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超+陳明月+劉芳芳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高校近年來擴招,在校、大學生們的數量急劇上升,教學體制也發生了變化,學分制成了當下最為流行的評級制度,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被逐漸取代,那么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高校班級建設成為現在我們最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對于班級建設,我們必須要結合當今的形勢,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本文以班風的內涵以及良好班風的重要意義作為切入點,重點分析了新形勢下高校班風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新形勢下高校班風建設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班風;對策;輔導員;文藝活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7)01 — 0149 — 03
一、班風的內涵以及良好班風的重要意義
(一)班風的內涵
“班風”是由一個班級中的大多數教師、學生的作風和風氣匯集在一起形成的,正因為如此班風反映了大多數教師、學生的價值觀念、情感取向、精神風貌等,對班級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班級建設中的無形的力量。
(二)良好班風的重要意義
一是良好班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級凝聚力與向心力。班風是大多數班級成員價值取向的體現,班級成員不懈追求的結果。一個班級具有了良好的班風即班級的大多數成員具備了正確的價值觀念,一方面,班級成員會以為班級增光為榮,以損害班級利益為恥,在強烈的集體榮譽感中不斷形成凝聚力;另一方面,良好的班風可以促使班級成員之間形成良好的相處氛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讓所有成員之間“惺惺相惜”。
二是良好班風有利于教育引導工作的開展。良好班風讓班級成員之間“同呼吸,共命運”,會形成“趕超幫輔”的良性循環。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班級成員積極要求進步,以自身思想、素養等的提高作為進步的標準,不斷學習優良的傳統作風、優良的思想理念等。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良好的班風影響著班級成員的行為習慣,促使著成員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與生活習慣。另外,當班級中的少數成員出現思想波動或是做出錯誤行為時,其他班級成員會積極開導,認真分析、努力幫助其回到爭取的“軌道”。
三是良好班風有利于班級成員的自我約束。良好班風是一種良好的行為準則,在“潛移默化”中讓班級成員擁有良好的行為標準,成為約束班級成員行為的重要因素。班風會形成自覺的自我抵制機制,讓錯誤的價值觀念、思想、行為得到自我屏蔽,讓班級成員沐浴正確思想理念、價值觀念中。
二、新形勢下高校班風存在的問題
在高校中,大學生離開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自己獨自生活,容易造成困惑與苦惱,導致大學生在高校的學習生活中出現消極應對的心理,不能很好的融入班級的集體生活中去。新形勢下高校班風整體上是符合價值觀念的,學生的整體素質也有了普遍的提升,但在班風建設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良好班級風氣的形成。
(一)新形勢下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一是現階段,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集體生活中也注重彰顯自我的個性,缺乏集體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升。他們的個性對班集體的團結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是一些班級體活動不能正常開展,給班集體的建設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但是他們還具有這一代所獨特的品質,大膽,擺脫了傳統思想的束縛,具有極強的創造力,這是不得不讓我們肯定得。
二是網絡作為一把雙刃劍,對大學生產生的深遠的影響。有的大學生沉迷于網絡,上課低頭玩手機,課后直奔機房玩游戲,浪費了大好的時光,也辜負了學校大量的學習資源。
三是大學生從繁重的高中學習生活解脫出來,在這一過程中,部分大學生忘記了自己的初衷,對學習失去的興趣,對自己的職業規劃缺乏正確的認識,在“在溫水煮蛙”的生活中,喪失了自己的競爭與憂患的意識,錯失了長知識、長本領的大好機會,等到就業時才發現自己與別人的差距。
(二)新形勢班集體存在的問題
一是大學不同于初中、高中,其沒有自己獨立的課堂,教室是伴隨著課程不斷調整與變化的,同學之間缺乏思想、文化、價值觀念交流的固定場所,這樣就會導致大學生缺乏歸屬感,上完課,同學就“走散了”,除了自己寢室的同學,與其他同學的交流很少,這樣同學之間就會存在陌生感,很難形成事物形成一致的、整體的認識,學生對集體互動的參與性也會變得不積極。二是大學班級制度建設較為寬松,彈性較大,對大學生給予了最大的信任與空間,但是不少大學生將制度的漏洞作為“遲到早退”、“曠課”等不良行為的保護傘,認為學校不嚴格苛求就是默許,因此為班風建設增設了難度。三是輔導員以及班干部工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現階段,輔導員以及班干部對學生的管理較為欠缺,主要是負責“上傳下達”等事務性工作,缺乏工作的認清與積極性,在班級中,學生中的威信不高,無法形成班級的凝聚力。高校中的班干部作為整個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執行者來說,他們擔任著宣傳,溝通服務的責任和義務,是輔導員所不能代替的,是班級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有助于良好學風的建設,為共產主義培養合格的接班人。其現實意義不言而喻。但是在班干部工作的開展進行中,可能存在學習與工作不能平衡,某些班干部責任意識較為薄弱,協作能力較差等狀態發生,創發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不能有效的組建班集體。
三、新形勢下高校班風建設的對策建議
班風是一個班級的整體風貌,班級作為高校的組成部分,班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高校的發展前景,良好的班風能夠促使形成良好的學風,促使學生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學習氛圍。反之,學生會“各自為戰”,缺少集體榮譽感,歸屬感,也會缺少學習的動力。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班風建設
馬卡連柯曾說:“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本身就成了很大的教育力量了。”班風是一個班級的“號召力”,但班風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因此,從高校、輔導員、班級干部、普通學生等各個組成部分都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班風建設,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另外,班風具有延續性,班風建設應當從學生入學開始,讓新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新生盡快融入集體生活,認同集體生活,為大學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們能夠充分認識到良好的班風建設的重要性,不斷加強和完善班級管理管理制度,形成很好的向上的學習氛圍,從根本上分析班級建設所在,全面提高每一個同學的思想意識,從而更加高效的建立一個和諧,積極,團結友愛的班集體。
(二)輔導員要注重提升自身的領導能力
俗話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輔導員就像指路的明燈,掌舵的人,不斷引領我們前行。高校與高中不同,在高中每個班級都有自己固定的班主任,每個班主任負責的學生數量較少,但是在高校,一名輔導員要負責幾個年級,十分考驗輔導員的領導能力。一是輔導員作為班級的直接領導者,也是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榜樣,在管理過程中,輔導員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為感化學生。二是輔導員要與大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讓大學生感受到集體歸屬感,同時善于發現大學生中的不良現象,及時處理大學生的違紀行為,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措施,讓偏離正軌的大學生能夠回歸到大家庭中。三是“及時充電”是輔導員提升自身領導能力的重要因素,當代大學生具有自身的個性,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作為輔導員,要緊跟時代趨勢,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豐富自己的文化興趣,滿足大學生的需求,讓大學生認同輔導員的觀念,促使輔導員成為大學生的“引路人”。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自己負責,培養孩子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祖國培養更加優秀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做好與孩子和家長及時溝通的工作,當孩子有問題時要及時發現孩子問題的所在,避免一些不該發生的事情發生。設立獎懲機制,進一步調動輔導員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定期對所有的輔導員進行培訓,以前確保輔導員們的自身素質得到顯著提高。
(三)完善班干部的選拔、培養機制
班干部既是學生又是學生管理者,是輔導員們的得力助手,是連接輔導員與學生的重要橋梁,班干部的選拔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班風建設情況。他們是班級前進的領頭羊,如果班干部在學習、自身素質、工作能力等方面“技不如人”,那么班干部的信服力就會降低,無法順利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因此,為了形成良好的班風,一定要完善班干部的選拔、培養機制。在班干部的選拔方面,要實行輔導員與學生共同決定的機制,由輔導員提出班干部的人選,經學生同意后,讓學生參與投票選舉,充分調動每一個大學生的積極性,讓大學生感受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認同自己集體主人的身份;在考核方面,目前高校中班干部的考核機制相落后,高校要建立定期考核機制,對考核不合格的班干部要進行批評教育,甚至要實行“淘汰”機制;在培訓方面,高校要定期開展班干部的培訓工作,通過輔導員、優秀班干部的經驗交流,提升班干部的管理能力。
(四)加強對中等生的重視程度
在一些高校中,任課教師、輔導員以及班干部都會將關注焦點全部放在優等生或是后進生身上,對于那些中等生的重視程度較低,但是中等生在班級中的比例較高,其是絕對不可忽視的群體,是班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1.加強與中等生的情感交流,中等生在班級的學習、生活中較為沉默,對集體活動的參與性不高,作為任課教師、輔導員以及班干部要與中等生多溝通與交流,增強中等生的集體榮譽感,調動中等生集體活動參與的積極性。
2.任課教師、輔導員以及班干部要充分挖掘中等生的“閃光點”,為中等生提供展示自身優勢的機會。充分結合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學生們的差異性,為每個中等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讓學生在學習和進步中減少心理壓力。
3.對于一些偷懶分心的同學,要及時指出并進行批評教育,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人生追求是什么,不能圖一時享受而荒廢了一生。對于中等聲中成績急速下降的同學要追其原因,是因為自身造成,還是因為家庭原因。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疏導,擺脫心理障礙。
(五)培養良好的學風
一個健康向上的學風的形成,有利于讓孩子們形成一個長遠的、穩定的目標,能夠端正孩子們的學習態度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能力。能夠讓孩子們對整個課堂來說扮演主體的角色,是孩子們能夠發自內心的認識到學會學習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具體措施如下:
1.制定科學有效的學習計劃,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傳統的計劃模式,讓孩子能夠科學的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可以讓孩子將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相結合,在大學入學的開始就應該讓學生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在前期,把大學生英語四級作為一個短期目標,每天早晨堅持背單詞,定期定量的聽聽BBC廣播,有助于聽力的大幅度提升。其次,每天做一些閱讀完型題,能夠充分的培養孩子們的語感能力。每天給自己繪制微笑和悲傷的圖案,在一個月下來總結自身的不足。這樣長久堅持,就會得到質的的飛躍,孩子也能夠充分的認識自己,發揮自身的個性。
2.在課堂中,可以將學生們一宿舍為單位進行分組,每組都提前預習本課要講的內容,課上每組都輪流進行講課,解決了學生對課堂所講授的內容不理解的困難和障礙,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授課效率,還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積極性,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充滿活力。
(六)開展課外及文藝活動
文化建設對班風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輔導員及班干部要定期舉行文藝活動,不僅能夠擺脫高校里四年大學時光相處下來的卻互不認識的尷尬,同時還能增強孩子們的凝聚力,讓班集體的每一位成員能夠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才能。揚長避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方方面面。文藝活動的舉辦,會在潛移默化中給變孩子們的思想作風,影響孩子們的所作所為。首先在文藝節目舉辦之前,可以在班里張貼海報等宣傳語,可以合理地利用班里的多媒體設施和黑板進行演示,提高整個節目的氛圍,營造了一種積極向上,充滿朝氣與活力的氛圍。其次,結合本班所學習的專業,可以適當的滲透專業知識,從而拓寬孩子們的視野。提高學生們的專業成績,充分發展自己的特長和個性,達到思想境界上的提升。
四、總結
班級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班風建設直接影響到高校的校風建設。所以我們應該把良好班風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在新形勢下不斷結合學生自身的發展情況,更好的對校風進行嚴格改造和完善。,班風建設對高校、大學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是新形勢下學生教育的重要課題,也是開展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基石。為了建設良好的班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校、輔導員、班干部以及每一個普通大學生都要共同努力,創設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參 考 文 獻〕
〔1〕王永智.堅持以人為本,努力開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J〕.陜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01).
〔2〕杜曉麗.高校學生班級班風建設對策分析〔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2,(04).
〔3〕朱小利.輔導員在樹立優良學風、班風中的重要作用〔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1).
〔4〕杜玉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精神努力提高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科學化水平〔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
〔5〕彥峰,等.論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內容的規范化設計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07).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