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據新課標的指導精神,結合低年級小學生直觀形象的心理特征闡述了圖文式板書在小學語文低段教學中的功效:和諧靚麗促理解、精簡凝練控思維。
【關鍵詞】圖文式板書;小學語文;低段教學;作用
小學階段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皆是以具象化的形象思維為主導,并且認識字的數量極為有限,所以在小學語文低段教學的板書設計中務必充分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征。筆者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發現,以圖文式為中心的板書十分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期待,符合兒童喜好新鮮的心理特征。現筆者將針對小學語文低端教學中的圖文式板書展開相關研究。
一、和諧靚麗促理解
在新課改時代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師務必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充分體現出創新特色,唯有新穎獨特的創新教學才能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板書的設計更應體現出濃郁的創新特色。從本質上而言,板書的設計進程就是教師對課文靈活處理的過程,是廣大教師創新思維的結果。首先,板書要相當精準地體現課文中的相關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其次,板書的形式要新穎獨特、和諧靚麗,讓學生產生耳目一新之感,在教師的板書中能充分感悟到一種溫馨與愉悅。值得注意的是板書的“和諧靚麗”是以小學低年級學生思維為對象的,主要是指符合兒童審美觀的“和諧靚麗”。
在《春曉》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從傳統的角度獨自設計純文字性的板書,從形式上與內容上都較為單調,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而鉗制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筆者曾見到一位教師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改變了傳統板書模式。具體是這樣操作的:首先,這位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見過春天早晨的美景嗎?”很多學生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不但見過,還會畫呢。老師,我可以到黑板上來畫。”當時很多孩子都舉起了小手,這位教師面帶微笑地對孩子們說:“好,現在請XX同學到黑板上來畫春天早晨的美景吧!”這個同學立刻走到黑板上選了一個地方畫上了自己認為最美麗的春晨圖:有鳥兒、有鮮花。然后這位教師引導學生:春天的早晨就是春曉,現在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詩歌《春曉》,在這首詩中作者也描繪了鳥兒,鮮花,現在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欣賞下這首詩歌中的鳥語花香吧?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將詩歌一句一句的板書在“春晨圖”下面,圖文并茂,有效促進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這種板書形式充分體現了師生之間的合作性以及學生獨有的智慧,具有濃郁的創新特色。雖然學生畫的“春晨圖”并非很逼真,也不算是漂亮,但這幅“春晨圖”在孩子們的心中卻是最美,完全符合他們的審美觀點,在他們喜歡的“春晨圖”的旁邊精簡凝練地寫上全詩,能讓低年級小學生對板書形成“和諧靚麗”之感,進而促進他們對詩歌的理解。
二、精簡凝練控思維
當前形勢下,小學語文教材中有相當多的課文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可謂膾炙人口,文質兼美,有很多內容都有較高的講述價值,與之相應的是可以在黑板上進行板書的內容也會相應增加。可是,課堂時間只有四十分鐘,我們的教學活動受到時間的嚴格約束,板書肯定也要精簡凝練,絕對不能面面俱到。我認為在教學中的板書,教師一定要仔細斟酌,對板書中的字詞句要細心遴選,認真組織,最大限度用言簡意賅的語言去凸顯教學內容上的重點與難點,精簡凝練地寫到點子上往往能獲得“以少勝多”的良效。實質上,這種精簡凝練型的圖文式板書設計是與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發展一脈相承的。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小學低年級學生生性好動,有意識注意的時間相當短,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據相關部分調查結果顯示:小學一年級至三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最多只能集中十分鐘至十五分鐘,十五分鐘后他們的大腦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疲勞。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務必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征,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控制其思維。精簡凝練型的板書的確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有效控制其在課堂上的思維進展。
在教學《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時,我就設計了精簡凝練型的圖文式板書,并借此有效控制了學生的思維,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這篇課文時,緊緊扣住“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善于思考,動腦筋,再困難的事情也會迎刃而解的”這一中心展開,讓學生自由朗讀、自由劃分課文中的重要語句,標注重要詞語。在與學生交流時,首先抓住烏鴉的“口渴”,板書“渴”字,表現烏鴉對水的極度渴望,通過板書“渴”這一字眼就能讓學生產生一種懸念感:烏鴉渴了會怎樣?這時可立馬抓住學生的懸念心態,告訴他們烏鴉正在焦急萬分之時找到了一只裝有半瓶水的瓶子,此時有水卻不能喝?可馬上板書“無法喝”三個精簡凝練的字,這時又會引發學生的思考:“烏鴉會想什么辦法喝水呢?”此時,可引導學生“幫助”烏鴉想辦法。有的學生會說:“用一根吸管就可解決問題”。有的學生說:“用石頭將瓶子砸破”。還有的學生則說:“將瓶子推到在地就行了”。這時,我引導學生理解上述想法都是不可行的(烏鴉沒有手,是不可能拿石頭砸破瓶子、推倒瓶子或使用吸管的。)當即很多學生就感到很納悶:那烏鴉究竟應該用什么方法可以喝到水呢?此時,我將一副畫有石頭的一幅畫粘貼在板書的下面,然后讓學生想想這些小石頭究竟有何作用。一些學生立刻十分興奮地回答:“可以將石頭放進瓶子里”。這時我順著學生的思路在黑板上板書“石頭進瓶子”。有些學生這時又質疑:石頭進瓶子可以讓烏鴉喝到水嗎?我立刻拿出一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子,一塊又一塊的將小石頭放進瓶內,學生們看到瓶內的水逐漸升高,剛才的疑惑煙消云散。這時,我在板書中寫上最后三個字:“可以喝”。這一精簡凝練型的圖文式板書讓學生的思維能始終隨著板書中的關鍵詞語轉,并認真仔細地思考問題,從而令本堂課的教學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 在新課改時代的今天,小學生低年級語文教師如能深刻理解新課標,根據低年級小學生直觀形象的認知特點,從創新的角度出發,參考以上建議設計圖文并茂的板書,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簡介:羅亞萍(1986-),女(漢族),湖南衡陽,畢業于贛南師范學院,學士學位,教師,主要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班主任工作。
參考文獻:
[1]劉顯國著.板書藝術[M].中國林業出版社,201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