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夏娟
[關鍵詞]體育學校;可持續發展;重要措施
一、拓寬體校畢業生的就業渠道,促進體校的可持續發展
青少年業余體校、體育運動學校,是我國各級專業運動隊賴以生存和不斷發展的基礎。在計劃經濟時期,體校畢業的學生除了一部分進入專業隊外,大部分由國家分配,主要是分配到小學任體育教師,還有一小部分分配到其他單位。由于國家包分配,畢業生的出路得到保障,因此體校的招生的生源沒有問題,甚至成為熱門。
改革開放以后,國家對于各級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不再包分配,由畢業生自主就業,這就給體校畢業生的就業帶來很大困難。一是小學教師的學歷已經提高到大專水平,體校畢業生的學歷不夠:二是體校學生的文化水平較低,與同齡其他學生相比較,就業的競爭力差,由于畢業后的出路不暢,很多家長不愿意讓孩子進入體校學習,體校的生源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當前如何解決體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促進體校可持續發展的迫切問題。
二、體校學生進入大專院校是畢業后的主要出路
中專和高中以下學歷的年輕人就業困難,在目前我國的情況下,體育運動學校的畢業生最好的出路是進入高等院校學習,獲得更高一級的學歷,以便能夠順利就業。
1.高等院校招收體育專業學生對文化分數的幾種要求
目前高等院校招收體育專業學生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特招。特招是經省級教育部門批準后。一些院校可以自主招收體育特長學生的規定。特招要求這些學生的體育運動等級為運動健將或一級運動員,文化考試成績成績為本科錄取分數線的60%,或者更低,由學校和省級教育主管部門決定。
二是運動系單招生。這是專業的體育學院、師范院校設立的運動系進行單獨招生,要求學生達到二級以上的運動技術等級,文化課考試由國家體育總局統一出題。各個學校自主考試,自主招生。文化課分數線是按照由高到低進行排列,文化分數線高則錄取的可能性就大。
三是體育系(學院)招生。我國專業體育學院,師范院校都沒有體育系,很多綜合性院校和理工院校近年來也增設了體育系,因此體育系是我國體育專業的主要招生單位。參加體育系招生考試的學生要參加全國文化課的統一考試。文化課分數線也是按照本省體育專業考生的考試分數從高到低排隊,將排到前面的相當于錄取人數的120%的劃入分數線進行送檔。
因此可見,對于報考運動系和體育系的考生,其文化課的考試分數必須進入到全部體育考生的排隊分數線之內,否則就沒有機會。因此,體育運動學校的畢業必須達到普通高中報考體育專業的學生的文化課水平,這是不可回避的嚴峻現實。
三、提高體校學生文化課成績的建議
體育運動學校的重要任務是培養我國競技體育的后備人才,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現實中能夠進入省級以上高水平運動隊的只是其中一少部分,而其余學生則要走入社會參加工作,因此,必須在體育學校的學習期間學好文化知識。以便能夠在走入社會與同齡人處于相同的水平,不至于落后造成就業困難,目前很多體育學校的基礎建設在文化學習方面已經有了很大改變。在學習環境,師資力量,學習時間有了保證,但是很多領導和老師,教練員,學生在思想深處仍然存在重訓練,輕學習的觀念,具體表現在:課時內容沒有完全按照大綱要求進行,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不高,考核不嚴格,學生真正掌握的知識與普通學校的學生有較大的差距,如果體校“出”的渠道不暢,“進”的渠道就會受影響,要從根本上解決好學生“出”的問題,從長遠來看,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使運動員長期處于一種不穩定狀態,畢業沒有出路,勢必影響家長的積極性,其后果就是家長不愿意把孩子送來訓練,后繼無人,競技體育的根基動搖了,這樣就會影響體校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社會的發展已進入市場經濟的軌道,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文化知識的欠缺將對正常就業帶來極大障礙,這已經是不變的事實,因此,學校各級領導,教練員,教師和學生一定要重視文化課的學習,以使很大多數的學生能夠成為社會歡迎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首先從教材上進行變更。目前大部分體育運動學校采用的文化教材是國家體育總局編寫的體育運動學校專用教材,這套教材對體育運動學校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情況是,體校的學生和普通中學的學生要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競爭,顯然必須采用相同的學校教材,才能適應考試的要求。目前山東省已經實行了。
再次。可以對教材進行精簡,這樣做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體育運動學校的學生文化基礎差。難于消化普通中學的所有課程,二是體育考生普遍的文化水平都低,只要能夠達到考生錄取分數線所需的內容就可以了。精簡教材時要掌握以下原則:基本知識要牢牢掌握,高難的解釋技巧不講。對于歷屆考生必考的內容要精講多講,可考可不考的內容可以放棄,將政治、語文等科目放在重點,數學、英語、理化放在其次。
最后,實施分類教學。將運動成績達二級以上的考生編在高考班,高考班一方面應該保持一定的訓練量,保持較高的運動水平,在體育加試中取得好成績。另一方面是要進行文化課的強化補習,重點是語文、數學、英語、政治這四科,以報考運動系做好充分的準備。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