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佳利
【摘要】利用微課視頻來完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應用技術》_Access數據庫管理課程中的應用,以提高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興趣并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微課 翻轉課堂 計算機應用技術 數據庫管理
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在國家發展“互聯網+”的大背景下,翻轉課堂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翻轉課堂在全國各學校正在被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去尋找和發現相關的資源并進行學習。智能手機以及手機網絡的發展讓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更加靈活方便。
1.1翻轉課堂的定義與特點
所謂的翻轉課堂也叫“反轉課堂”、“顛倒課堂”是一種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和課下學習活動進行調換的教學形式。其特點是課外時間學生由傳統的學生完成作業轉換成學生通過相應的方式完成知識點的自主學習或者是協助學習并把學習過程中的疑問進行提出與記錄;課堂教學由傳統的教師講授轉變成由教師輔助和同學的協助完成相應的項目或者疑問知識點的解答。這種教學模式教師不再是講臺上的“圣人”而變成了學生學習的導師,課堂的主宰不再是老師而變成了學生,真正做到了課堂以學生為主體。
微課主要包含以下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視頻的時長一般為5—10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5分鐘。因此,相對于傳統的45分鐘的一節課的教學課例來說,微課視頻可以稱之為 “微課例”。
(2)教學內容專一。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視頻的問題專一,主題突出,主要針對一個知識點或者一個具體的操作來完成視頻的錄制,相對于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
(3)資源容量較小: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須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mp4、rmvb、wmv、avi、flv等),師生可流暢地在線學習,查看教學文檔、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PAD等)上實現移動學習。
2.《計算機應用技術》_Access數據庫管理課程特點
《計算機應用技術》_Access數據庫管理課程特點是我校經管類學生大一的公共基礎課程,該課程是必修課,2學分,32學時。
該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采用項目式的方式進行,課程全部在機房內進行,課堂主要通過老師操作講解和學生的操作練習完成,教師在操作講解時通過極域廣播軟件廣播給學生,操作講解完后結束廣播由學生進行操作,在此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指導。教師在巡視過程中發現問題后可以及時指導解決,如果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廣播軟件進行統一講解。
3.《計算機應用技術》_Access數據庫管理課程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計算機應用技術》_Access數據庫管理課程翻轉課堂教學主要包含課前知識的傳遞與學習、課中知識的吸收內化和課后知識的復習鞏固三部分。翻轉課堂的具體操作主要包括:
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確定好教學目標并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特點設計出具有針對性、實用性的教學方案;第二,選取課程的四次上課內容為翻轉課堂教學,完成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方案并針對相應的課程教學內容制作相應的微視頻在云班課平臺進行發布以供學生進行學習。第三,學生通過云班課平臺學習相應的視頻并利用思考練習對自己知識點學習的情況進行自我檢測。第四,課堂上向老師或者同學請教自己的疑問點并完成相應的操作進行知識的吸收內化與提高。
3.1課前知識的傳遞與學習
教師根據開學初制定的翻轉課堂計劃以及大綱要求,完成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方案并對相關知識點完成視頻的制作以及思考練習等教學資源。教師在翻轉課前一周左右的時間進行教學資源的發布,本學期該課程老師主要是使用藍墨云班課進行班級的管理,所以教師在云班課中進行教學資源的發布并通過云班課提醒學生進行學習,學生利用電腦、手機等設備在線學習相關的知識點視頻并通過思考練習來檢測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教師通過云班課可以查看每位學生視頻的學習情況并實時提醒沒有進行學習的同學進行學習。
3.2課中知識的吸收內化
課中主要分四部分進行,分別是:答疑解惑、知識檢測、內化提高、成績評定。
(1)答疑解惑。教師針對學生課前學習過程中的疑問點進行解答,當然也可以是同學進行解答,教師進行總結補充。教師可參與學生小組的討論,并進行解答相應的疑問。
(2)知識檢測。教師給各小組分派不同的操作任務,讓各小組獨立完成并根據各小組的完成情況檢測小組成員課前知識的掌握情況。
(3)內化提高。教師給各小組一定的提高操作題目。通過查看各小組的操作情況來檢驗各小組知識的吸收內化情況。
(4)成績評定。每次翻轉課的成績評定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課前知識學習得分、課中小組得分、內化提高得分。
教師通過云班課平臺獲取每位學生視頻學習的情況并進行打分;課中教師根據每小組操作的情況給小組進行打分,然后由小組長根據每位成員的貢獻度給每位成員進行打分;教師根據每小組內化提高部分的操作進行小組打分再由每個小組長根據組員的貢獻度對組員進行打分。最后,由教師將三部分分數進行綜合得到每位學生該次翻轉課堂的得分。最后教師將四次翻轉課成績進行綜合并折算到期末成績中。
3.3課后知識的復習鞏固
課程結束教師會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的過程中對相應的知識進行復習與鞏固。
4.結束語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越來越被重視并被廣泛的應用,這說明這種教學模式是適應當前形式的一種值得應用的教學模式,希望能在學習中應用,在應用中學習并進行改進完善,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國榮.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改新思路[J]大學教育.2013(7).
[2]蔡曉麗,陳舜青.翻轉課堂在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課中的 應用研究[J].福建電腦,2013(2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