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需要全面、適當地制定教學目標和要求,合理地確定和組織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課堂教學結構、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積極創設良好的教學條件,運用正確的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效率
新課改以來,圍繞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突破、給學生減負等問題,進行了大量的討論與探索,其實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要求課堂教學一要效果好,二要時間消耗少。
下面我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的幾個基本成份如何優化,以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全面、適當地制定教學目標和要求
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非常重要,不僅體現國家和社會對小學數學教學的要求,更是備課和上課需要明確的首要問題。它決定著一個學期、一個單元、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結構、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起著小學數學教學的導向作用。
第一,要根據所教教材的地位、前后編排的順序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提出每一冊、每一個單元、每一課適當的目標和要求。
第二,教學目標和要求要符合兒童認知的規律和發展水平。
第三,教學目標和要求要根據數學內容的特點和教育心理規律適當劃分層次。
第四,教學目標和要求注意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
二、合理地確定和組織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教材已經提供了每單元和每節課的基本教學內容,但是教師教學前需要深入鉆研和領會教材是如何體現教學目標和要求的,明確教學要點有哪些,教學的順序是怎樣安排的等。
第一、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
第二,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第三,合理地安排教學順序。
第四,加強知識間的聯系,重視知識的系統化。
三、選擇適當的課堂教學結構
課堂教學結構主要是指一節課的組成部分和各組成部分進行的順序以及時間的分配。從優化教學過程考慮,選擇課的類型和教學結構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課的類型和教學結構應根據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內容和學生具體情況而定,不宜固定化、模式化。
不僅是不同教學任務(如以教學新知識為主或以練習為主)的課,它們的結構不可能相同,就是具有相同教學任務的課的結構也不一定都相同。
第二,無論哪一種課都要安排一定的練習。
這是數學課的一個重要特點。特別是低年級,要盡量在課堂上多安排一些練習。這樣有助于在教師的指導下提高練習的效果,減輕學生課外作業負擔。還要注意復習經常化。
第三,合理地分配教學時間,并注意節約時間。
這不僅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一個必要步驟,而且是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標準,強調不僅要看教學效果,還要看教師和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消耗是否是最優值。“向40分鐘要效益”。
四、選擇適當的教學組織形式
小學數學教學絕大部分是要在課堂內進行的。但是有些教學內容,如測量,要想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就要讓學生到操場或校外進行實際觀察和測量活動。還有些教學內容,如利息和保險的計算,有的教師組織學生到銀行、信用社、保險公司去訪問、調查。把數學教學活動社會化,雖然多花一些時間,但是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五、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選擇對某節課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核心問題之一。
第一,要選擇有助于調動學生認識活動的積極性和發展能力的教學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不再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為提高學生認識活動的積極性創造條件,培養學生獨立的工作能力。
第二,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要遵循兒童認知規律。
操作要同思維和言語表達緊密結合起來,注重過程,如果只用操作來驗證一下計算的結果是不是正確,那就失掉操作的重要意義。
第三,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要注意啟發學生思考,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處理好知識和能力的關系,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學會思考問題,就為進一步順利地學習新知識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選用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發展思維、培養能力,要貫穿在全部教學過程中。
第四,選擇教學方法要注意適應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的不同需要。
當面向全體進行教學時要根據大多數學生水平選擇教學方法,而因材施教時就要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六、積極創設良好的教學條件
第一,創設良好的物質條件。
創設必要的教學物質基礎,顯然是有效地和高質量地發揮教學教育過程作用的條件。
第二,創設良好的精神心理條件。
小學生的感性重于理性,喜歡數學往往是因為喜歡數學教師。所以數學教師應注意創造機會與學生多交流,學生對教師產生親近感,創設良好的精神心理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七、運用正確的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調節、控制著整個教學過程,使教學能朝著預定的目標前進,最終達到教學目標。課堂教學評價要注意全面,不僅評價學生的數學能力,還要注意評價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對思想品德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是否積極。
教師宜以鼓勵為主,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避免使學生感到挫折、焦慮。同時還要避免“你真棒”滿堂飛。
【作者簡介】
沈海貝(1983—),杭州人,單位:杭州市明珠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