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忙碌的時光,隨著我日復一日的工作,悄無聲息地逝去。而我辛苦又快樂著。因為我有一群可愛、懂事的學生陪伴,時間也便成了跳動的音符。
我經常聽到有教師發出抱怨:我早來晚走,天天盯著學生,可學生還是出事,真難管,真累呀。我認為,作為教師,作為班主任,在付出的同時更要講究方法。好的方法會讓我們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樣的現象常有:老師在,學生不遲到不早退,文明守禮,刻苦學習。但只要老師一從學生視線中消失,學生便像山中的猴子,上蹦下竄,一切的規章制度全拋向云霄。學生為什么如此的不自律呢?難道這不是教師的失敗嗎?我認為,方法比無效的付出更重要。
言出必行 事半功倍
“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言重九鼎”這些話雖是說大丈夫之所為,但在班主任工作過程中,這都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班主任言出,既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不是信口而出,這樣的言一旦出口,則必行,否則將失信于學生,給班級管理帶來難度。
開學初,望著初見面的四十多名學生,真是性格各異呀。沉思之后,我提出了中學生的儀表要求,有幾個披發女生低下了頭,但有一顆頭在高高地揚著,眼睛露出了不屑的神色。我知道她在與我對峙。我用眼睛盯住她的眼睛,言明儀表要求的原因,并說明違反者的懲罰——我親自為你理發。下午進行檢查,這位女生依舊如故,我微微一笑,要她跟我到辦公室,我給她整理頭發,她怔住了,顯然沒想到我言出必行,她快速地從手腕上拿下皮套,飛快扎成了馬尾辮。至此以后,儀表再無出格者。
教師的言語,學生在試探、在對抗,即使知道是對的。所以,教師應言出必行。
關愛學生,不開“空頭支票”
一個有責任感的老師應該尊重愛護學生。美國作家愛默生說:“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因此,尊重是愛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建立師生感情的基礎。在學習中,學生的情感一旦得到尊重,他們潛在的能力才會得到充分的釋放。在生活中關愛學生,是對學生的一種最大的激勵,同時也是給了他們一種向上的動力。有一女生戀愛了,家長大驚失色,而我則認為這是青春期孩子該有的情感,只不過她不能克制,不能合理處理這份感情。我找到她,沒有批評她,先肯定了這份美好的情感,她很是吃驚。之后我道出她近期的想學而學不進去的浮躁心理,她哭了,很怕學習成績下滑。我便給她指出正確對待這份情感的作法,讓她慢慢調整。后來她在一篇隨筆中寫道:“我明白老師每一次找我談話聊天的意義,每一次在學校寂靜走廊里的對話都在指出我的缺陷和優點,我注視著老師的眼睛,看見眼神里透露出的是關懷是嚴厲,那眼神直達我的內心,告訴我那是真誠的凝視”。“我的高中,有了老師的指路,鼓勵,終于覺得學習并不是那么艱難,我終于對未來有了希望”。教師的尊重和愛護會使學生感到溫暖。會使他們更努力的學習,更好的規范自己。文理分班后的學生內心浮躁,很難安心學習。我利用一切機會與他們溝通,明確班級管理上的高標準——一切要做到最好。肯定他們一定能達到,針對每個學生的缺點提出改正意見,并監督他們必須改正,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老師的關愛,漸漸地,班級穩定下來了,每個學生都能努力向好的方向發展。
對于學生平時出現的小狀況,諸如遲到早退、頭疼腦熱,該嚴厲則嚴厲,該關照則關照,但必須出自真心,否則做了學生也無動于衷。
嚴格規范,助其成功
樹的成長,不修剪枝丫就難以成才。學生也是這樣,不嚴格規范,難以養成良好習慣,走向成功人生。我帶班的班風是嚴而有序,活而不浮,學生明理守紀,勤奮自律。這期間,我嚴格要求每一名學生,盡快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曾有一名學生,自我約束能力極差,極容易懈怠。在高二的時候,他迷戀上了游戲和網絡小說,使成績下滑。母親教育他,他極端反抗。經常在周日偷偷去游戲廳。好在他敬畏我,我便多次找他,時而與他談理想、談未來,時而與他談母親的不容易,時而嚴厲地教訓。終于在高三時,他從游戲中走了出來。認真備考,最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某名校。五年過去了,現已工作的他在逢年過節會給我發來問候的短信。那一刻,我的內心都無比愉悅。今年過年,有一個陌生的電話,接后才知是已在杭州參加工作的劉某,說已在我家樓下,要看看我,我不記得自己對他有過什么特殊管教,他說:“余老師,如果沒有您當初對我們的嚴格要求,我不會有今天。我特別感謝您。”我才記起,作為科任的我,平時不僅嚴格規范他們,而且還嚴厲地教訓過他。嚴格也是一種愛,只要你是真心為他們好,學生會感受得到。古語講“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里所說的嚴,應當是有標準的,是在一定的范圍內,符合教育規律的嚴,是執行規章制度的嚴,是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嚴。決不是不尊重教學規律、隨心所欲、簡單粗爆動手打罵的嚴,更不是摧殘學生身心健康的嚴。?嚴格的要求,并不等于懲罰和隨意地指責學生,而是要做到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嚴中有法,讓學生體會到嚴是教師對他好,是教師對他的關心,從而產生對教師敬愛,信服之情。這樣,我們工作起來,會無比輕松。
完善自身,讓學生信服
樹立自身威信,無論在知識上,還是品德上,讓學生信服,讓學生認為你是師長,你的話千真萬確。韓愈先生也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實踐證明,一個成功的班主任,要依靠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智慧,依靠自己的感召力、吸引力,從德、智、體、美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示范、感染、陶冶,進而培養、訓練,將他們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教育之目的。這就要求我們老師不斷地加強自身修養,具備崇高的思想品德,堅定的信念,要像蠟燭一樣,把自己的全部光和熱獻給黑暗,迎來光明;要像粉筆一樣,為播種文明獻出自己潔白樸素的一生。陶行知先生在《教師自己主動進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師,便專門教人而忘記自己也是一個永久不會畢業的學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長進,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學,才是終身進步之保險,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證。”現在提倡教師應“終身學習”,要經常性的“充電”,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這樣才能做到知識淵博,處事公道,儀態大方,獎懲得當,有領導藝術,學生才會信任,教師才有威信。才能因境變換自己的角色,能站在家長的立場向學生傾訴,站在朋友的立場與學生溝通,站在教師的立場對學生進行教育。
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復雜的,任務是繁重的。我認為,科學的方法比徒勞的付出能更有效地管理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形成系統科學的工作方法,能夠干得出色,游刃有余,輕松快樂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