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壽春
【摘要】英語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陣地,提高英語課堂效率對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重要意義。英語課堂效率的提高首先需要教師提前備好課的內容,熟悉整個班級學生英語學習情況,根據學生情況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上課時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要讓每個學生參與進來,把教師的精講與學生的操練有機結合起來。對每堂課所學的知識,采取各種方式督促和檢查學生提前預習課后鞏固,讓學生帶著一定的任務去學習,體會一堂課對他們有什么重要意義和作用。
【關鍵詞】高效課堂 個體差異 因材施教 以學生為主體 自主學習和探究
一、高效課堂在于老師充分備好課
備好課是高效課堂的基礎, 上課就像打仗,不打無準備之戰。備課要備知識,方法,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要備學生。
1.立足學生現狀,講學生之所需 根據學生學習現狀,準備課堂上哪些知識點需要講,哪些知識點不需要講,哪些需要詳講,哪些略講。知識重點難點在于什么,學生容易混淆是什么,高考常考的是什么,出題人對這知識點是怎么考察的。上課前,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很多時候,教師認為那個知識很容易,不需要講的,可是往往是學生迷糊的地方。比如說,一般英語老師認為高中學生應該掌握音標了,所以就經常說要根據音標記單詞,會念出來往往就能拼寫出來。可是基礎差的學生根本就不知道音標該有的基本規則,所以記單詞就按字母順序死記硬背,前記后忘,字母順序經常混淆,詞匯記不住,就不提什么學英語了,最后只好放棄學習,英語學習就望天收了。這時候如果老師根據學生的情況,教會學生音標,講一些音標與詞匯拼寫之間聯系。先讓學生大聲念出詞匯,學會看到英語單詞就會念,不能一開始就記拼寫。在引導學生聯系音標一些規則,輔音念出來一般就能拼寫出來,元音字母和元音音標之間的聯系。如果學生懂得這些規則,英語單詞對他們就不是“鬼門關”了。有一次在高三英才班聽課,授課老師講到關于非謂語動詞的習題,順便提問一下現在分詞有哪些形式,原本老師只一帶而過,結果這些優秀學生很多都不能回答出來。所以教師備課不要根據自己想當然的,自己以為的,要根據作業,檢測,課堂及學生反饋情況摸清學生已知的和未知的東西,困惑的和清楚的東西,教師才能在課堂上講學生之所需,急學生之所急。一堂課的內容要有針對性,要讓所有學生從一堂課中能學到一些東西。過于簡單,好生就會吃不飽,聽課乏味,不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上課基調過高,內容過深,一般學生聽不懂,就會長生厭學情緒,最終就會放棄英語學習。這就必須要求教師了解學生整體學習情況,哪些學生是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哪些是中等學生,哪些是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備課時哪些知識,哪些問題是針對基礎差的學生,哪些是基礎好的學生,好的學生在哪些方面需要突破才能更好。上課時,根據學生個體差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設計合理流暢的教學活動 講解過多過雜會費時費力,學生難消化,甚至導致“出力不討好”;講解過粗過少又會導致學生知識面偏窄難以出高分,也難以大面積提高。設計教學活動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只是主持人,組織者,知識的引路人。以點撥啟發為主,通過合適的形式使學生完全動起來,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另外,設計的教學活動要有實效,如果僅僅為活動而活動,沒有老師精心指導,表面上看似熱鬧非凡,實際卻費時低效,空有花架子。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要注重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多為學生提供實際運用英語的機會。我們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負起責任啊。
二、高效課堂在于學生積極參與
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教師要善于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成為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者,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要重視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于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起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課堂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教師充分備好課,如果教師上課一言堂,激情四射,很多時候教師都被自己所說的都感動了,可是學生坐在下面昏昏欲睡,無精打采,心不在焉,對于老師所說的無動于衷。這種現象下,學生怎么能學會知識。許多老師常常苦惱:為什么很簡單的知識,反復講了很多遍,學生仍然記不住,弄不明白。老師傳授的知識只有通過學生內化才能轉化自己掌握的知識,不經過學生大腦想的知識,學生永遠是學不會的,記不住的。要想課堂效率的提高,教師要把課堂的舞臺交給學生,教師只是起作一個主持人,總策劃師,評論員,引路人,問題的發出者的作用。比如說教師給學生上定語從句時,教師費勁力氣,講得天花亂墜,一堂課寫了幾黑板,心里想學生應該知道定語從句是怎么回事了吧。可是學生一做題就錯得離奇,一問問題讓老師哭笑不得。曾經給高三學生復習定語從句,足足用了三堂課,又講知識點又講習題,以為學生明白透頂了。結果課后一成績好的學生問我:“老師,that可以引導非限制定從句嗎?”從學生問題可以看出這堂課絕不是高效的一堂課。很多學生上課并沒有去參與到課堂中去,老師所講的東西對于他們就像流過的水,吹過的風,不留一絲痕跡。要想學生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師要學會布置學生任務。講到定語從句,教師準備一些講義讓學生提前預習,下堂課學生去講,去討論。教師再幫助學生去歸納總結,遷移。這樣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聽課也就有方向的去聽。教師也就不會“一言堂”,“眉毛胡子一把抓”,教與學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高效課堂在于教師督促與檢查
要抓好落實,抽查與全查相結合。培養學生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主動探究的習慣。很多時候教師對于一個重點,難點講得很辛苦,無論強調多么重要,而學生卻無所謂,聽課無精打采,下課再問仍然一無所知。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是學生意識不到內容的重要性。所以教師讓學生承擔起學習的主要責任,教師自己提出問題,布置任務,督促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任務,設立合理的獎懲制度,點評任務完成的好壞。再做出歸納總結,點撥重點和難點。首先督促學生課前預習,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生到了高三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許多知識可以提前發講義,讓學生提前預習,課堂上教師要設計教學活動檢查學生學習情況,要學生體會到真正是為他們好,而不是刁難他們。其次對于重點和難點,教師不是講解過后就算了,要設計與本堂課內容相對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去完成。學生就會帶有一定的任務去聽課,意識這一堂課會有什么作用,能幫助他們解決什么問題,消除什么疑惑。
總之,高效課堂是每個老師必生的追求。高效課堂沒有準確的定義,只有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發揮創造性,找到適合自己學生的課堂,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水平下有所發展的課堂才是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