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景春
摘 要:在中學學校管理中進行有效激勵,能夠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教育管理者需要在管理過程中根據教職工的實際需求及時、適度、公平地進行激勵。文章首先分析了激勵在中學學校管理中的作用,然后談論了物質激勵、榮譽激勵、感情激勵三種激勵方式,最后強調了中學學校管理中運用激勵措施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激勵;中學;學校管理
一、激勵在中學學校管理中的作用
有效激勵不僅調動了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而且促進了其創作才能和工作潛力的發揮,有利于教育工作更好地進行。
(1)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在學校管理中使用激勵機制,滿足教職工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需求,能夠實現教職工對自身價值的追求,激發工作潛能,使其朝著工作目標努力。如果學校管理中缺乏激勵措施,教職工在進行工作的時候,就會變得懈怠,缺乏將工作精益求精的動力。
(2)保持良好行為的持久性。激勵機制的使用,能夠對教職工的行為起到約束作用,而且由于激勵機制的存在,教職工會自覺對自身行為進行審視。激勵機制的存在能夠幫助教職工在工作過程中有一個行為參考依據,按照激勵機制所設定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吸引優秀人才從事教育事業。中學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優秀人才的共同努力,良好的福利待遇和有效的激勵措施能夠吸引優秀人才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增磚添瓦。
二、中學學校管理中有效激勵的運用
(1)物質激勵。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人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才能去進行創造性活動,所以中學學校管理中使用激勵措施首先采用的就是物質激勵,進行物質激勵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教職工的期望值來進行。[1]物質是每個人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需要,對教職工進行物質獎勵可以改善其物質生活條件,滿足了教職工對物質生活的基本需求,解決了其后顧之憂,才能保證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工作。
(2)榮譽激勵。物質激勵只能滿足低層次的需求,隨著我國經濟條件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所以單純的物質激勵已經無法滿足教職工更高層次的要求。[2]榮譽激勵是對優秀工作者工作的認可,教師的文化程度和綜合素質比較高,對教師進行榮譽激勵能夠滿足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需求,學校設置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等各種評比活動,都屬于榮譽激勵范圍。
(3)情感激勵。情感激勵是維持人與人之間良好和諧關系的精神紐帶,情感激勵不同于物質激勵和榮譽激勵,情感激勵讓員工在工作中能夠感受到被關心、被尊重,在內心深處產生自覺行動的動力。在中學學校管理中進行激勵措施的時候,應該在物質激勵和榮譽激勵之外增加情感激勵,管理者要深入了解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的需求,站在其角度來考慮問題,讓教職工和教師在工作過程中覺得自己受到重視,并且對工作保持極大的熱情。
三、中學學校管理中運用激勵注意事項
(1)激勵要及時。及時反饋有助于行為的強化,在教職工達到激勵標準的時候,激勵工作應該及時跟進,及時進行激勵措施能夠很好地鞏固和強化其優秀的行為,如果激勵措施進行得太晚,教職工的工作得不到及時反饋,不僅會影響激勵機制在其心目中的地位,而且會影響其在之后的工作過程中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激勵要適度。過猶不及,在進行激勵時要注意適度原則,如果激勵手段無法滿足教職工的期望,其在今后的工作中的積極性會大打折扣;如果激勵措施過度的話,容易使教職工陷入誤區,對本職工作也報高期望的回報率。有效激勵需要注意適度,才能夠發揮激勵機制應有的作用。
(3)激勵要公平。在對教職工進行激勵的時候,應該一視同仁,不應該有所偏依,不能利用手中職權以權謀私,也不能根據個人好惡隨意進行激勵。激勵措施的實施要有一定的標準,面向全體人員,設置相對較高標準,確保人群中的小部分人才有能力達到標準,其達到標準之后就有獲得激勵的權利,防止考核人因為個人主觀意志隨意進行激勵。
學校管理者在進行管理過程中,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教職工不同層次的需求對教職工進行激勵,強化教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進教育事業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志波.教育激勵在中職學校德育實踐中的有效滲透[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4.
[2]李志俊,史 麗.激勵機制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方法探究[J].考試(教研版),2012(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