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敏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發展,小學音樂教學也被人們所逐漸重視起來。小學音樂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只有重視小學音樂的發展,我們才能更好地完成素質教育改革。本文針對小學音樂做出了細致的探究,希望可以在教師今后進行音樂教學時提供相關的指導。
【關鍵詞】小學音樂 教學 水平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88
時代是不斷發展的,人的思維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不同的時代社會氛圍也會不同,因此教學思維也應該是不斷變化的。在實行素質教育的當下,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尤為重要。在平時的音樂課堂中,我們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節奏感,還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融入情感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音樂教學觀念已經不適合當前學生的學習需要。筆者將結合當前小學音樂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幾點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的建議,希望可以在今后的教學中,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和審美情趣,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學生。
一、探究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正確觀念、養成正確習慣的重要階段。音樂可以使人得到身體和心靈的放松,在小學階段融入音樂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增強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和欣賞音樂的重要作用。小學音樂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在平時加強教學設計探究,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面學到更多的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能力,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同時,我國所提倡的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音樂教學也顯得尤為重要,有效的音樂學習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心態,無論是對學生的學習還是生活都有著極大的幫助。
二、當前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校重視不足,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不少教師不斷改進平時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但是不少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真正認識到素質教育的核心,在平時的音樂課堂上敷衍了事,給學生播放一些音樂就算上課,不能真正教給學生知識,還有很多學校出現一個教師身兼數職的現象,音樂教師并非科班出身,導致音樂課堂陷入尷尬境地,從而使學生對音樂課產生厭倦心理。不少學校仍然崇尚“成績至上”原則,認為評判一個學校的好壞的唯一標準便是學生成績,將音樂課堂分給其他的科目,忽視學生對于音樂的教學。這也導致了音樂課堂有效性不足。
(二)學生重視程度不夠,積極性不高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學生過度重視成績,很多的學生在上音樂課的時候積極性很低,對于教師布置的一些活動無動于衷,敷衍了事,并不能跟隨教師的引導去欣賞音樂,對于音樂更多的是去敷衍,還有很多的學生覺得自己沒有音樂天賦,所以干脆逃課去學習其他科目,認為自己沒有天賦后天是沒辦法培養的,學生這種心理是應該盡快轉變的,這些是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的,音樂不僅是學習唱歌,更多的是教給我們一種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
三、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主要策略
(一)創設和諧情境
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音樂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比如我們教師在進行音樂課的教學時,我們就要根據我們這個學科的特點進行教授,我們應該將我們音樂課上出一種音樂課的氛圍,我們應該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將歌曲的內容大致講述給學生聽,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在課下去編排各種各樣的小故事,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去參與課堂活動,這樣有助于提高我們的音樂教學水平。比如在學習《童年》這首歌曲的時候,傳統的音樂教師往往是直接教學生怎樣唱,忽略了對教學情境的創設,學生的情緒也很難被帶動起來。為了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講講自己的童年故事,和其他同學一起分享自己的童年樂趣,然后利用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展示關于自己童年時代的一些圖片和動畫,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的基礎上,再帶領學生學習歌曲《童年》,讓學生對于歌詞中的榕樹、池塘、青蛙等事物和環境都能夠感同身受,從而提高音樂課堂的效率。
(二)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
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在音樂課上的參與度往往較低,其原因是學生害怕自己唱不好而遭受其他同學的嘲笑,增對此種情況,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讓學生敢于張口唱歌,幫助學生更有自信的學習音樂課程。比如在學習完《我們的田野》這一首歌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演唱,對于表現好的學生給予口頭鼓勵。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舉辦類似于“小小歌唱家”“我要大聲唱出來”等豐富的課外活動,增強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三)運用現代科技,提高學生欣賞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抓住時代的契機,合理的融入多媒體教學。比如在學習某一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豐富課堂氛圍,給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畫面,從而造成學生的形象的視覺感受,可以將生硬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形象生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進行配樂,然后讓學生在配樂下進行歌曲演唱,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運用多媒體展開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注意把握好度,適當的引入多媒體教學,多媒體只是教學的輔助性工具。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加強對小學音樂教學水平的探究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我們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需要我們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我們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不斷改進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學習,探索全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體會到音樂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善于思考,用心創作,真正培養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能力,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我們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大任務,教師應該通過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進而達到開闊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的目的。這篇文章針對小學音樂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究,詳細論述了幾點關于提高小學生音樂教學水平的建議,希望教師們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加以實踐,真正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審美樂趣和人生觀,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