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漢互譯中,翻譯技巧層出不窮,復雜多樣,而抽象名詞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其翻譯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本文將對英漢互譯中的抽象名詞的翻譯進行粗略分析。在英漢翻譯中英文的抽象名詞大體上分為兩種:第一種,抽象名詞有動詞詞根時,翻譯為動詞;第二種,沒有動詞詞根時進行增譯。具體可翻譯為漢語的主謂結構、動賓結構、所屬結構以及將抽象名詞翻譯為漢語中的形容詞。翻譯策略各不相同主要根據文章內容、上下文關系以及中文的用詞習慣而出現差異。本文將對各種情況的不同翻譯方法做淺要分析。
【關鍵詞】抽象名詞;翻譯;主謂結構;動賓結構;所屬結構;形容詞
一、抽象名詞的介紹
眾所周知中文是動態語言,多用動詞;而英語是一個靜態語言,多用名詞(現如今,政府工作報告類文章動詞使用較多,主要是為了跟中文的內容一致達到政治上的正確;相比之下文學類依然保持較多的名詞,特別是抽象名詞占據多數)。英文中名詞較多,我們在翻譯的時候常常要把這些名詞翻譯為中文里的動詞。我們一般認為以下結構中的名詞稱為抽象名詞,即冠詞(通常是the)+名詞+介詞(通常是of)。也就是說,在the之后,of之前的名詞我們一般稱之為抽象名詞。
二、抽象名詞的翻譯
1、抽象名詞翻譯為漢語中的主謂結構
將英語中的抽象名詞翻譯為漢語中的主謂結構主要是由于抽象名詞有動詞詞根,而且該動詞與之相搭配的名詞程主謂結構。
例1:Ientered The Commercial Press in the spring of 1923 on the recommendation of Zhu。
譯文:我進商務是1923年春天,朱經農先生介紹的。
本例句中the recommendation of Zhu屬于抽象名詞結構,該結構的中心詞有動詞詞根recommend,所以該結構翻譯為動詞,根據前面的介詞on以及上下文可知是朱先生推薦的“我”,則整個抽象結構翻譯為“是朱先生推薦的”。
例2:Two years later,the Editing and Translating Department was set up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reformist intellectual。
譯文:兩年后,維新派的知識分子加入了編譯部。
該句中的抽象名詞結構中,中心詞有動詞詞根participate。因此,該結構翻譯為動詞,跟后面的賓語“知識分子”搭配。根據上下文的邏輯關系,肯定是知識分子加入到商務印書館,所以整個抽象名詞結構翻譯為中文“維新派的知識分子參加進去”。從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在抽象名詞有動詞詞根的情況下,根據中文的說話習慣和原文本身的邏輯關系,仔細該動詞和后面搭配的名詞之間的關系,如果該動詞和后面搭配的名詞之間是主謂關系則直接翻譯為漢語中的主謂結構即可。
2、抽象名詞翻譯為漢語中的動賓結構
將英語中的抽象名詞翻譯為漢語中的動賓結構主要是由于抽象名詞有動詞詞根,而且該動詞與之相搭配的名詞程動賓結構,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將動詞詞根與后面的名詞搭配成動賓結構即可。
例1:The situation denied Germany of the ability to strategically follow the prime principle of war,the principle of concentration of effort。
譯文:德軍自始至終都無法遵循戰爭的首要戰略原則——集中兵力作戰。
本例句中屬于抽象名詞的有兩個。本句主要分析concentration of effort。在該結構中的中心詞有動詞詞根concentrate,根據原文內容表達的是首要作戰原則的具體內容,effort表示兵力,而“集中”和“兵力”顯然屬于動賓關系,自然而然的就將原文翻譯為“集中兵力”,該句涉及英語中的省略現象,增譯后翻譯為“集中兵力作戰”。
例2:Precautionary language noted that“……(Allie dcommand)should attack the cultural centers always bearing in mind that accidental destruction of cultural monument may have an adverse effect on our campaign。”
譯文:還有對轟炸的預防性提示:“……(盟軍司令部)應當攻擊文化中心,但始終要記住,失手摧毀文化古跡可能給我們的計劃帶來負面影響。”本句中的抽象名詞結構中destruction有動詞詞根destruct。而文化古跡又不可能執行“摧毀”這個動作,所以該詞組翻譯為“失手摧毀文化古跡”。
因此,在抽象名詞有動詞詞根的情況下,根據該動詞和后面搭配的名詞之間的關系,如果是動賓關系則直接翻譯為漢語中的動賓結構即可。
3、抽象名詞翻譯為漢語中的所屬結構
英漢翻譯過程中,英語中的抽象名詞短語也可翻譯為漢語中的所屬結構。
例1:The Germany was massively counter-attacked near Moscow by fresh Russia reinforcements which were bought from the far other side of Russia。
譯文:此時,蘇聯從遠東地區調來的生力軍在莫斯科郊區對德軍發動了大規模反攻。此句中的抽象名詞結構為the far other side of Russia。從該結構的內容不難看出of之前是小范圍,of之后是大范圍。of前面的內容是其之后Russia的一部分,因此在該結構的翻譯過程中直接翻譯為漢語中的所屬結構“蘇聯的另一端”。這樣一來of前后的邏輯關系就一目了然。因此,抽象名詞短語之所以能翻譯為漢語中的所屬結構主要是由于of前后表達的內容程包含關系,并且抽象名詞沒有動詞詞根。一般來講,滿足翻譯為所屬結構的情況下,of之前的是小范圍,之后的是大范圍。翻譯時只需按照漢語“先大后小”的說話習慣,先翻大范圍再翻小范圍然后在中間加上“的”即可。
4、抽象名詞翻譯為漢語中的形容詞
抽象名詞翻譯為漢語中的形容詞相對比較少見,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由于該抽象名詞是從形容詞派生出來的。
例1:But for all the modesty of her spreading skirts,the demureness of hair netted smoothly into a chignon and the quietness of small white hands folded in her lap,her true self was poorly concealed。
譯文:盡管她那舒展的長裙很是端莊,用發網整齊的兜著的發髻規規矩矩,疊在膝頭的白皙的銷售非常安靜,都難以掩飾她的本性。本句中抽象結構較多the modesty of her spreading skirts,the demureness of hair以及the quietness of small white hands都屬于抽象名詞結構,并且三個結構的用法相同。三個結構中的名詞modesty,demureness,quietness都是有形容詞加詞綴派生而來,所以在翻譯過程中只需要把抽象名詞中的名詞翻譯為漢語中的形容詞即可。則分別翻譯為:她那舒展的長裙很是端莊;發髻規規矩矩;白皙的小手非常安靜。這種情況出現的是由于在漢語中,不僅動詞可做謂語,形容詞也可作為句子的謂語;因此在名詞短語以為漢語時不僅可譯為動詞,還可以為形容詞。
三、結論
在進行英漢翻譯時,遇到抽象名詞結構首先判斷該名詞是否有動詞詞根。在有動詞詞根的情況下判斷該動詞跟后面名詞之間的關系,一般有主謂關系和動賓關系兩種,再根據邏輯關系譯出即可;翻譯為主謂關系時將of前后的成分顛倒翻譯;翻譯為動賓結構時直接按照原文順序翻譯。在沒有動詞詞根的情況下判斷該名詞是否由形容詞派生而來,若由形容詞派生而來有可能翻譯為漢語中的形容詞。如果以上條件都不滿足再判斷of的前后關系,若為包含關系則翻譯為漢語中的所屬結構。
本文指導教師:董兵
【參考文獻】
[1] 彭長江. 英漢—漢英翻譯教程[M]. 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3:243.
[2] 武 峰. 十二天突破英漢翻譯—筆譯篇[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1,01:68.
【作者簡介】
段彧(1995—),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翻譯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