身體、心理素質及社會適應的影響進行研究。
2.1、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高校健美操的發展。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論文需要,通過互聯網和學校圖書館以及中國知網等數據庫查閱了相關研究健美操運動對女大學生健康發展的文獻資料,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2)錄像分析法。
仔細研究高校大眾健美操規定套路以及競技健美操,對各套的動作對學生影響等進行對比分析。
3.1、健美操概述及其發展史
健美操是將體操、音樂、舞蹈、美結合起來,通過徒手或手持輕器械和用專門器械的操化練習以達到健身、健心、健美的一種新興觀賞性娛樂體育項目,它作為一項獨立的體育運動,源于人們對健身美體的追求,是體操、舞蹈、音樂逐步發展的產物。它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末,最初是在美國太空總著醫學庫伯爾(Coper)為太空人涉及的體能訓練動作配上音樂,形成了具有獨特體系的有氧運動,當時風靡世界,并出現一批健美操代表人物,其中最杰出的是美國電影明星簡方達,是現代健美操運動的發起人之一。她通過各種健美操的方法來保持自己身體健康和體態苗條,并根據自己健身的體會和經驗編寫了《簡方達健身操》,她的成功經驗對健美操運動在世界的推廣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20世紀80年代,健美操傳到了我國。為推動健美操在我國的發展,1984年北京體育大學成立了健美操研究組,于1985年創編推廣的“青年韻律操”等六套健美操,在全國各大院校受到廣大青年學生的喜愛。1986年北京體育大學編寫的我國第一部《健美操試用教材》出版,并正式在北京體育大學本科生中開設了健美操選修課。從那以后,全國各所高校將健美操列入教學大綱,使健美操在高校得到廣泛的開展,由此擴大了健美操運動的社會影響力。
3.2、健美操在大學的發展及其影響
隨著人們對體育運動的重視度越來越深,通過加強體育鍛煉,進一步提高人們身體素質,心理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健美操課程的出現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并且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出臺了相應政策,不斷開展健美操比賽,提高健美操技術。大學健美操改善和活躍了體育課堂氣氛,拓展了傳統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能充分滿足學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促進學生身體正常發育和功能發展,陶冶學生美的情操,進一步展示學生的健康美和時代美。
4.1、高校健美操對大學生身體發展的影響
長期進行健美操運動,可以提高心血管機能,使肌纖維增粗,心壁增厚,心肌收縮性加強,心肌耗氧量降低,還能使脂肪轉化速度加快。經常參加健美操運動,使呼吸功能加強,機體具有較強的氧代謝能力。健美操運動可以提高學生神經的靈活性和均衡性,發展動作協調性和靈敏性,促進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通過健美操的有氧練習來改善學生有氧心肺功能,可提高學生彈跳素質、力量素質、柔韌素質和靈敏素質。
4.2、高校健美操對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影響
健美操在音樂的伴奏下來完成動作,在優美輕松的健美操鍛煉中,可以緩解精神壓力,可以忘記壓抑,從而獲得較強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態。經常進行健美操鍛煉,能消除焦慮,可以治療抑郁癥,緩解人體緊張的情緒,維護人體心理健康。進行健美操運動可以提高智力與能力的發展,豐富人的情緒體驗,通過健美操運動可以培養良好的情緒和消除精神疲勞,促進意志品質的改善和抵御心理障礙。進行健美操練習,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鍛煉和培養學生的一直品質和進取精神。
4.3、高校健美操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的影響
健美操運動可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價值觀念,它可促進學生和平相處,在健美操集體練習中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形成和平價值取向,感覺到自由與平等,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可感受到處處是均等的機會,領悟到人與人的平等。在參加健美操競賽中能體現付出與收獲的關系和培養競爭意識,鍛煉學生品質。健美操運動促進學生的協作意識,他們在健美操運動的練習、競賽等活動中不斷磨練,逐步培養協作意識,改善社會適應性,另外它對人的個性形態具有調整作用,在健美操運動中需要體力、智力、情感、行為以及體能與技能的共同參與,通過健美操學習學生能達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識,形成發展個性和實現人的社會化以達到積極向上。健美操運動可以提高人的溝通能力,增強對身體語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改善自我意識水平和社交能力。
5.1、高校大學生對健美操的適應情況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學生在參加體育鍛煉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求新心理不斷加強,不斷嘗試新的體育活動來滿足自身要求。健美操作為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以藝術性和運動性的有機結合,滿足了當代學生的求新心理。目前健美操課程在大學校園普遍開展,這種娛樂性運動項目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使學生樹立全面的健康觀,健身與健心都得到發展,活躍了校園文化生活。高校大學生主要是以學習健身性健美操為主,因為其動作較簡單、節奏感強且節奏速度適中,在有氧供能條件下進行練習,練習時間較強,運動強度達到適中,能鍛煉身體各個部位,對增加身體健康和減少脂肪有明顯作用。
5.2、高校大學生在練習健美操中所出現的問題
(1)學校在開展和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健美操課程在人力資源方面的開發與利用上,是否加大高校健美操師資隊伍的建設,有沒有充分發揮其他教職工從事健美操開展的作用。學校對于健美操的發展前景是否有良好的規劃,對健美操的開展是否有寄予更遠古的發展希望,學校對健美操沒有穩定的資金投資,不能從更本上解決訓練設施、場地、器材、學生營養與待遇等方面的問題。經費的短缺嚴重影響了高校健美操的組建和訓練,制約了健美操的普及和推廣。
(2)學生學習和練習中所出現的問題。
學生自身因素包括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智力發展水平、技術動作水平、對動作的理解能力以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①身體素質:要想展示完美的技術動作,就要以學生優秀的身體素質為前提,從而培養高超的表現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重中之重;②心理因素:要想獲得好的表現力,將動作完成的順暢,就需要學生內在的精神氣質和外在動作的統一。學生實踐的發展說明心里因素已成為學生平時運動和上課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的心理品質和素質成為提高成績、取得比賽勝利的關鍵。其中自信心是學生出色完成技術動動作、表現自我的重要前提,學生一旦自己缺乏自信心,就沒有飽滿的精神狀態,在完成動作是就會發生動作的不到位,缺乏力度以及節奏感不強等情況,不能很出色的完成一套健美操動作;③智力發展水平:智力主要包括感知記憶能力、觀察能力、創造力,是一種綜合的認識活動方面的心理特征。學生的動作表現水平與智力有著緊密的聯系,而個人的智力水平是有先天天賦和后天努力結合的,然而后天的努力更為重要。即使學生具有天生的表現才華,有優秀的身體素質、技術動作等也是靠后天的不斷訓練而得來的,所以學生要想獲得好的表現,就要不斷通過學習和訓練,培養較高的智力水平;④技術動作:技術動作在健美操運動中占主體,沒有流暢的技術動作就無法做到動作和情感的連貫,不能恰到好處的演繹出動作的內涵,學生就無法真正做到傳情達意的效果,從而使動作死板。e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音樂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能夠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建立整套動作的條件反射,能夠產生熱情積極的情緒。學生對音樂良好的感受能力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傳達情感和表現能力。
(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體育課程的活力是教師與學生雙向活動的過程,學生是運動的主題,教師是在運動中起著導向作用,是整堂課的組織者、設計者、指導者。教師的才能、知識對學生運動的好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的因素主要體現在教師自身修養、教師對動作的編排和教授、音樂的選擇和編輯。a教師自身修養:教師應具有高尚的思想平德、較高的社會主義覺悟、高尚的道德品質、良好的生活旨趣和認知風格。教師要熱愛本職工作,全面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具有牢固的專業思想,謙虛好學。同時教師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學品質和活潑開朗的個性。b教師對動作的編排與教授:在健美操中,教師的動作編排是最能體現教師水平的一方面,也是直接影響學生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套健美操動作的編排都有一定的風格特點,使學生根據特色有所表達,能反映動作的深層內涵,能流露出真情實意。在動作編排是要注意給學生以表現自我的時機。教師在編排中還應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如學生的身材、身體素質、情感、技術動作能力等。根具學生自身特點,揚長避短的給學生合理的編排,以利于學生能夠表達自我。
根據現代體育的發展要把健康放在首位。學校教育應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所以在體育課堂中應制定體育課程目標,使學生通過體育課程學習得到不斷發展。在健美操課程中應以增強學生體質,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運動技能為主,培養運動興趣和愛好,養成鍛煉的習慣,提高學生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發揮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1]黃寬柔,梁柱平,周龍慧.健美操健美運動[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朱曉龍,李立群.健美操[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3]張瑞林.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G831
:A
:1006-8902-(2017)-06-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