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華琴
摘 要:目前高職教育在我國教育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北京、武漢這種教育大省都有著成千上百所高職院校。高職教育旨在培養應用型以及技術型的人才。在高職教育中教師更注重的是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自主創新,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但高職教育卻忽視了對學生理論學習的培養。只有學好了理論知識才能用理論更好指導實踐。該文分析了目前我國高職教育中學生的學習現狀,提出了提高高職教育質量的若干方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習分析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b)-0147-02
1 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現狀
職業教育,顧名思義就是為我國的生產,服務型工作培養優秀的人才,高職教育往往比本科教育的專業性、針對性更強。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高職教育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高職院校的招生也是相當可觀,基于此人們對高職教育也產生了很多不安,比如: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學生的人生安全等。最重要的就是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是否有保證,學生是否能在高職院校學到知識,這是目前家長以及教育界人事所關心的大問題。下面就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簡單分析。
1.1 學習動力不足
對絕大多數同學而言,考上大學是高考的目標,沒有人一開始的目標就是高職院校,但結果是很大一部分同學并沒有實現自己的本科夢而是進入了高職院校。于是很多同學產生了這樣的一種思想:我不是學習的料,我的能力不行等消極想法從而失去了學習的動力與興趣。除此之外,大學的學習更加偏向于理論,很多同學對此不屑一顧,不愿意學習。
1.2 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經過高考,進入一個新的又無比輕松的學習環境,很多同學在沒有老師的嚴格管束下,更加不好好學習。即使是學習,效率也是極其的底下,更不愿意動腦思考問題,很多同學認為只要最后畢業拿到畢業證書就可以了,因此,在閑暇之余他們更愿意去參加各種課外實踐活動。如此一來,良好的學習氛圍就沒有建立。
1.3 學習態度不端正
學習態度也是極其關鍵的一個因素。態度決定一切。很多高職院校的同學經常遲到早退甚至曠課。老師留下的課外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到最后考試時,利用手機作弊,抄襲他人,甚至更有人不參加考試。這些都不利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
2 如何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能力
根據以上的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在此提出以下幾種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1 培養認知能力
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是學生完成學習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知覺、注意、記憶、想象和思維能力通常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授課過程中,不能照本宣科,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在課程當中指引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獨立思考,為學生解答困難疑惑。其次,作為一名教師也應該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常言道:學無止境。只有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教育學生。力求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
2.2 改革落后的教學方法
高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所以其教學方法,教學理念都應該與本科教育有很大不同。以往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并不適合高職教育,這種教育方式違背了高職教育的培養技術型人才的教育理念。目前,在我國教育領域,學生成為了越來越重要的主體,教師的作用就是輔助學生的學習,在這種學習方式下,學生更愿意主動去學習探索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設計課堂學生完成設計任務。力求課堂能夠豐富有趣。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
2.3 激發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在學生的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些學習優秀的學生往往有著各種各樣強大的學習動力,比如:對高新工作的渴求、對未來的擔憂、家人對其的期望等。課堂教學應盡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第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學生對此產生好奇,這樣就無形中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第二,教師設置的問題要有一定難度,當學生通過思考或者合作解決了該問題時,他們便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對學習的興趣也更加濃厚。第三,總結,歸納也是提高學習的好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討論總結這段時間的學習效果,學習的不足為下次的學習做好充分準備。第四,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也是極其重要的,經常性的情感交流也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2.4 指導學習策略
大學時代是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策略也是極其重要的。第一,學生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學習計劃,以及未來要達到的高度,第二,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幫助。第三,教師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元認知策略的重要性,幫助學生計劃、監控和評估自己完成學習任務,引導和促使他們更積極、主動地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和調整學習策略,提高其策略使用意識,從而培養其元認知能力。第四,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引導學生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計劃乃至是人生規劃。
2.5 培養實踐創新能力
不管是高職教育還是本科教育,創新思維的培養一直是教師教學的目標:第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教師本人應該是一個有創新能力的人,這就要求教師本人也要不斷學習不斷培養創新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力求用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學生,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對于學生的大膽創新思維應給予鼓勵,并指導。第二,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鼓勵學生探索、創新,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第三,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和教育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戰勝困難的勇氣。第四,鼓勵學生多參加創新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創新思維。
3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更要有實踐能力,這就要求當代大學生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能夠在生活工作中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也促使高職教育的發展改革,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注入更多的現代教學模式,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創新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從而促進高職學生更好學習。但如何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能力?這些問題都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教師所面臨的根本性問題,因為這些問題的普遍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職教育的發展,阻礙了高職學生的學習。希望與各位同仁共同研究并努力為我國的高職教育事業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代文君,曾日和.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現狀的調查分析[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2(3):80-81.
[2] 馬曉燕.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能力現狀研究及培養策略[J].職業教育研究,2012(1):15-16.
[3] 盧軍鋒.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現狀及原因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8):139-140.
[4] 張建玲,姬彥紅.高職院校學生專業理論課學習現狀調查[J].職業教育研究,2011(19):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