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達衛
【摘 要】初高中化學教學內容,學習方法均有很大的不同,在新課程背景下,作為一名民族地區高中化學老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要善于歸納總結初高中銜接這部分內容.本文就筆者近年來的教學體驗結合重慶市使用的人教社的《化學必修1》教材,談談如何搞好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
【關鍵詞】新課程;初高中化學;銜接教學
重慶市從2010年9月起已全面進入了高中化學新課程實驗階段,新課程所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與老教材相比已有了很大的改變。新教材融合了近代、現代化學的內容,精簡整合了傳統高中化學內容,更具有基礎性、時代性。與初中階段的課程相比,其教學容量和教學難度大為提高,而高中新課程的課時數比原來的少,這對于高一學生來講,是一個很大的跨度。那么我們應研究新教材和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認知結構,設計出指導學生高效率學習的有效方法,以使學生順利完成初高中化學銜接學習,培養學生自學、探索和創新能力。下面就我近年來的教學體驗,結合人教社的《化學必修1》教材談談高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銜接問題。
一、要了解新課程知識內容的變化
要做好高中新課程化學的教學,首先要從整體去把握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了解新課程教材內容、結構與老教材的變化,這樣才能在實際教學中做到高屋建瓴。從總體上講,化學新課程結合了國際、國內化學教學的發展動態,大膽刪除了原有課程中“繁、難、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
二、要注重初高中教材的研究
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主要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簡單化學計算及化學在生活上的某些應用;其知識層次則以要求學生“知其然”為主。高中化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化學知識逐漸向系統化、理論化靠近,對所學化學知識有相當一部分要求學生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初高中教材銜接要注意把握時機和尺度,通過相關知識的銜接要讓學生能從更高層次上來理解化學知識,使初高中化學在教學內容上實現有機統一。
三、教學中如何做好知識的銜接
知識之間是互相聯系的,高中化學的內容大多是初中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它又不是簡單的重復,它是初中化學知識的延展和提升。因此在教學中要認真學習和比較初高中教學大綱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化學知識體系,找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區別點以使備課和講課更符合學生實際,更具有針對性。
(一)利用舊知識,銜接教材內容
高中教師要熟悉初中教材體系和課程標準對初中的化學概念和知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低起點,小步子”的指導思想,恰當地進行鋪墊,減少坡度。例如在《化學必修一》專題1的學習中,教師應先引導學生在回憶初中教材中相關內容的基礎上,把“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物質的量”、“物質的分散系”等內容穿插起來,逐漸深入,依次展開,以此作為連接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的“紐帶”,使學生對四大基本化學反應類型,物質的分類,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等物質之間的轉化,溶液及膠體等知識的學習,使這部分內容源于初中而又高于初中,有利于初、高中化學的合理銜接。
(二)利用舊知識,挖掘更新知識
在化學學習的初級階段,一些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它們的不完善性和不全面性,到了高中階段有些概念或原理就不一定能夠成立,我們應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待這些概念和原理,以科學的態度來學習化學。
例如關于高一化學氧化還原反應一節的教學,由于初中科學教材中,對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分別介紹、分開教學的。在講授氧化一還原反應時,如果直接向學生說明,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不能單獨存在,學生很容易產生疑問.所以在學習這一節內容時,有必要先復習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定義,再通過比較和實例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同時存在于一個化學反應中的。其次初中的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僅僅是從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建立的,有很大的局限性,對于高中化學而言已經不適用了。
(三)補充新知識,彌補脫節知識
對照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學教材,我們也會發現有些知識在初高中教材中均沒有出現,但這又是學習高中新知識所必需的知識,初高中的某些知識存在著脫節現象。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補充相關內容。例如在學習《化學必修一》專題1中物質的分類和專題3中兩性氧化物的概念時必然會涉及到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的概念,但在初中的教材中只有金屬氧化物和非金屬氧化物的概念;并沒有出現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我們在教學中應補充這一組概念,進而提出兩性氧化物的概念,順利地完成知識的銜接。
四、銜接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教學中有的老師習生怕講少了會影響教學質量,于是在使用教材施教的過程中,大量補充,以求全面。如在高一專題2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就補充了歧化反應、利用電荷守恒法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等高難度的知識。這樣嚴重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良好的愿望不但沒有實現,反而事與愿違,而且打擊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一)不要脫離學生實際知識和能力水平,過快與高考要求接軌
應先從最簡單、最基本的知識入手,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再慢慢提高要求,注意循序漸進。
(二)不要片面追求難度,使多數學生產生“退步”的錯覺
平時測驗要有梯度,兼顧各類水平學生的需要。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小部分學生多加鼓勵,讓他們體會進步所帶來的成就感、愉悅感,真正做到培優補差,分類推進,共同進步。
(三)不要片面加大作業量,使學生疲于奔命
作業、練習要適量,要落實,要緊密聯系課堂教學。要留有時間讓學生進行消化、多接觸課外知識。
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呼喚教育創新,亟需教學變革。切實加快初高中教學銜接的研究,使初高中化學教學有機整合,這既是當前課改的任務和職責,也是適應即將來臨的高中課程改革的現實需要。讓我們共同努力、積極應對,與課改同行、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