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摘 要高中階段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學習內容復雜,致使很多高中生語文學習能力不強,學習狀態不佳。為了更好地貫徹實施《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宗旨,根據一系列的調查和研究,就如何提高高中生語文自主能力進行調查分析,力爭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語文學習體系。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主學習;現狀分析; 策略研究
《關于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護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因此,教師有責任要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而現階段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不夠,積累很多不好的習慣,究其原因,分為以下幾點:
1 學習動機
影響自主學習的動機因素主要有學習興趣、自主意識、自我負責精神、自我效能等。調查顯示,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較低,甚至有些學生對語文毫無興趣。而大多數學生不愿意學習語文,除了學生本身的自我因素外,還與語文學習的學科特點相關——語文學習要求基礎扎實,內容寬廣,人文文化素質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有所成的。學生往往是“事倍功半”,學了很多,但成績不理想。無法滿足學生對分數的現實要求,學習積極性大大減少。學習的動機不再,學生很難主動學習語文。調查還顯示,部分高中生缺少自我負責的態度,在語文學習中,遇到疑難問題會選擇忽視不予處理的方法,導致語文學習中的難點越積越多,最終失去學習的動力,形成惡性循環。
2 學習態度
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從學生童年入學時期開始的,歷時已久,大多數學生養成了各自的“習慣”。在調查中我發現,學生們的習慣大致分為這幾種類型:
(1)“濫竽充數”型。這類學生不會學習語文,也不打算認真學習語文,于是呈現出課堂上“大幫哄”,課后作業抄襲應付了事的學習態度;
(2)“盲目學習”型。這類學生往往很“認真”地學習,老師講課內容筆記胡亂一把抓,付出很多,卻難見成效;
(3)“精效學習”型。這類學生語文學習不重“量”而重“質”,雖是有效學習,卻缺少學習的主動性。綜合三類學生的學習態度而言,學生還是缺乏探究學習的自主性。
3 學習策略
根據學習策略涵蓋的成分,邁克卡等人將學習策略概括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本次調查主要明確學生語文學習時間的管理,語文自主學習方法的運用等情況。
高中生在語文學科上運用的學習方法較為單一。對于語文學習,大部分高中生能夠熟練運用認知策略中的精細加工策略,如背誦、做好筆記、摘錄等。但碎語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等沒能很好地利用。高中生對語文自主學習的理解有偏差,缺少組織選擇、自我強化和自我調整。沒有形成完整的學習策略體系,自主學習的體系就更難以構建了。
綜上所述,學生語文學習現狀不容樂觀,長期以往將越來越難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難以構建合理的學習體系。基于此,我建議可以嘗試一下幾種策略方法,用于語文教學,幫助學生及老師走出“兩看相厭”的窘境:
3.1 激發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不愿自主學習語文很大的因素是學生對語文課不感興趣,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首要任務。教師可通過“創設情境”問題導入的方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再別康橋》一課,教師可以以詩人的傳奇人生作為興趣激發點,帶領學生探究徐志摩的情感世界,以此情境引人入勝,既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又可以為詩歌的講解作準備,“知人論世”的方法理解詩歌內容。
3.2 交流合作
學生分小組學習,形成互幫互助的模式。每小組設一名或兩名組長,負責布置任務作業和整理。學員間彼此多交流,取長補短,查漏補缺。鼓勵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使交流不流于形式。在交流合作的驅動下,學生必定各有所收獲。此時更應激勵他們勇于展示自我,讓他們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師暫做一個“傾聽者”,可以適當給予指導。如此一來,真正的做到了“以生為本”,將課堂還給學生。
3.3 學習置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必定會產生諸多疑問,這是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此時教師要多加引導,鼓勵學生將疑問整理,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共同探討解決,教師可適當幫助,但僅是引導,不做“標準”答案。如此一來,學生不會被傳統答案禁錮,可以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學的過程中更享受其中探究的樂趣魅力。以疑問引興趣,以解答練思考,完善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系。進而受益非淺,形成固有的知識體系,逐步完善自我。
時代在進步,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斷創新。舊的教學方式和教育體系已是學習上的雞肋,應果斷棄之。為從根本上扭轉語文教學的弊病,真正做到《語文課新程標準》中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建構一個適應學生發展需要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創建語文自主性學習體系已是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董惠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J].華夏教師,2013(04).
[2]魏書生.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J].中國教育學會通訊,1981(04).
[3]龐維國.自主學習的測評方法[J].心理科學,2003(05).
[4]萬增奎.教育行動研究的構思與設計[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04).
作者單位
吉林省琿春市第一高級中學 吉林省琿春市 1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