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宇新
經過多年發展,我校職業培訓的質量和水平得到較大提高,與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行業協會以及企業的聯系和合作得到鞏固、提升,社會培訓影響力和認同度進一步增強,職業培訓、鑒定與考試量連年大幅增長,2015年達48000多人次。同時,學校職業培訓的發展也非常有效地促進了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專業教學的改革發展、學生德育工作和招生就業等方面的工作。
一、我校開展職業培訓的實踐
1. 依法設立了職業技能鑒定所,推行學歷證與技能證“雙證書”制度,可開展28個工種的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作為廣州市首批“雙證書”試點學校,我校建立了各專業“雙證書”制度。目前,學校學生“雙證書”率達到95.04%。
2. 開辦汽車駕駛技能培訓服務,為本校學生和社會提供高質量的駕駛技能培訓和考證培訓。學校對在校期間報名考駕照的學生,給予價格優惠鼓勵,對通過駕駛技能學習的,按學分制規定給予學分。
3. 協助省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和道路運輸協會、汽車維修協會、汽車駕駛培訓協會以及省燃氣協會等開展面向各行業從業人員的培訓。(1)承辦全國第一家汽車維修從業人員考試中心,開設的考試工種達14種,基本覆蓋了汽修各崗位,協助行業主管部門保障從業人員質量和水平。(2)開展交通行業各類從業資格培訓,協助規范行業管理。學校經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許可,開設汽車維修、道路旅客運輸、出租小汽車司機、道路普通貨物運輸以及危險貨物運輸駕駛員等從業資格培訓服務,配合各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推行從業資格制度。(3)協助省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承辦全省交通執法人員崗位培訓和軍訓工作。(4)與行業協會友好合作,開展機動車駕駛培訓教練員從業資格培訓、汽車駕駛培訓科目一理論教學集中培訓、停車場管理人員培訓、交通安全員培訓、廣東省內燃氣企業員工等級證考試培訓等工作,助其提高行業從業人員總體素質和水平。
4. 深化校企合作,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員工培訓服務。在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礎上,學校與一汽豐田、東風雪鐵龍標致、長安福特、奧迪、PPG等公司合作開展企業4S店員工培訓。其中,東風雪鐵龍標致公司將華南地區4S店員工的培訓中心設在校內。還開發了廣州市客運站場安全例檢人員培訓以及廣州市公交公司LNG汽車維修與駕駛員崗位培訓等項目。
二、職業培訓發展的思考
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國家新型城鎮化政策的大環境下,中職學校的職業培訓應該大有可為。我們應抓住機會,在規劃好學歷教育的同時,科學地做好職業培訓發展規劃,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以“顧客滿意”為宗旨,構建好一支高水平的專兼職培訓教師隊伍,加強培訓信息化的建設和應用,持續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服務水平,樹立和發展自己的職業培訓品牌。
對今后職業培訓發展的幾點思考:
1. 對學校的職業教育而言,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應該兩者并舉并重,特別是對學歷教育生源可能減少的中職學校,更應該重視職業培訓。例如:我校承辦廣州市汽車維修人員從業資格考試中心,極大地增加了學校與汽修企業以及交管部門和汽修協會的相互了解和密切聯系,對學校的招生就業、校企合作、汽修專業的教學改革都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2. 綠色發展、科技進步、行業轉型升級出現的新技術、新模式推廣應用帶來新的培訓機會,是職業培訓今后的重點。
3. 隨著行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行業政策變化也很快,學校需要提前做好相關行業政策出臺的準備和應對工作,以免被動。例如:最近國務院取消許多職業資格認證考試,對相關的培訓單位造成較大影響。
4. 對公辦中職學校,由于實行績效工資和實行中小學會計制度,限制了其職業培訓的發展。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關注并幫助公辦中職學校解決此問題。此外,建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將職業培訓作為對學校辦學情況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
5. 政府關于職業培訓的有些政策,由于政出多門,部分甚至相互矛盾,出臺以后并沒有能夠得到很好地貫徹落實。建議政府能夠統籌職業教育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政策的落地。
責任編輯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