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龍
[關鍵詞]紙媒改革;必要性;走轉改
面對經濟新常態,報業要有新作為。紙質媒體面對經濟支出越來越高,單位創收越來越難,經濟壓力越來越大的實際困難,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打好手中的牌,是全體報人需要認真思考和面對的問題。報社領導在開會、學習時反復向強調,我們每個人要在各自的崗位上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在保質保量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為報社經濟創收做貢獻。
我個人認為,主業不興、副業難為。雙鴨山日報社現有日報、晚刊、網站、掌上雙鴨山,還有與縣、區、部門、單位聯辦的專刊、專版、專欄等。所有這些都與雙鴨山日報密不可分,黨報的重要性和權威性毋庸置疑,想要達到主業帶動副業、副業反哺主業的目的,必須加大報紙有用性的權重。“走、轉、改”是解決雙鴨山日報有用性的關鍵。我這里說的“走、轉、改”,就是作為一名報人在雙鴨山日報現有條件下可供參考的幾點做法。
走基層,走出工作成績,走出經濟效益。記者永遠在路上,是對新聞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走基層,踏踏實實地走,多走、勤走,才能時時有新聞、處處有新聞,才能采寫出鮮活的新聞稿件、高質量的新聞稿件。與此同時,與眾多采訪對象緊密聯系、密切溝通,才能在采訪對象有辦專版、廣告、印刷等業務的可能時,第一時間促成該項業務。在完成記者采編工作,做出工作成績的同時,為單位帶來經濟效益。比如在與饒河縣工商局密切聯系過程中,得知該單位要發100多個單位的注銷公告時,馬上向領導匯報,迅速把給予對方的優惠政策轉達到位,一個15000元的廣告業務談成了。還有當得知饒河縣委組織部需要印刷一些材料時,馬上與印刷廠聯系,并給出底價,一個17000元的印刷業務談成了。當在雙鴨山日報看到寶清縣醫院做出專版時,馬上與饒河縣醫院聯系,一個12000元的專版談成了。當采訪鍋爐廠時,看到企業創辦的《創新粹報》時,向馬廠長提出與企業聯辦《黑龍雙鍋專刊》,經反復商議,25000元的《企業文化理性思考》專欄協議簽訂。在這里可以看出,走才能碰到機會,走才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記者永遠在路上,機會也永遠在路上。這里只是舉了幾個成功的例子,事實上還有很多很多沒有談成的業務,只是因為有了積極主動的心態和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的行動,才增加了與一些單位和部門的合作。這里想說的一句話就是,能力很重要,但是態度更重要。能力解決的是能不能干的問題,態度解決的是想不想干的問題。
轉作風,轉變工作態度,轉出社會效益。轉作風是一個人思想的轉變、工作態度的轉變,轉變工作態度就是解決想不想干的問題、想怎么干的問題。只有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才能寫出與百姓零距離的稿件,才能寫出與百姓密切相關的新聞,讓報紙的有用性得到認可,實現廣泛的社會效益。記者不應該是一個讓人怕,或者說讓人討厭的職業,而是一個通過傳遞正能量,讓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認可、甚至喜歡的職業。讓人接受、認可、喜歡的記者,才能有更多與之合作的可能。
改文風,貼近百姓生活,適應讀者需求。越貼近百姓生活的稿件,越是讀者需要的,越是能夠得到百姓關注的。記者寫過一個人物通訊《黃云娟的剪刀人生》,黃云娟姐姐的同學打電話:“你妹妹上報紙了”。家人拿著報紙說:“雙鴨山日報還寫咱們小人物啊。”改文風不僅是改變約定俗成的寫法,還要改變寫作對象,關注程度高的稿件才能體現報紙的影響力,讓讀者看到與之相關的內容,才能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記者曾在饒河縣農業局的幫助下,先后深入饒河9個鄉鎮10余次,經過40多天的走訪、調查,采寫出《農業發展亟待升級 土地集約任重道遠》一篇通訊稿件,稿件刊發獲得廣泛好評。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一篇好稿不是隨隨便便寫出來的,是要花大氣力和很多時間經過多次采寫才寫出來的。很多時候,花費大氣力和很多時間也不一定能夠寫出一篇好稿。總的來說,讓讀者感興趣,有參與欲望的報紙,才能增加更多經濟創收的可能。
網站、掌上雙鴨山是雙鴨山日報社新的名片、新的亮點,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全體報人如何開發使用好新平臺,如何把現有的資源效益最大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我個人認為還需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完善。“走、轉、改”能夠密切聯系群眾,“走、轉、改”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走、轉、改”提高新聞產品的性價比。一句話,“走、轉、改”是報業發展的基礎,是邁步向前不竭的動力。改革是溫和的,是在現有條件基礎上進行的。改革的過程也是創新的過程。報業改革也是如此,改革要遵循新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激進的話,有可能成為“炮灰”,墨守成規的話容易被淘汰。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步一個臺階邁進,我們要積極推進改革卻又不能急于求成。
記者永遠在路上,機會也永遠在路上。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需要的是健康的、科學的制度來保證的。想要解決事兒的問題,首先要解決人的問題。再好的事如果沒人做也不會成事,再難的事如果有人來想辦法也會一點點解決。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我認為最好的做法就是,每個人做一點,每個人多做一點,每個人用心地多做一點,讓我和我的單位好起來、更好起來。齊心協力才能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