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的追求變得尤為凸顯,而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被人們所追捧。然而,高職院校原有的音樂教育已無法適應新時代的潮流,音樂審美教育成為了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核心,高職院校如何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音樂審美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鑒別力以及創作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以下是筆者針對高職院校如何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中去提出的一些個人想法,希望對高職院校音樂審美教育的發展有所促進。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音樂審美教育
1 相關定義解析
1.1 高職院校定義
高職院校即高等職業院校,所謂“高等職業院校”顧名思義它包含三層含義:
(1)它屬于高等教育的范疇;
(2)它的教育主要是職業技術類的;
(3)它屬于職業技術類教育的高等階段。高職院校屬于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
1.2 學生管理工作含義
學生管理工作是高職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管理工作主要是以學生為核心,立足于實際,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而展開的管理工作。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規范學生的行為、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有利于促進高職院校持續健康的發展。
1.3 音樂審美教育
音樂審美通俗來講即對音樂的欣賞或鑒賞,音樂審美教育是音樂教育教學的核心,音樂審美教育在音樂教育過程中起著獨特的功能與作用,音樂審美教育對于學生音樂的創作與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2 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滲透音樂審美教育的必要性
音樂審美教育在音樂教育教學中占有重要的核心地位,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與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所以高職院校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中去是十分必要的。具體來說:
(1)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滲透音樂審美教育,對于凸顯音樂審美教育在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對于在接下來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加強審美教育課程的的實施具有推動作用。
(2)當音樂與情感相結合時,它就被賦予了生命的意義,換句話說音樂其實是一種內在情感的煥發,是一種靈魂的召喚,這樣的音樂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但是目前,高職院校關于音樂的教學過于機械化,學生也只是跟隨老師機械的學習,根本無法體會音樂的美感與內在的生命力,教授出來的音樂缺乏生命力與美感,無法與人產生共鳴。所以高職院校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中就顯得十分必要。
(3)高職院校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過程中可以對音樂審美教育教學過程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國家對音樂教學過程中審美教育特別重視,但是在實際音樂教學過程中關于音樂審美教育很難落實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高職院校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過程中可以對教師的音樂審美教學進行落實。
(4)高職院校的學生對音樂審美缺乏正確的認識,需要高職院校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過程中,去激發學生的興趣,引領學生對音樂審美教育形成正確的認識。
3 高職院校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中的意義
音樂審美教育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領悟,音樂審美教育在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高職院校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體現在:
(1)高職院校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中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中對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視,樹立對音樂審美的理念,培養音樂的鑒賞力與審美力,教學生學會自我體驗音樂所具有的力量,對于學生學習音樂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高職院校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中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加深學生對音樂內在意義的領悟,同時還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音樂方面更具有靈感與創新。
(3) 高職院校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中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增強和審美價值觀念的豐富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4)高職院校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中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健全大學生自身的人格,陶冶情操,對大學生的情緒狀態具有改善與調節作用,因而能夠促進大學生的身心發展。
(5)高職院校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中有利于豐富大學生的情感世界。音樂本身是一種情感的抒發,每一首音樂都是一種情感的彰顯,而音樂審美教育會使學生們欣賞更多的音樂,使得學生們在此過程中了解不同的情感,進而豐富學生們的情感世界。
(6)高職院校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使得學生在品味與體會音樂的同時更加準確、深刻的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開拓學生的視野,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 當前高職院校音樂審美教育所存在的問題
音樂審美教育是音樂教育教學的關鍵,同樣也是美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高職院校在開展音樂審美教育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具體體現在:
(1)高職院校對音樂審美教育的開展不夠重視,只是拘泥于形式,音樂審美教育的相關課程不夠健全,有待進一步的提高,高職院校音樂審美教育教學資源相對缺乏,比如說在教學資源上以及師資力量配備上難以符合教學的要求。
(2)高職院校開展的音樂審美教育課程理論多于實踐,并且所開展的活動缺乏廣泛性與專業性,學生們所開展的音樂審美實踐活動,大多都是學生自己組織的,不夠正式,并且缺乏專業教師的指導,不利于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促進。
(3)高職院校音樂審美教育課程的開設缺乏相應的計劃,目前音樂審美教育課程在高職院校大多都是作為選修課程來開設的,同學們都是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選擇,因而很多學生不太過多關注,老師們也不太重視,上課幾乎不備課,想到哪講到哪,因此所開設的課程不成體系。
(4)高職院校音樂審美教育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一個特別不好的現象就是語言化過于嚴重,這樣會失去音樂審美教育所要達到的效果,使得學生對音樂審美缺乏深刻的理解以及認知。
(5) 高職院校的一些教師對音樂審美教育本身存在誤區,他們對教學的任務以及目的存在的誤區以至于使得教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真正的符合音樂審美教育的教學大綱,教學方式過于陳舊老套,從而不能滿足學生真正的需求。
5 高職院校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中的具體實施方案
(1)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應從思想上重視音樂教學過程中的審美教育,進一步深化音樂審美教育。思想的轉變才會帶動行為的改變,只有高職院校在管理工作過程中思想上予以重視,改變傳統音樂教學的理念,才會在接下來音樂教育教學行為實施過程中有所轉變。
(2) 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注重對學生音樂審美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給予更多的關注,賦予更多的時間與實踐,并且取得的效果也是驚人的,興趣可以是與生俱來的,也可以是后天培養的,所以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音樂審美興趣的培養。
(3)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過程中要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音樂審美教育中去。任何教育都不能離開思想道德教育,但凡教育離開了思想道德教育就會使教育失去本真,偏離方向。學生在管理過程中將思想道德教育與音樂審美教育相結合會體現出音樂外在價值與內在價值的統一。
(4)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更新音樂審美教育教學的理念,擺脫過去音樂教學的舊形式,大力開展音樂審美教育新的教學形式,使得廣大師生們樹立正確音樂審美的思想觀以及價值觀。
(5)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將實踐性融入音樂審美教學的課堂中,增強學生的實踐性,使得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更好的促進音樂審美教育教學的效果,有利于促進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6 結語
一言以蔽之,音樂審美教育在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占有重要的核心地位地位,所以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加強對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視與管理,將學生管理工作滲透到音樂審美教育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懂音樂、愛音樂、具有音樂素養的人。
參考文獻
[1]博雅杰.在接受美學視野下看音樂審美教育中民族音樂的傳承[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
[2]崔學榮.接受美學視閾下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教學優化策略[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2(02).
[3]菲力普·阿爾佩森,修子建.音樂哲學的新趨勢——美學與藝術評論雜志.音樂哲學專輯導言[J].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2(01).
[4]楊恩寰.藝術學與美學的學科分界——就藝術學從美學中分離走向獨立的歷程去考察[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4).
[5]陳越.試論20世紀以來音樂教育學會組織及其與音樂教育發展的關系[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2.
[6]趙玲,張治平.音樂教育與人的主體性生成及主體潛能開發——關于音樂教育的人學思考[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1(02).
作者簡介
黃金子(1983-),漢族,女,吉林省人。碩士學位。現為吉林工程職業學院講師。
作者單位
吉林工程職業學院 吉林省四平市 1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