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平
摘要:簡要介紹了重樓的相關信息,通過對重樓的特征特性進行分析,提出了優化重樓人工種植技術,選擇育苗移栽等有效的人工培育方式,需要從各方面來實施相應工作,從而保障重樓人工種植效果。以提高重樓人工種植工作效率,培養出更多的重樓植物,滿足市場對重樓這種草本植物的需求。
關鍵詞:重樓;特征特性;人工種植;草本植物
中圖分類號:S567.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23-0039-02
1 引言
重樓是我國常用的一種中藥,其味道極苦,特性偏寒,主要用于治療咽喉腫痛,蛇蟲叮咬等。重樓又被人們稱之為輪葉王孫,其種類有19種,大多分布于云南、貴州等地區。雖然目前我國重樓的種類比較多,但是在品質上卻參差不齊。大家熟知的重樓是華重樓和滇重樓。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醫療水平也越來越高,重樓的醫藥價值也逐漸被發現,然而在多年的采挖中,野生重樓資源已經臨近枯竭,因其需要較長的生長周期,在這種情形下,人工培育重樓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當下,我國雖然開始重視對重樓培育技術的研究,但是仍然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和提升。
2 重樓的相關信息
重樓作為中藥來治病,這種歷史已經十分久遠,在古籍中也有所記錄。我國當前有超過40種的國藥準字號成藥中都含有重樓,其作用療效多,能治許多疾病,藥用功能強大。重樓運用于不同的藥物中會起到不同的作用,其不同種類的重樓不僅存在著自身的特性,還具備共性。我國的重樓資源雖然十分豐富,但是需求也比較大。近年來,野生的重樓資源已經瀕臨枯竭,各類重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脅,野生資源越來越匱乏。在這種環境下,重樓人工種植行業產生,并在這些年間快速發展,并已培育出更多的優質重樓品種。許多企業也紛紛投資于重樓的人工培養,這也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成為山區人民提高收入的一種方式。盡管當下我國重樓培育發展得不錯,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其種植規模并不算大,重樓種苗缺乏有效的田間管理,對整個市場缺乏監管。因此,在未來的重樓栽培中,應當先向大家普及重樓的知識,提升栽種技術,加強對種植人員的培訓,以提高重樓栽培的成功率。
3 重樓的特征特性分析
重樓的種類比較多,但是在品質和特征上卻有所不同。最常見的主要有華重樓和滇重樓。滇重樓的高度在30~90 cm之間,人工種植的高度甚至可以達到120 cm。其根莖比較單一,筆直平滑。葉子的片數在4~10片間,最多可達到13片。春夏季節的時候,重樓的輪生葉中將會長出花梗。秋季的時候則會成熟,出現紅色種子。重樓的藥用價值在其根莖部分,形態為圓柱形,表面不平整有突起。
重樓一般都是種植1年后倒苗,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喜歡陰涼清爽的環境,水分要充足,陽光不可直射而應當斜射。重樓的營養生長期相對來說要短一些,而生殖生長期則要更長一些。其主要生長于山谷、灌木叢旁等地。
4 重樓人工種植技術
4.1 重樓的人工栽培技術
在進行重樓人工栽培的時候,首先,要選好種植地區。通常而言,重樓的種植地塊地形要平坦,或種植于緩坡上,日照時間不能太長。另外,在土壤的選擇上,可選擇比較疏松的壤土,或是含有大量腐殖質的土壤,土壤要求必須達標。若是某地區的土壤過于貧瘠,則要先改善土壤,否則不可種植重樓。
其次,在栽培重樓的時候,可以利用其根莖部分來進行繁殖,或是用重樓種子來繁殖。重樓種子繁殖需要更為先進的技術,否則很難繁殖成功,栽培周期會比較長。如果是小面積的繁殖不適宜采用種子繁殖方式,其比較適合一些規模比較大的繁殖。根莖繁殖重樓技術,則是一種無性繁殖,通常采用分株繁殖的方式。當秋冬季節來臨,重樓倒苗之后,便采集一些未受到蟲害影響、較為粗壯的重樓根莖來進行砂藏,要保證砂藏環境的干燥和陰涼。等到第2年的2月下旬和3月初將其取出,選擇一塊環境合適的土地作為重樓種植的苗圃,保持一定的株行距。放置重樓根莖的時候要嚴格按照要求行事,重樓芽頭應當朝上,與地面形成40°角,只有這樣擺放才能夠避免水位過高時根莖腐爛,提高重樓根莖繁殖成功率。重樓根莖栽種好了之后,要用細土鋪蓋。干旱氣候時則要澆一次透水,并用遮陽網遮擋。完成之后,則要對其進行實時觀察,根據重樓出苗的情況來決定何時揭膜,不可忽視對其的管理。2年之后,通常就能長成多莖重樓,但還不能夠進行分株,必須等其長到一定高度的時候才能實施分株。
再者,等到5、6月份種苗繁殖好了之后便可以實施移栽。在進行分株的時候,應當先將整株重樓都挖起,然后再開始分株,又或是扒開泥土,將子株分離母株,分批移栽。分株完成之后,一定要及時地進行移栽,要盡可能避免過高溫度的陽光,最好于陰天進行,移栽的時候也要注意每株之間的距離。另外,還要打出一個深為6、7 cm的穴,舒展好重樓的根莖,澆水一次。重樓栽培不可直面陽光,要根據不同的種植環境來采取相應的措施,若選擇林下種植,則要加蓋遮陽網,以提高隱蔽性;若是露地種植,則要搭建一個遮陽棚。
除此之外,還要對重樓苗圃進行有效的管理,實施高效率的田間管理。在重樓種植第1年的時候,應當解決好灌排水問題,并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第1年間可不用施肥,干旱天氣要定時澆水,雨季的時候則要避免淹水。可保留少許的雜草來促進重樓的生長,等到第2年的2月份時再將所有雜草去除,不可觸碰到重樓的芽頭。然后開始對重樓進行施肥,把握一定的量,根據土壤的肥沃程度來決定施肥的主要類別,以保障重樓的健康生長。
最后,在栽種重樓的時候,一定要注重防治病蟲害工作,不可忽視。對于重樓來說,其會發生立枯病、根腐病等問題,需要加強管理工作,一旦發現有病害現象出現,就要做好消毒工作,可依照不同的病癥對癥下藥。通常來說,重樓的蟲害現象并不多,主要有蚜蟲、金龜子等蟲害。因此,要對其加以防治。
4.2 重樓的采收加工
重樓生長周期一般在3~4年,其絕大部分的塊莖都存在于表土層,在采收的時候較為方便。等到秋季倒苗的時候,可以從側面來采收重樓,以保障重樓根莖的完整性。對于一些芽頭較好,但個頭稍小的重樓,則可以進行貯存,將其作為來年的繁殖種子。采收重樓之后,則要清洗其根莖部分,并進行烘干,將塊頭比較粗的根莖部分切成片然后烘干作為藥物。
5 結語
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時代,在醫療中西醫的引進為人們帶來了一定的便利,中醫也隨之共同發展。重樓是常見的中藥,在醫藥方面作用也十分顯著,如何開發和保護重樓資源是當下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為避免重樓資源枯竭,必須采用人工培育方式,通過人工的培養來開發重樓資源,使其應用于醫療中,充分發揮其醫學價值。為此,則應當普及重樓知識,了解重樓的相關特征特性,不斷地改進重樓人工種植技術,保障重樓植物健康的生長,從而有效地利用重樓資源。
參考文獻:
[1]段培保.重樓的特征特性及人工種植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08(3):34~35.
[2]張朝陽,趙庭周.重樓資源再生策略及其關鍵技術環節探討[J].中草藥,2009(2):319~323.
[3]周芳宇.淺析滇重樓林下種植技術及效益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4(3):158~160.
[4]尹芳園,趙 錚,侯秀麗,等.人工栽培條件下滇重樓生長發育過程觀察[J].江蘇農業科學,2015(10):312~316.
[5]楊麗君.景谷縣重樓仿野生種植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5(15):89~90.
[6]宋發軍,于鵬飛,劉 佳,等.促進種子萌發的重樓內生菌的篩選[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