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磐
摘 要:傳統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師資結構、授課內容、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出現較多不適性。本文對當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教學進行概括性分析,詳細討論了現階段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結合新形勢下的時代背景,提出一些具體解決思路,以促進大學計算機基礎的發展和教學改革。
關鍵詞:大學計算機基礎;互聯網時代;教學形式;教學改革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3.120
1 引言
當前,計算機技術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并積極影響著各行各業的發展。大學計算機基礎作為高校的重要基礎公共課之一。該課程能讓大學生在接受計算機教學的同時掌握基本的操作,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使之更好的適應社會。
2 現狀分析
(1)教學情況。該課程通常的教學方式多為課堂上講授理論和上機操作相結合。而當前的大學生大多在中學時學過一些類似的計算機基礎,這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其次,課堂教學內容缺乏對計算機知識闡述的系統性和連通性,忽視了學生對計算機思維和使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最后,課程內容多是為計算機等級考試而設計。這是因為有些高校會把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作為任課教師的業績考核方式。部分學生會把學習該課程的目標單純的看作是為了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
(2)教師。通常,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師可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教師為長期從事基礎課教學工作,他們一般沒有承擔科研項目,也沒有教授一些較為深入的計算機專業課。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授課內容和形式上與前沿計算機技術相脫節[1]。一些大專院校,由于缺乏足夠的全職計算機基礎課教師,一般會請一些在讀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做兼職授課,而這些兼職研究生甚至不是計算機專業,這樣的教學水平,可想而知。
(3)學生基礎。盡管我國中小學教育水平不斷進步,仍存在教學資源和師資分布不均的問題。尤其西部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的教學水平差異,以及偏遠農村和大城市的學生所享有的教育資源水平差異尤為突出。這導致不同學生在入學之前的計算機技術基礎相差較大[2]。一些學生早已在入學之前就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而另外一些學生由于接觸計算機時間較少,計算機基礎非常薄弱。
(4)實驗形式。計算機基礎是一門涉面較廣的學科,與許多學科專業均有交叉。實驗操作在在其中有著重要的分量。傳統的實驗模式一般基于教材上的例題和習題,形式單一。較少涉及綜合性和設計型實驗,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多數學生只是會按部就班的完成給定任務,整個過程沒有學到新的東西,沒有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對他們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創新沒有起到很好的提升。
(5)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通常為期末筆試加機試。這種考核方式雖在某些程度上能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計算機操作能力。這樣的考核方式很難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求知欲和學習的興趣。更有部分學生會對這種考核方式感到無奈和厭煩。由于缺乏靈活性和自主學習研究的構成,單純的考試也難以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3]。
3 解決的對策分析
3.1 利用互聯網資源,豐富教學形式
信息技術飛速發達,遠程教育和共享課堂已經越來越普及。教師可通過教學網絡平臺,把課程內容、操作實例、課后作業都共享在上面,學生可通過網絡自由下載。而且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在這些平臺上與教師反饋與交換意見。同時,隨著現在越來越多的共享學習平臺如“課堂翻轉”,“慕課”,“微課”等的出現,許多高質量的學習資源都可以免費共享到。學生不但可以學習到不僅是計算機技術的課程,還可以學到許多自己感興趣的知識。
3.2 加強培養學生的自我實踐應用能力
實踐應用是學習理論知識的最終目標。研究發現,許多學生在課后出現問題時不會自己解決。其實這是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和有效引導。現如今許多問題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得以解答,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相關的。教師應在授課過程中教學生尋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在操作辦公軟件時遇到未知的問題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可以到哪些學習網站、個人主頁或學習論壇解答等。
3.3 合理優化教材
計算機理論和技術的不斷發展,與之對應的基礎教材也應同步更新。應結合最新時代背景和應用需求,對傳統采用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材的重新修訂。編寫適合不同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本,并且應每隔合適的時間段更新教材內容,以適應信息技術的發展。
3.4 改善課程考試方式
傳統考核方式主要是根據理論知識和實例操作出發,難以充分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進[4]。對于理論考試,可以采用電子試卷的方式替代傳統的紙質考試,不僅環保還能減少教師和學生的工作量。同時,實踐操作可結合實驗、課程設計、小論文的形式進行。部分考查可按小組形勢進行,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各考核方式各有優勢,可根據學生專業的不同選擇。
4 結語
信息時代背景下,傳統的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教學模式已難以適應現階段的形勢。許多問題如教學模式,授課方式,授課教材、考核形式等急需改進。本文簡要分析了當前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思路。但是,關于這個問題的解決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能不斷探索和總結。
參考文獻:
[1]范通讓.“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理念的變革:思維創新[J], 2015(04):47-50.
[2]李盛瑜,張小莉.基于網絡環境的《大學計算機基礎》分級教學改革與實踐[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11,21(01):94-97.
[3]王寶祥,孫麗娜.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05),152-153.
[4]柳青.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8(05):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