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榮 王婧
摘 要 基礎會計課程作為財會類專業的基礎課程,必須緊緊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組織教學。中職學生的培養目標是服務于生產、服務一線的技能型人才,傳統的教學方法重理論輕實踐,不適用人才培養目標對教學的要求。項目教學法的實施迎合了職業教育對中職學生培養目標的需求且具有切實的可操作性。本文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探討項目教學法在中職基礎會計教學中的實施。
關鍵詞 項目教學法 中職 基礎會計
中圖分類號:G718.2 文獻標識碼:A
項目化教學已經提出多年,不少學校也已經付諸實施。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職業教育,旨在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更多的服務于生產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中等職業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一部分,同樣肩負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讓職業學校的學生學到更多的技能,成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一直是教育者們探討的問題。
1項目教學法的含義
項目課程最早在國外起步,我國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才開始引入項目學習。經過十多年的研究,有學者提出了適用我國人才培養目標,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開發模式。該模式把整個工作過程的環節劃分為一個個項目,圍繞項目展開相關內容的教學,實現實踐技能與理論的有機融合。一般來說項目教學法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處理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整個項目從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通過該項目的進行學生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是“項目教學法”最顯著的特點,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授課,學生聽課的模式。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
2在中職基礎會計教學中實施項目化教學的可行性
2.1中職學生的特點分析
《基礎會計》課程表現為專業性很強,趣味性卻不夠,中職學生大部分在初中時學習成績不好,對理論學習熱情不高,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中職學生盡管學習的基礎較差,但是腦子并不笨,有敏捷的思維和較強的動手能力,有較強的可塑性,對于感興趣的東西充滿好奇心。
2.2項目教學法更符合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
項目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模式,傳統的授課模式下教師在前面講的口干舌燥,學生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這種“填鴨式”、“滿堂灌”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原本就對學習有畏難情緒的學生產生厭倦心理。項目教學法下學生變被動為主動,通過獨立思考,動手完成教師設計的項目,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在實踐的過程中理解理論知識,實現“做中學”、“學中做”。教師由以知識灌輸為主的純理論性授課轉為以指導為主的知識傳授和解惑。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與分析判斷能力,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會計人才。
2.3項目教學法更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傳統的授課方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以強調理論為主,不重視對學生的操作能力的培養,有的學生《基礎會計》課程都學完了,卻不懂得如何去填制比如支票、收據、發票之類的原始憑證,給學生的以后的就業帶來不利影響。而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學科,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在實踐中應用,理論無法應用于實踐,就是殘品。項目教學法按照會計工作過程的邏輯關系和教學內容對教材重新建構和整合,圍繞項目或單元教學任務,學生獨立完成任務,學生通過分析探索解決會計業務中的實際問題來實現對知識的學習掌握,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動手能力和操作性。實踐證明,項目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發現能力、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
3項目教學法的實施
我校對中職學生的教學中大力推行項目教學法,在《基礎會計》這門課程的教學設計中我們是這樣做的:整個教學設計是基于工作過程的獲取會計信息—加工會計信息——記錄會計信息—規范會計信息—輸出會計信息為活動主線,將原有的課程體系打破整合,把實際的會計業務流程分為五個項目:一是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二是填制記賬憑證;三是登記會計賬簿;四是財產清查;五是編制會計報表。授課圍繞項目展開,教師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按照“優中差”搭配的原則,要求小組成員分工協作來完成每一個項目任務,在項目完成的過程中,學生是完成任務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作完成項目任務的示范和講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
以填制記賬憑證這一項目為例,項目任務的完成經過以下步驟:
3.1創設任務情境
教師事先為任務書提供一個企業的背景資料,包括企業產品的簡單介紹、生產業務內容、財務部門人員的分工,然后通過多媒體投放提供該公司在某一個月份的完整原始憑證資料,最后引導學生進行職責分工,在此情境中每個學生都應該將自己看作成是該企業財務部門的一員,分別承擔著不同的崗位任務,從事該企業的會計核算任務。
3.2布置項目任務
教師為每個小組布置任務,要求每個小組按照要求完成項目任務。這一項目的具體任務包括:預習相(下轉第93頁)(上接第54頁)關的理論;掌握借貸記賬法;審核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審核記賬憑證。
3.3實施項目任務
小組成員根據企業財務崗位的劃分,確定每個小組成員的角色,教師先進行示范性演示,之后的業務完全由學生獨立完成。從審核原始憑證開始,明確會計科目,運用借貸記賬法記賬規則,按照記賬憑證填制要求,順序完成所有業務的憑證填制。在業務完成過程中,學生需要自己牢記會計科目的劃分,賬戶結構的不同對會計科目借貸方向的影響,在完成憑證填制的同時掌握會計理論的知識。
3.4展示任務成果
每個小組將任務成果上交,由教師將各小組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并講解,講解的過程中融入相應的理論知識,而不再是單純地講解理論,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很容易就把理論知識消化吸收了。
3.5評價總結項目
在項目實施結束后,師生就項目設計、實施、完成效果、收獲等方面分別進行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教師指導學生認真進行思路和技巧總結,幫助學生理清完成項目的思路,找到自己知識理論上的不足,掌握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和技巧,最后將項目完成的經驗成果進行歸納整理,提升理論高度,及時歸檔,為以后的教學積累素材。
綜上所述,我們學校在《基礎會計》教學過程中,就是按照創設任務情境、布置項目任務、實施項目任務、展示任務成果、評價總結項目五個環節來設計每一個項目,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每個項目任務的實際操作中,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完成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
4應用項目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項目教學法的核心是項目,一個項目的設計是否科學合理、難易程度是否適中、崗位是否全面都事關教學目標的完成。
設計項目時以增強學生技能的實用性為根本目的,難易程度要符合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基礎狀況,做到難易適中。分組時要優等生與差生搭配,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可做,每個學生都要有自己的任務結果,不同成績等次的學生互相幫助。分組后教師要加強監督作用,每個學生完成自己崗位的任務后,要進行崗位角色的輪換,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保證實施效果。教師必須進行角色轉換,由講授、灌輸為主的理論講解,轉變為組織、引導為主,從講臺上講解轉變為走進學生中間與學生共同交流、探討,合作學習。
基金項目:此論文是山東省教學研究課題《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4YB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