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麗凡
有人說:教育是一幅畫,一幅色彩斑斕的畫;有人說,教育是一首歌,一首越唱越新的歌;也有人說,教育是一首詩,一首激情彭拜的詩。而這一切,皆源于一種對教育的熱愛!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風景也各有千秋。走近孩子的生活,多給他們一份呵護,多給他們一份激勵,也許,會有一個驚喜在你認為不可能的地方,等著你!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一味的教學比較枯燥、乏味,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指導學生練字,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學生講解偏旁部首、結構造型,只是機械重復點、畫、鉤、挑等寫字技巧,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乏味。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是想盡辦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不過也照樣有不吃我這一套的。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我們有了心靈對心靈的尊重,我們才會具備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險為夷的教育智慧。作為一個班主任,我始終牢記陶先生的話,并讓它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生根發芽。生發出無窮的魅力。
小佳欣矮矮的個子,胖乎乎的身體,黝黑的皮膚,嘟嘟的小嘴唇,看起來她一定是個老實乖巧的小女孩,但當你看到她那充滿靈動不停眨動的黑寶石一樣的眼睛,憑多年接觸小朋友們的經驗告訴我,這個小姑娘可不簡單。她很聰明,上課時看似漫不經心,但是對老師所講知識卻是照單全收的,雖然平時有些貪玩,但與其他問題學生相比,她在一二年級時的表現并沒有引起我的注意。可是自從三年級開始不知不覺間養成了不寫作業的毛病。自此,我們之間的親密接觸的機會也逐漸增多。我對她的了解也有了比以前更加深入的了解。
起初對這種行為進行嚴厲的批評,不見效果的情況下我又嘗試想朋友似的談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結果約談越糟糕。不得已只好請來了她家長,她的父母離異從小跟著奶奶生活,在家里她也是這樣,只要是做錯事情,就用不說話來回應,她奶奶對此也是無可奈何。于是我送給她一個我兒子的送我的一本便利貼,告訴她每天用這個小本子記我留的作業,再請她奶奶每天督促她寫。即使她奶奶不識字也要看著她寫。
從那天開始,我每次批改她的作業,我都會在最后寫下評語,如:過去那個認真的小佳欣又回來啦!下次我再批作業時,她會工工整整的寫完,我知道我已經找到了通往她心靈的道路。在她的日記本里也是我們互相溝通,她的日記成了我們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她的日記也一天比一天寫的認真工整。
當她用一天中發生的幾件小事來說明自己是一個倒霉人時,我的評語是: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這有什么嘛,這只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心胸開闊,自然什么都不是大事了!就這樣,在我們一次次的文字交流中,我們的心也越來越近,她的進步也越來越大。在暑假中,她破天荒的主動完成了所有假期作業,并完成了假期的幾篇日記。在日記中她寫道:在新的學期里,要每次都按時完成作業,爭取沖到班級前十名。我給她的評語是:好樣的!期待你的表現,加油!她用實際行動履行了她的諾言,這個學期,她的作業沒有不寫的現象,質量也達到了她自己的最高水平,不過最讓我感到欣慰的是,通過我們一年多的筆談后,現在我們面對面談話,她也應對自如了。從她身上我知道,通向每個學生心靈的路是不同的,但是只要你去耐心探尋,最終一定會走進她們心靈的。
近一個學期的班主任工作,可說是酸甜苦辣樣樣滋味皆在其中。盡管工作尚不夠盡善盡美,但確已經盡心盡責了。我總想,只要每個班主任能夠以愛心、細心、耐心去面對工作、面對學生、就沒有過不去的關,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的教育是最人文的思想是關注我們每一個孩子,關心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適時的對學生的褒獎都會幻化成學生成長的巨大的動力,都會成就一個美好的春天。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不要吝嗇我們對于學生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