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明
【摘要】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事務管理的主力軍,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對于高職院校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介紹了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建設過程中的經驗和嘗試。
【關鍵詞】高職院校 專業化 校企合作輔導員制
一、輔導員專業化的理解
為了保證輔導員以一種特定長期穩定的教師身份,科學專業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體現輔導員工作的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這就需要改革創新輔導員建設的職業化、專業化發展思路。對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意義的理解:明確分清了輔導員身份及與學生關系,要打破長期來形成的和學生處于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打破高壓說教管理的慣有模式。輔導員服務對象是學生,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輔導員做好工作的前提。通過研究,輔導員作為加強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和日常服務工作的身份更加明確,工作職責更加清晰,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導師、朋友、家人。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難點分析
高職學生的思想意識進步開放,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容易被各種潮流思想所左右。只有對學生管理工作的思維、方法、模式不斷改革與創新,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學校的發展服務。
1、學生結構層次差異大。近年來高校的擴招降低了入學門檻,導致生源質量整體下滑,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了新的思考。整體素質的下降和成分的復雜化,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自我化和排他性,導致矛盾和沖突時有發生。現有的教育資源還不能滿足不同群體的個性化需求,不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甚至不同地區、民族、信仰的學生聚焦在一起必將帶來很多現實問題。
2.互聯網+時代下的學生管理。90后大學生是隨互聯網一起成長起來的一代,學習、生活的思維生活方式和互聯網緊密綁定。網絡就像一把雙刃劍,讓大學生體驗到樂趣的同時,也給學生帶了很多煩惱和危害,年輕的大學生自控能力、抗干擾能力亟待提高,虛擬網絡幻想、手機依賴癥、網絡詐騙都深深危害了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給他人、家庭帶來諸多安全隱患。更有甚者受到反動不良勢力的蠱惑,做出危害學校、社會、國家的惡劣行為,這些問題均需要輔導員學會利用互聯網新媒體來引導教育學生,充分發揮互聯網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正能量。
3.人生理想目標缺失。由于眾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多高職生存在著對人生信仰迷茫,理想觀念模糊、艱苦奮斗精神淡化、缺乏毅力和耐心。對大學生活缺乏明確的目標,經常對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和迷茫,難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內心比較空虛,缺少集體榮譽感。而且心理問題呈上升趨勢,主要表現在環境的適應,學習問題,人際交往問題,戀愛問題,性格問題等,這些問題也需要專業化的輔導員老師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和解決。
三、高職院校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嘗試
(一)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下校外輔導員體制。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現代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由之路,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教學改革方面意義斐然。作為特色名校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方面有深厚的資源,在輔導員隊伍建設過程中,嘗試嫁接豐富教學資源為教育工作服務,主動和校企合作單位深入研討,共同制定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方案,多方形成合力為培養思想堅定、素質過硬的優秀人才而努力,真正實現校企合作下“專業技能+思政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1. 聘認校企合作單位的各黨支部委員為校外輔導員。在成立專業建設理事會的同時,在校企合作單位積極選聘政治思想過硬、專業特長突出、道德品質高尚具有黨內職務的黨員為學校的校外輔導員,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定期來校通過黨課、座談會、個別談話等方式開展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此舉意義在于,學生離開學校參加工作后,由于年齡的增長、成家立業的壓力越來越大,角色的轉變也使思想意識形態發生了變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變化甚至扭曲,這必然導致在日常工作中思想難以集中、心不在焉,存在許多安全隱患甚至發生安全生產事故。企業的黨政干部被聘為校外輔導員后,能將現在企業員工即學生工作后可能出現的思想苗頭及時掌握并研究解決方案,提前在學生在校期間進行干預影響,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選拔聘用校外輔導員的過程中,也要做到確立科學的選拔制度,要深入宣傳輔導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闡述其工作要求和職責,明確認識,統一思想。校外輔導員要提高對自己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要揮自身專業專業實踐優勢為學生服務。校外輔導員要加強與廣大師生的交流,互通有無,與學生平等相處,真誠相待,要用自己誠摯的感情去激發大學生,這樣才能形成相互間的情感溝通與共鳴,也才能得知真情,為正確的開展學生工作提供依據。
2.兼職法制輔導員制度。針對大學生法制安全問題頻頻發生的原因,通過選聘地方派出所兼職法制輔導員開展各項法制教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法制安全教育氛圍,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安全管理制度,掌握各類安全事故的處理流程,開創法制安全工作人人抓安全、安全人人抓的良好局面。通過案例教學改革法制教育模式,法制輔導員引經據典,對代表性案例展開細致解讀,讓學生身邊的案例來認識安全的重要性,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并樹立法制安全意識。
(二)輔導員隊伍選拔思考。嚴格選拔體系,改善隊伍結構,嚴把輔導員入口關,從源頭上保證輔導員的質量。多年的實踐證明,學校學管、德育工作水平高低與輔導員隊伍的綜合素質密切相關。要重視尊重個人提升,暢通優化輔導員的發展前景,嘗試多軌制發展模式,拓寬優秀輔導員在專任教師、行政管理領域的選擇空間。加強輔導員隊伍培訓,提升他們職業能力修養,有計劃地開展輔導員培訓,如舉辦輔導員培訓班、論壇,邀請專家教授進行理論素養、實務操作、基本工作職責的培訓。
除了上述措施外,選拔時遵循輔導員專業與所帶學生的專業一致,或是一大類原則。同一專業領域的師生在性格、思維方式、行為意識方面大致相同,能使師生的思維在同一頻道,增加親和力,把學生調教成可愛的順毛驢。 “親其師,信其道”,良好通暢的溝通就成功了一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再大的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專業化解讀《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朱平2007.3
[2]《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研究》徐愉吟 消費導刊2014.11
[3]《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困境與對策》孫新鳳 廣 西教育2013.10
[4]《高職院校輔導員如何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王涵 大觀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