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墨
摘 要:文章首先對商用車整車制造過程中的風險評估理論體系進行介紹,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工作任務開展期間需要注意的相關問題,以及評價對象范圍的確定。其次重點介紹開展整車制造過程質量風險評價的具體形式,以及在評價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相關問題,促進商用車生產制造質量安全提升,得到客戶的滿意與認可,也能更合理的運用生產制造資源。
關鍵詞:商用車;整車制造;質量風險評價;評價體系
一、商用車整車制造過程的風險評估理論體系
1、商用車整車制造過程質量風險評價基礎
對商用車整車制造工程的質量風險進行評估,首先需要確定完善的評估體系,這樣所開展的工作任務才是真實有效的,能夠根據常見問題來探討出預防控制措施,避免類似的問題對生產制造過程帶來嚴重的阻礙影響。評價所執行的體系中能夠將現場的管理通過框架的形式表現出來,設計過程也變得更加的清晰簡明,在制造過程中,管理計劃開展可以參照這一標準體系來進行,這樣就不會出現嚴重的質量不達標現象,也能幫助提升基層的工作任務完成質量。標準執行應用期間技術人員通過觀察反饋指標可以在短時間內判斷是否存在制造問題,并根據體系內的規定系數來對問題的嚴重程度進行判斷,分析是否會對整車生產造成風險,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人員所開展的設計制造任務更具有參照執行標準,這樣就不容易影響到工作的整體進度,對實現制造質量指標也是十分有幫助的。標準落實應用期間會結合實際生產情況來做出適當的調整,以確保資源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風險評估體系是根據生產制造進展不斷做出完善的,自然也會隨著車輛生產創新來不斷的發展完善,成為生產制造環節所參照的理論性依據。
2、評價對象的確定
整車評價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任務,在開展期間,要有明確的針對對象,這樣才能夠幫助提升評價體系運用的穩定性。評價對象確定時需要對整車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劃分,每一部分由于使用功能不同,在風險評價期間所遵從的標準也有很大差異性。評價對象確定環節是影響最終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整車制造是嚴格按照設計結果來進行的,為避免設計方案中不合理的搭配形式被投入到使用中,可以首先對設計方案執行的風險性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再對各個生產環節容易出現問題的發生幾率做出計算。通過這種前期的鋪墊分析,后續進行的工作任務才能確保所得出的風險評估結果是真實有效的。風險評價需要從車輛生產制造一直進行到整車制作結束,在此期間發現任何技術方面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制造方案調整來解決。明確了商用車整車制造過程中的風險評價體系后,下面將對評價的應用形式進行具體研究,促進管理計劃可以更好的發展落實,并提升商用車的整體制造質量。
二、商用車整車制造過程的質量風險評價應用
1、整車制造過程質量風險評價的信息搜索
在開展質量風險評價期間,要做出基礎信息統計工作,對車輛各個部位的設計指標有明確的了解。可以將所了解到的信息整理到表格中,這樣繼續開展的工作任務也可以避免出現信息丟失的嚴重問題,為接下來的質量檢測打下穩定基礎,框架設計中應當包含產品應用所需要的內容,以及各個零件部分的標準質量參數結果,這樣接下來的設計任務也不會受到影響,就可以參照框架中所規定的結果來進行設計,并達到理想的工作任務開展標準。商用車質量控制中不僅僅是啟動性能,關于駕駛期間的舒適程度也有很大規定,開展質量風險評價時這部分內容也是不可以忽略的。車輛制造的原料在進場前經過了嚴格的篩選,并且制造拼裝過程也是采用自動化標準體系來進行的,在如此的環境下,人工修筑的部分需要重點預防控制,觀察系統的運行指標,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對技術人員進行嚴格的管理控制,這樣也可以降低質量風險的發生幾率。在這一應用基礎的防范作用下,評估工作也能夠更加順利的開展。
2、評價結果對應風險等級的劃分
評估結果是以等級的形式展現出來的,設計工作進行期間,不斷的觀察質量風險評估等級結果是否能夠與實際情況保持一致,等級風險評價中,總裝車間的風險指標是最低的,原因在于全部生長過程為自動化進行,數據信息已經預先輸入到設備中,這樣接下來所開展的工作任務會嚴格的按照這一軌跡來進行,不容易出現質量下降的問題,同時也方便技術人員做出現場調控,根據生產制造的速度來進行,將速度調節到適合的范圍內,避免出現拼裝失誤問題。對于低風險的制作環節,質量控制開展也是比較簡單的,可以直接針對整體框架來進行,無需進行更細致的現場監管控制。
而人工制作環節的零件發生質量風險問題的幾率相對比較大,主要原因在于生產制作期間容易出現配合上的失誤,不利于最終整車質量的保障。在生產期間,針對這部分質量問題進行控制時,主要是采取團隊控制的方法,制造前將質量標準滲入到基層,并對操作方法做出嚴格的規定,這樣也能夠避免出現嚴重的質量隱患問題,管理計劃在落實應用期間也能解決更多的問題,避免類似的問題再次發生在現場。在生產任務允許的前提下,可以對現場進行抽查,深入了解潛在的質量問題,并通過質量風險等級來將其體現在其中,避免發生嚴重的質量不達標問題。
根據各個環節所分析出的風險等級來開展評估工作,計算出質量風險問題發生的具體幾率,這樣也能更好的解決常見問題,根據所得出的計算結果來進行商用車生產環節的質量控制工作,達到更理想的工作任務完成效果,并實現更加深層的工作任務。任何環節的質量控制都離不開評價結果的參與,僅僅依靠結果分析無疑是單調的,因此過程探討也是十分重要的,關系到工作任務的完成效果,以及商用車在設計生產環節中是否可以得到質量突破,在同行業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三、開展商用車整車制造過程質量風險評價的重要內容
在評價過程中要注重對客戶反饋的總結。開展質量風險評價的意義在于促進汽車生產任務順利進行,并使所制造的產品在市場環境中可以得到客戶更好的接受,這樣商用車的銷量才能達到預期計算的標準,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收益,并在最終的設計生產環節中達到優化利用資源。風險評估結果只是一個參照的范圍,具體開展的設計生產任務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調整,幫助實現更高效的設計目標,避免出現設計計劃與實際生產結果之間出現明顯的質量誤差,確保制作生產任務能夠順利進行,提商用車的使用舒適程度以及性能安全度。這也是生產設計任務中需要特別實現的內容,對于常見的質量隱患問題,所開展評估計劃中要覆蓋全面,其中不可以出現嚴重的質量下降問題,并通過各個環節技術上的配合來提升整車生產質量。最終的生產質量結果也是需要評定測試的,只有達到安全指標后才能夠繼續投入到使用中,以免安全隱患造成嚴重的車輛故障問題。
結語:商用車整車制造質量風險評估是一項風險量化評價工作,是質量管理的一次創新,將單一的檢查把關型質量管理轉變為以預控型為主的質量管理體系。風險評價是一種將質量問題顯現化的工具,評價分值的高低只是體現現狀水平、問題以及可能會產生的質量風險(但不一定產生質量問題)。目的是通過對影響質量的六要素(人、機、料、法、環、測量)和質量管理運行進行量化評價,不斷地提前發現問題、預控影響,提升整車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
參考文獻:
[1]何琳.我國汽車企業外部技術整合發展路徑及能力演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01).
[2]方紅衛.基于增值服務理念的服務型汽車制造業發展模式研究[D].長安大學,2013(10).
[3]曹晨.企業內部創業診斷——以上海汽車變速器公司商用車事業部為例[J].電子科技大學,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