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蘭
摘要: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任務。一般情感教學都是以閱讀教學為主,也就是說情感教學的主要教學需要通過我們日常的閱讀教學來實現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達到教學過程中一些基本的教學要求以外,還要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文字中間所蘊含的情感,最終才能夠豐富他們自身的情感世界,完善他們的情感認知,為他們優秀的人格的形成的一種促進。本文就情感教育從小學語文的教學角度,來具體論述其具體實施的措施和方法。旨在為促進小學的語文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060-02
情感教育,顧名思義,和學生情感的培養以及情商的提高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的教學活動占據著一定重要的比例,有效的情感教學有助于讓一個學生對情感產生一個正確認知,消除小學生對于情感世界的迷茫與無知,促進他們與周邊環境、群體進行更好的交流與交往。尤其是在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情感成長的一個重要的時期,因此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將分層教學法有效運用于情感教學過程中
在小學的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在進行情感教學時要注意一個重要的教學點,也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來安排教學的手段和內容。學生的實際具體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能結合學生年齡階段的學習特點以及他們自身的個性特點來實施教學的策略。這也是目前流行于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分層教學法。分層教學法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以學生年齡階段特點為主的關于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一種縱向的分層教學;另一個是一個根據班集體中學生的個性特點形成的一個關于教學策略與方法的橫向的分層教學。這兩種分層教學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為教師實現一個有效的情感教學打下了重要的教學基礎。筆者將結合自己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結合幾個具體相關的教學實例,來簡要談談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運用這兩種分層教學法。
1.1 縱向的分層教學法在情感教育中的運用。在縱向的分層教學法中,我們主要針對的是學生處于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學習特點。小學生從他們的年齡學習特點來說,主要分成三個縱向的學習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情感認知處于模糊狀態下的一至二年級,這個時候的小學生的情感認知屬于一個非常脆弱的雛形,對于事物的認知能力還很脆弱;第二個階段是處于三至四年級的初步發展階段,這個時候的小學生的情感已經有了一個發育的基本形狀,懂得分辨一些常見的是非,理解一些常見的情感。第三個階段是五到六年級,這個時候的小學生的情感思維已經發育完成,甚至對于許多情感有了一個自我的認知和體會。我們在這三個階段會要用到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例如,我在教學關于低年級學生童話故事《小紅帽》時,我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了角色演繹的方法,來讓學生更加準確的理解整個故事所要表達的含義。所謂角色演繹就是讓學生通過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來將整個故事進行一個重演。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更好的深入到故事中去,完成對故事情感內容的一個理解。相反,我在教學高年級學生較為復雜的情感內容時,我會采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來完成自己的教學內容。我在教學《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課文時,為了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文章中的李大釗先生為了革命奮不顧身的精神,我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放映了一個簡短的講解視頻,視頻內容是關于抗日時期的一些英雄人物舍生取義的事跡。以及他們這么做的意義。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了解來加深這種情感的認知,教師只需要做好一個教學的引導。
1.2 橫向的分層教學法在情感教育中的運用。橫向的分層教學法是針對于處于某一個年齡階段的整個班集體而言,它所針對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整個的學習狀態和表現。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學習的特異性以及他們自身情感領悟能力的差異,來進行一個分層式的教學引導。這種教學的引導主要體現在教師的課堂互動中,當教師與學生進行一個情感上的交流互動時,教師面對不同水平和特性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引導方式。
例如,有的小孩子情感細膩、內向,教師要多多鼓勵他們來表現自我,即多用鼓勵性的言語來激勵學生展示自我,有的小孩子性格就較為活潑,很難沉下來心來做一個思考,教師就要適當地壓制他們這種過分活潑的天性,在互動過程中有所約束。比如,我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防止學生過度的興奮引起課堂混亂,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了獎懲分明的措施,只有按照我的規定來答題的學生才能獲得相應的獎勵。
2.通過課文的朗讀,提升學生情感感悟
情感教育的基礎是教師要尊重學生個人對文本的情感體驗,不能用固定的標準化情感體驗來限制學生對于文本的情感領悟。在小學語文的情感教學過程中,朗讀是一個能讓學生快速學會文章情感內容的方法,這主要是由于言語的復述帶來的文學情境的代入感,以及朗讀能提升文本文字語言的張力,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能夠產生一個相應的共鳴,從而把握住整篇文章的主要情感主線。
例如,在學到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詩歌《雷雨》時,我專門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個小小的朗讀活動,讓學生先進行一個簡短的練習,然后自己上臺或者由我點名來進行一個示范的朗誦。
結語: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文本閱讀教學是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來促進學生接受一個健康的情感內容,并能夠將其轉化成為自己的。良好的情感教育還能促進學生品質的優良發展,這個取決于教師能否在課堂中實施恰當的引導,幫助學生獲得全新的情感體驗。在小學語文的情感教育中,教師一定要積極的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考,不能以自我的體驗去框定學生個人的情感體驗。我相信通過教師正確的指導,學生的情感會得到更為全面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明.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的情感教學策略與方法 [J]. 小學語文參考期刊,2004,(12)
[2] 洪升平.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J].廣西教育學院雜志社,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