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蓮
【摘要】課程總目標要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針對作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筆者結合親身教學實際,提出一些有效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作文教學 語文 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058-01
作文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非常重視,手段和方法各有千秋,但取得的效果并不隨人所愿。在教學中發現由于種種原因,大多數學生怕寫作文,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有的學生苦于沒有東西寫,有的學生有材料卻表達不出來,有的學生文章缺乏真情實感。他們寫出來的文章內容空洞不具體,可謂“雜草叢生,一片荒蕪”。根據本人十來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感覺要解決這些問題,完成作文的有效教學,必須從“口、眼、耳、心、手”入手,并指導學生勤練筆。
一、口要廣泛閱讀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而學生的生活閱歷和活動范圍畢竟有限,基本上囿于學校、家庭、上學路上。作為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廣泛閱讀,以獲取更多的知識積累。單憑語文課內閱讀,是難以滿足積累語言材料的需要的。葉圣陶先生曾指出:“國文課本為了要供學生試去理解、試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長;太多太長了,不適宜做細琢細摩的研討工夫。但是要養成一種習慣,必須經過反復的歷練。單憑一部國文教本,是夠不上說反復的歷練的。所以必須在國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書,越多越好?!?/p>
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就必須給學生創造閱讀的空間和時間。因此,我每周安排2節自由閱讀課,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我還在班內設置了一個讀書角,發動每個學生把自己的書放在書架上,與大家資源共享,并定期更換。這樣就解決了書源,涉及生活、學習、自然、科技等,保證了每個學生都有好書可看。
二、眼要學會觀察
作文源于生活,我們身邊每天都在發生著不計其數的新鮮事,可惜,有些學生對此熟視無睹。由此可見,無話可寫的根源是不善于觀察。要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就必須引導學生學會觀察,鼓勵他們關注社會,關注時事;“于無聲處聽驚雷”,正如無數媽媽給上學的孩子送過傘,可每個媽媽送傘的情形都不相同。引導他們體會生活的細節,時時刻刻做生活的有心人。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學生作文不再為“無米之炊”而苦惱,很多學生的作文不再內容空洞、缺乏情感,有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三、耳要善聽電視
我們往往告誡孩子說:看電視不好,視力會下降,學習會退步。我的孩子常常運用電視上學來的知識,語出驚人。雖然如今電視節目令人眼花繚亂,很多節目少兒不宜,但只要善于正確引導,揚長避短,就能充分發揮電視的積極作用。我建議學生看《焦點訪談》、《新聞調查》、《今日說法》這幾檔欄目,能讓學生了解世間百態,擴大視野,積累寫作素材。《挑戰主持人》則能使學生欣賞到不同的語言風格,或幽默,或深沉,或激昂,或優美,無形中提高他們的語言水平。
四、心要常憶勤思
確實,堅持寫日記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但也會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引起他們反感,更不符合規范辦學的精神。與其要求學生記日記,不如要求學生入睡前用心細數一下一天中經歷的事,把有意義的事情挑選出來,想想可以寫成什么作文,用一兩句話記下來,防止遺忘。這樣,不僅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積累了大量寫作素材,每每誕生佳作。
五、手要以“寫”為快
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難免有矛盾,產生誤解。例如:在班里開設一個心里話信箱。學生對班級管理有意見,學習和生活中的疑難問題尋求解決,想給老師提建議,與同學之間發生了摩擦,犯了錯誤不敢當面承認等等,就可以通過書信的形式暢所欲言。這樣,以信箱為中介,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心靈溝通,使情感更融洽,班級更和諧,凝聚力增強。另一方面,信箱無形中成為他們感情宣泄的媒介,激起了學生寫的欲望,使學生潛意識中的情感無意流露筆端,鍛煉了學生書面表達能力。這些信是學生在感受特別強烈、表達欲望也特別強烈的情況下完成的,因此很多都是內容真實、情感豐富的好文章。開設心里話信箱的妙處出乎意料,真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
總之,我們必須給孩子一個寬松的環境,讓他們無拘無束地交談寫作,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越性,以教材為骨架,發揮學科的整合性,把學生的說與寫引向生活,引向社會,努力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
參考文獻:
[1]陸志平.語文課程新探[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顧黃初.語文教育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