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石
[摘 要]本文主要論述我國對外新聞傳播過程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中西方新聞主體不同、辦報主體不同,導致我國對外新聞傳播的影響力較弱。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明確受眾定位、發揮網絡媒體優勢等措施來提升我國對外新聞傳播的影響力。
[關鍵詞]提升;對外新聞;影響力
一、引言
伴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國的經濟水平也逐漸地提高,文化傳播的腳步也隨之加快,而新聞媒體作為最重要的文化傳播途徑,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特別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對外新聞傳播是每個國家展現自己的國際形象和表明自己的國際立場的重要途徑?!爱斀袷澜?,媒體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既是輿論的傳播者,又是輿論的領導者,‘媒體外交已經成為外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边@段話是中國駐聯合國代表沈國放大使的一段話,他充分地說明了對外新聞傳播的重要作用。我國對外新聞傳播的主要意義就是借助現代化的新聞媒介和其他新聞手段將我國特有的社會主義文化、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狀況和成功向世界進行闡釋和說明,及時準確地反映我國的國際政治問題的主要立場,積極地維護國家利益,樹立良好的中國形象,以此來贏得各國人民的理解和信任,增進我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理念不同的原因造成我國對外新聞影響力相對較弱。
二、對外新聞傳播影響力較弱的原因
對外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之中主要受到不同國家本土文化的影響傳播的手段和方式不盡相同,而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間的思想差異較大,導致我國對外新聞在傳播中出現新聞受眾不明、不理解新聞傳播內容等問題,這就導致了我國對外新聞傳播效果不佳的現狀,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中西方新聞在進行新聞宣傳的過程之中新聞宣傳的主體不同。我國的新聞宣傳主要是針對政治性的國家大事上,主要圍繞著對國家領導人和政治人物進行報道;而西方新聞更加注重社會性的新聞,關注的主要是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狀態。這種新聞宣傳主體不同的原因是在新聞起源時期的不同歷史背景和文化環境導致的。我國新聞起源于古代王命的傳播,而到唐朝時期出現的古官報更是為了鞏固天子的地位和統治權力;而西方的新聞起源于資本主義萌芽初期更多的是為了適應資本主義發展而產生的,其主要目的是爭取更多的受眾從而獲得更多的廣告商的青睞得到更多的經濟利益。
2.中西方新聞的辦報主體不同。我國是社會主義社會,新聞的辦報主體都受到中國共產的領導,這就導致了中國新聞以傳者為主體,對受眾的反映關注的較少。面對社會熱點問題和突發事件時,各個媒體一定要根據上級的統一指示進行相關的報道。綜合而言,我國媒體主要是讓上級滿意而不是受眾滿意。而西方的主流媒體大多是獨立于政府之外的獨立經濟主體,其以受眾為主要的新聞主體,被視為除司法、行政、立法之外的第四權利有權利對政府的行為進行評價和批評,尤其是在經濟利益驅使下,西方媒體主要考慮受眾的實際需要而進行媒體的報道。中西方辦報主體的這種差異就導致了中西方新聞內容的本質區別。
中西方新聞在進行新聞宣傳的過程之中,新聞宣傳的主體和辦報主體的不同是在中西方整體政治、經濟和文化環境存在差異的大背景之下產生的,而這兩種不同導致了中西方媒體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之中選擇不同的新聞角度和社會熱點,也就造成了我國對外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之中西方的受眾對我國的新聞關注較小,使得我國對外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之中影響力較弱。
三、提升中國對外新聞傳播的影響力的方法
在進行跨文化新聞傳播時,要注重使自己的新聞傳播內容和方式適應國外受眾的心理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在面對現存的對外新聞傳播中的主要問題,要通過明確受眾定位、發揮網絡媒體優勢等方法來解決,從而逐漸的改變我國對外新聞傳播的影響力,提升我國對外新聞傳播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1.明確受眾定位。新聞傳播的影響力高低取決于新聞受眾者的多寡。面對我國對外新聞傳播的影響力,一定要明確受眾定位,針對受眾的需求對新聞進行篩選再進行進一步的新聞報道,這樣才能夠提升我國對外新聞傳播的影響力。也就是說要先考慮對外新聞傳播為誰報道,再思考怎么報道的問題。這就要求對新聞受眾進行系統的規劃,再對受眾分析,明確新聞受眾。
2.發揮網絡媒體優勢。在進行對外新聞傳播的過程之中,不僅要關注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還要學會利用網絡媒體進行對外新聞傳播。網絡媒體不僅可以利用多種形式對新聞進行報道,還可以將新聞進行循環的播放和自由選擇,這大大增強了新聞受眾的自主選擇性。此外,用網絡媒體進行對外新聞的傳播還能夠對受眾者的反饋信息進行收集,更好地分析新聞受眾者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郭可. 國際傳播學導論. 復旦大學出版
社,2004年版.
[2]郭可, 畢笑楠. 網絡媒體在對外傳播中
的應用.新聞大學,2003年第12期.□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