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鳳
[關鍵詞]公證;綜合治理;作用
通過參加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新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收獲良多,在開闊視野、創新思路的同時,深刻認識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重要意義。公證作為國家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充分發揮了“證明、服務、溝通、監督”的作用,預防糾紛、減少訴訟,已深入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新形勢下,如何將公證工作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大環境中,如何利用其他地區、其他行業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面的先進做法帶動公證工作,是我們在當前及今后這一時期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以一名公證員的視角,結合實踐工作經驗,對此進行闡述,以期能拋磚引玉,引起行業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方面的重視。
一、發揮公證的“預防、保障”功能,堅持把維護和促進社會和諧放在首位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是順利推進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所有這些,都是最廣大人民群眾所需要,而且通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夠實現的價值目標,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范疇”。根據這一經典論述,和諧社會的價值觀充分體現了系統論的思想,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全方位領域的價值范疇,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秩序、和諧等。和諧社會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門、各種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形成合力。而公證制度是預防性的司法證明制度,國家設立公證制度的目的是為社會提供具有普遍證明力的公證證明,并通過公證證明活動和公證法律服務,規范民事法律行為,預防糾紛,減少訴訟,保障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保障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公證實踐證明,大量的社會矛盾和可能發生的糾紛可以通過公證得到有效的預防和化解,公證能夠為社會和諧提供基礎性的訴求解決平臺。我們應充分發揮和利用公證的這一職能,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服務。
首先,我們要把為家庭服務作為公證工作的基本點和落腳點,在繼承、遺囑、收養、贈予、分家析產、婚姻財產約定、民事賠償、房屋拆遷安置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民事類公證業務中,充分發揮公證的基本職能,通過公證員的審查和確認,有效地剔除不合法、不真實因素,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制止違法行為,促進法律義務的正確履行。要大力拓展土地流轉、舊城改造拆遷、保障民生等方面的公證業務,在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充分發揮公證工作在預防糾紛、減少訴訟,解決社會矛盾方面的“第一道防線”作用,為平安大慶建設提供優質高效的公證法律服務。
同時,公證辦理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向當事人和社會宣傳、表達法律制度內在價值的過程。我們要通過公證服務宣傳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幫助和指導當事人依法辦事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消除糾紛隱患,防患于未然。同時,通過證前證后服務把掌握的社情民意反饋給有關部門,提出法律建議,為政府決策提供信息。所有這些都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維護了社會穩定和發展。
二、發揮公證“服務、溝通、證明、監督”職能,為經濟建設保駕護航
實現社會和諧,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時,我們要深刻認識和正確處理公證事業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關系,堅持把公證事業置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放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來認識,來把握。大慶市要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然要求將民商事活動逐步納入法治化軌道,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法律手段,公證工作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擁有新的發展前景。
首先,我們要進一步發揮公證在強化社會信用制度建設方面的巨大作用。現代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公證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信用保障機制,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證處出具的合法有效的公證書,是交易當事人社會信譽的可靠載體,公證可以有效地防范交易風險,保障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
其次,公證機構要通過辦理各類經濟合同、股票、招投標、拍賣、公司章程、法人資格、保全證據、賦予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等經濟事物公證,提供抵押登記、提存等專項法律服務,大力拓展重點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金融、企業改制等經濟公證業務,為經濟社會發展、城鄉統籌改革提供優質高效的公證法律服務,充分發揮公證工作在保障社會誠信,維護經濟交易安全和社會公平正義等方面的安全閥作用。要通過辦理出生、親屬關系、婚姻、學歷等公證事項,大力拓展涉外、港澳臺公證業務,為大慶市擴大對外交流和開發、加快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公證法律服務,充分發揮公證工作在促進國際貿易、促進對外交流和民事交往方面的橋梁、紐帶作用。
三、通過“加、減、乘、除”工作法,大力提升公證工作在社會綜合治理方面的力度
“加”,就是與時俱進,加大在高新技術方面的投入力度。通過視頻,我最深的感受是,我們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很大,最突出的表現是在高新技術的應用上。我市的公證行業也一樣,存在著設備陳舊、技術落后等問題。一是建議引進 “人臉識別系統”,可以有效預防假冒當事人,確保公證質量;二是引進“公證自助申辦系統”;三是建議構建全市統一的公證業務、管理平臺。
“減”,就是減少辦事環節。一是推行 “一號一窗一證”工作思路,公證窗口與當事人是一對一服務,當事人在一個窗口就完成公證事項的辦理,審查、審批等環節由公證處的工作人員內部進行,減少當事人在多個窗口之間往返,為群眾辦事提供方面。二是規范各個公證機構的受理標準、服務流程、服務承諾,爭取達到協調統一,當事人前往任何公證機構辦事均可以得到相同的服務。三是完善公證機構調查核實職能,可以通過調查核實解決的材料,無須當事人自行提供,減少當事人多部門之間奔波。
“乘”,就是辦證提速、卷宗提質。一是公證機構應通過合理的崗位配置、明確的崗位職責、科學的績效考評措施等,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縮短當事人等待的時間。二是通過上門服務、節假日預約服務、中午錯時服務滿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構建一個全方位的服務環境。三是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微信、qq等電子媒介,暢通當事人咨詢渠道。
“除”是除去當事人辦理公證過程中的矛盾障礙。一是加速與房產、民政、公安等部門信息溝通,打破信息壁壘,爭取信息共享;二是公證投訴渠道,認真傾聽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要及時發現、全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