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全禮
【摘 要】在實施素質教育多年后的今天,我們農村小學的美術(藝體)教育到底如何?我不敢妄議。現就我的親身經歷寫成這篇文章,僅供大家思考。文章共分兩個部分:第一,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現狀與困境;第二,破解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困境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小學 美術教育 困境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99
一、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現狀與困境
(一)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美術課流于形式
雖然現在已經實行所謂的素質教育若干年了,但是由于考核評價機制是:一所學校好不好,能不能得到等級獎,主要看語文、數學、科學(城市學校加英語)的考試情況;一個教師好不好也主要看他所教的考試科目(即語文、數學、科學等)的統考情況。當然專職教師除外,但農村統考科目的教師都不夠,哪來的專職美術(藝體)教師啊!所以,美術等藝體課只能是流于形式:一般情況下都沒有上(被考試科目擠占了),即使上了,也是老師累了,想輕松一下。
(二)師資嚴重不足,導致敷衍了事,埋沒人才
農村教師現在的編制是按生師比來核定的。農村現在的人口流動大,導致農村學校的學生人數少,但年級不能少,同年級可以合班,而不同年級呢?難道又弄成復式班嗎?所以,教師嚴重不足。上級管理部門雖然分了一兩位美術專業的特崗教師來,也強調了是藝體教師。但是由于考試科目的人都不夠,就只有安排去教其他考試科目了,美術課只有隨便搭配給考試科目的教師。而考試科目的教師又由于考核機制的不重視又將美術課擠占去上考試科目了。比如我校雖然來了兩位美術專業的特崗教師(現在已經轉成正式在編教師),上面也強調了那是美術專職教師不得挪著他用,怎奈我校雖然只有160多名學生,但卻是1—6年級6個班,按編制只該有7個教師(含領導),實際在崗13個,除校長外,均為兩個人一個班,4—6年級的科學還得由沒有當班主任的教師兼任,美術等課就只有當考查科目搭配給課時相對較少一點的教師了,還管得了什么專業不專業啊!老師沒有專業知識,只有敷衍了事,更不要說去發現人才了。
(三)教材相當匱乏,導致教學目標不明
雖然現在是國家實行免費教科書和循環教材,但是,由于農村學校教師少,事情多而雜,造成循環教材要么沒有回收,要么回收了就棄于那些陰暗角落,使得學生要用教材就沒有,更甚的是,教師都沒有教材,導致教學目標不明確。
(四)經濟比較困難,導致學習必需品沒有
由于農村經濟條件的限制,即使有個別有天賦的學生被老師發現了,可是進行培養又是一個大問題。受經濟條件的限制,許多學生連一盒彩色筆都買不起(也有的家長是觀念落后不愿意買),更不要說畫板、畫筆、宣紙等等,特別是高額的培訓費。記得前幾年,我校有一個學生,在小學一年級時,老師就發現了他在畫畫方面有一定的天賦,可受家庭條件的限制,根本就無法進行培養。他雖然在小學二年級時還獲得過國家級小學生美術作品二等獎,但最終還是因為無錢深造而放棄。
二、破解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困境對策
(一)改變評價機制,從而提高認識
各級各部門應該改變評價機制。我們的教育應該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得到發展,不應該厚此薄彼,更不應該用所謂的考試科目來絕對的衡量一所學校甚至于一個老師。要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的困境。
(二)補充教師編制,將專任教師落到實處
補充農村小學教師編制,不要絕對地以生師比設制,因為農村學校本身就是一個特殊情況。麻雀雖小,肝膽卻是俱全的,應該將專門的美術(藝體)教師落到實處,只有這樣,農村小學的藝體教學才不會誤人子弟。其實現有的農村教師也是很有責任心的,但怎奈他們工作任務重而雜,所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建立考評督促機制,不讓循環教材變廢紙
各級各部門應該建立考評督促機制,把免費教科書中的循環教材真正用好用活,不讓其變為廢紙而使所謂的考查科目(特別是藝體類教科書)有書可用,讓國家僅有的經費用于刀刃上。
(四)適當增加經費投入,不因沒錢而埋沒人才
建立獎補制度,加大經費投入。對那些農村當中在藝體方面又有一定天賦的孩子給予適當的獎補,使他們不因沒有經費而被埋沒,讓他們能夠平等地享受(藝體方面的)教育,從而變為祖國的棟梁。
總之,農村小學的美術(藝體)教育的困境需要從上到下的各級各部門(包括政府、學校、家庭等)多方努力才能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