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珠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社會的不斷發展,語言的應用與發展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高校中,翻譯也開始被應用到教學中,并作為考核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重要測試手段。通過本文對具有代表性的三類英語測試中的翻譯題型的分析,能夠看出翻譯不僅僅測驗學生的翻譯能力,還測驗學生的語言能力,如書面表達、語法、詞匯運用等。除此之外,本文還詳細闡述了大學英語翻譯測試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明確英語測試的目的,合理科學地進行英語翻譯試題的設計。
關鍵詞:翻譯測試;大學英語;試題設計;功能手段
在高校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采取相應的手段和方式對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測試是一個必要的環節。從我國的英語教學實踐經驗可以知道,翻譯曾經被當作主要的教學手段和測試形式。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大規模的水平測試突然流行起來。由于這種測試對測試的效度和信度要求過高,并具備風險過高、規模過大的特征,所以試題大部分都是客觀題型,以此來確保測試的信度和效度。然而主觀類題型雖然具備良好的效度,但自身的評分形式造成信度的無保障。近些年來,我國改革開放不斷加深,英語教學水平也不斷地提高,所以社會向學生提出了更高水準的英語交際能力的要求,也正因如此,翻譯題型等這類的主觀題又重新被應用到英語測試之中。例如,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將可供選擇的翻譯題變為必做題;英語專業八級考試也將翻譯題在測試中的比例由原來的15%增加到20%;研究生入學考試也將翻譯題作為必考項目之一。本文結合國內現有的三種典型英語測試來對其能力手段進行分析和探究。
一、大學英語翻譯測試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黃忠廉教授曾指出在上世紀的40年代時,清華大學會在每一年的新生入學考試中的英語試題出兩篇翻譯,一篇是英譯漢,另一篇是漢譯英,雙方各占50分,進而了解和判斷學生所具備的英語水平,作為取舍學生的衡量標準。通過清華大學的這個做法可以看出翻譯在英語測試能力中占據的重要地位,同時也體現出翻譯是作為英語測試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現階段大學英語測試處于一個日漸成熟的狀態中,翻譯題型是大學英語測試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題型。如果英語測試中缺少翻譯題型,那么就無法貫徹落實教學大綱,進而對教材內容的教與學造成極大的影響,并且無法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所以在大學英語測試中翻譯題型是不可或缺的。在傳統的英語翻譯測試中,教師會采取簡單的句子或段落來進行翻譯,這就造成命題形式過于單一。然而關于考察學生技能水平和翻譯知識的測試題型設計又存在一定的設計難度,進而導致翻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得不到重視,因此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得不到復習和鞏固。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翻譯的相關技巧和理論知識結合到測試過程之中,否則就會造成學生對翻譯理論和技巧產生厭煩感。與此同時,學生也會認為不學習理論和技巧也能夠順利進行考試,應付翻譯測試。如果一直維持這種想法會使學生忽略對翻譯理論知識的學習,一味地重視翻譯實踐,進而影響對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理論和技巧的培養目的。
在改革英語翻譯測試時,要在確保考試內容難易度適中的同時,也要實現形式的多樣化,并且其中的命題內容也應展現出不同階段的學習教學內容,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知識階段水平進行試題難易程度的設計和參考,盡最大可能地做到一致性。測試形式要求題目類型較為豐富,主觀題和客觀題都要具備,并且要將綜合式測驗與分列式測驗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這樣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和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運用能力,還有利于擴大測試題目的出題范疇,將考試重點強調地更為明顯,進而實現英語測試所具備的引導作用。現如今,各類型的英語考試都在向標準化靠攏。雖然增強了測試試題的公平和客觀成分,并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主觀判分的弊端,但是當標準化的部分開始加大比例,就會造成考試信度的喪失,學生也會因此對標準化的題目感到僵化,影響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主觀創造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主觀題具備較好的效度,卻缺乏一定的信度,而客觀題能夠保證測試的信度。翻譯作為英語測試中的主觀題之一,向題目的設計者提出了一個既要確保效度也要確保信度的重大難題。我國相關的語言學專家曾指出翻譯題共具備兩種功能手段:一是高級翻譯手段,不再僅僅是對詞匯和句型等的考核,而是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進行測驗;二是測試語言項目,例如動詞短語、虛擬語氣和過去完成時等,測試形式多為單句,具有明確的考試重點。所以,根據測試專家的研究數據和實際的翻譯測試經驗表明,翻譯題具有進行英語能力測試的重要功能。
二、各類英語測試中翻譯試題的分析
(一)大學英語四、六級測試
大學英語四、六級翻譯題型的主要內容由原來的單句漢譯英轉變為段落漢譯英的形式,翻譯的具體內容包括社會的發展情況、中國的經濟、文化以及歷史等等。四級的翻譯段落長度為140-160個漢字;六級的翻譯段落長度為180-200個漢字。這也就明顯提高了整份試卷的難度。與此同時,在翻譯的主要內容上,四、六級考試還包含中西文化的溝通和交流,發揮了翻譯的文化交流與溝通的功能。段落漢譯英在四、六級考試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的比重是考試總分的15%,主要的答題時間分布為整份試卷總共答題時間130分鐘中的23%,為30分鐘。翻譯題型涉及到了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文化內涵,要求答題者具備較強的語言理解和運用的能力。如果答題者沒有深刻掌握自己的母語,沒有足夠輸出目的語的能力,不可能做好真正意義上的翻譯。四、六級英語翻譯題型主要通過段落漢譯英的形式來測驗學生的二語轉換和運用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自身具備一定的漢語基本功,要對原文進行充分的理解后才能正確地翻譯出來,否則就會存現邏輯上的錯誤。例如四級樣題中的“剪紙最常用的顏色是紅色,象征著興旺和健康”,很多學生都對其進行了逐字的翻譯,“Paper cutting often uses the red symbolized prosperity and health.”,能夠看出是對句子漢語邏輯理解不當造成翻譯錯誤,上述句子主語應該是“剪紙”,而不是“采用紅色的做法”,正確的翻譯應為:“The color most frequently used in paper cutting is red which symbolizes prosperity and health.”。
(二)英語專業八級考試
英語專業八級考試中的翻譯考題大部分屬于主觀性的題目,主要是由漢譯英和英譯漢兩個部分來構成的,每個部分都是一個連續的篇章。漢譯英的題目要求是將一段為150個漢字長度的中文段落進行相應的英語翻譯;而英譯漢的題目要求是將一段為150個英文單詞的英語段落進行相應的中文翻譯,兩個部分的翻譯時間限定為60分鐘之內。對于翻譯教學訓練,學生應注重對英語語言基礎的學習,加強自己的語感,熟練掌握中英語言之間隱含的區別。由于中文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決定著翻譯的好壞,也要求學生在認真學習英語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漢語水平。所以,學生在日常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僅要不斷積累自身的英語能力,也要加強對漢語的學習。與此同時,教師也應引導學生擴展自己的閱讀面和知識面,翻譯者應具備較為全面的知識面和較強的綜合素質。所以,學生應在學習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的同時,增加自己的閱讀量,豐富自己的知識面,關于經濟、政治、文化、歷史、天文、地理、習俗、宗教等方面都具備一定的了解,平時做好知識文化的積累,為自己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并且教師還應向學生傳授英語翻譯的理論知識和技巧,對不同類型的翻譯試題進行不斷的練習,通過閱讀優秀的翻譯作品來向他人的技巧和優勢進行學習,做出一定的總結和歸納。
(三)研究生入學英語考試
研究生入學考試中翻譯題是作為閱讀理解中的一項,主要是對考生的復雜結構英語文字材料的應用能力以及準確理解的考察。考生通過對一篇長為400詞左右的文章,把其中劃線的五個部分(150詞左右)翻譯成漢語,譯文要通順、完整和準確。它的分數占整體試卷的10%,共10分,答題時間限制大約為18-20分鐘,考生要在規定時間內對其進行翻譯,共分為5句,每句2分,共10分。文章的內容普遍是關于科學技術研究和發展的議論文。從語言方面和內容方面來看,英譯漢試題都具有科技英語的主要特征。研究生入學英語考試的測試目的是為了考察學生對英語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運用漢語進行翻譯的能力,而主要考察點可以分為句法和詞匯兩方面,這其中的句法是指對英語的特殊語序和表達形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夠熟練并準確地翻譯出符合漢語表達規律的句子,與此同時,對文章的整體結構和句子的語法結構等等之間的內在聯系要有所理解,并對其運用漢語進行明確的表達。
三、結語
在高校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采取相應的手段和方式對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測試是一個必要的環節。現代語言學會在未來不斷地對語言的測試手段和內在本質進行探索,翻譯題也會隨之越來越廣泛地被運用到各種類型的英語測試當中。通過以上對國內現有的三種類型的英語測試手段進行分析,并根據相關學者對英語翻譯測試的研究成果進行參考,能夠發現翻譯題可以用作測試英語翻譯能力的直接手段,也可以用作對其的間接手段,例如英語教學測試中的詞匯運用、閱讀理解以及語法結構上等的具體運用手段和語言組織能力。而為了能夠在英語教學時充分發揮翻譯題的多重測試功能,必須合理科學地設計翻譯試題,主要包括減少干擾英語測試效度和信度的主要因素,根據翻譯理論和測試理論制定合理的測試重點,并且形成科學的評分系統,進而加強翻譯測試題的效度和信度。
參考文獻:
[1]吉曉霞.國內外翻譯教學研究十五年回顧與思考——基于13種外語類核心期刊論文的統計與分析[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0(04):72-78
[2]李思涵,王永亮.大學英語四六級測試中翻譯能力與翻譯評價標準的建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2):82-83
[3]沈瑩,李惠平,梁力,樊宇飛.RANGE語料庫分析軟件在應試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18):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