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華
【摘要】當前國家大力推進高等院校雙語教學,高職雙語教學得以迅速發展,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關鍵的組成部分預科教育,尤其是少數民族的預科教育,也于近幾年開始大力推廣雙語教學模式,少數民族高等教育水平相比較發達地區而言較為落后,因此探討基于能力培養的高職雙語教學及相關策略,對于少數民族預科教育具有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文根據筆者實踐相關經驗對高職雙語教學及相關策略進行了探究,旨在能為預科教育的發展提供些許思路。
【關鍵詞】能力培養 高職雙語教學 策略 預科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010-02
引言
新疆是一個民族多語言的地區,21世紀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高等教育事業突飛猛進,這其中離不開預科教育的貢獻,預科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階段的特殊層次,能夠使得學生可以實現跨文化的交流與溝通,這樣不但有利于促進能力的培養還能推進漢語的學習成效,也能促進母語的應用水平提升。所以在民族預科教育過程中運用雙語教學,能夠使得民族預科生擴大知識水平領域,能夠獲取更多的信息內涵,最終實現預科生能力的培養與提升。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逐漸形成,高職學生需要具備跨專業、行業以及跨語言交流溝通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迎接未來職場上各種挑戰,高職教育中采用雙語教學模式能夠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更多具備一流素質的高職人才。
1.高職雙語教學的發展現狀
新中國成立后,一些民族學院相繼開設了一些民族預科班,其他一些高中以及高等學校也相繼開辦了相當數量的少數民族預科班。預科教育對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使更多的少數民族學習到漢語,為他們提升學歷和不斷更新知識給予支持和幫助。1984年3月,教育部、國家民委在《關于加強領導和進一步辦好高等院校少數民族班的意見》中,對有關民族預科班的教學和管理做了明確規定,預科階段的任務是:“根據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采取特殊措施,著重提高文化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幾個方面都得到進一步發展與提高,為在高等院校本、專科進行專業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預科的學習年限一般為一年,旨在提高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技能,雙語教學已經步入持續發展之路。
2.基于能力培養的高職雙語教學
少數民族高職預科雙語教學模式,是以民族語言以及漢語為不同載體,旨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與文化知識、專業技能、思維能力以及實踐應用能力。雙語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具備創新型、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以及職業技能素養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少數民族與漢族存在著文化的差異,通過雙語教學能夠使得少數民族地區預科生具備更強的認知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基于能力培養的雙語教學應當以職業技能作為培養教育的基礎,不斷通過雙語教學實踐形成預科班學生過硬的綜合素養。首先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的預科生來講,漢語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有利于加強其獲取更多豐富類型知識的可能,這對于預科教育而言,是具備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的。
3.建設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高職雙語教學
高職雙語教學以能力培養為中心,就必須打破傳統的知識本位,需要更多的強調職業素質的實際需求。實踐過程中,由于少數民族地區的語言障礙,使得高職教育必須先打破語言方面的障礙,這樣才能使得少數民族預科生能夠獲取更為專業的知識以及獲得更多交流溝通的機會。其次,由于語言的障礙還將使得預科生存在認知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諸多問題,預科教育是我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的一個十分特殊的階段,需要根據預科教育發展的實際,建立并完善雙語教學體系以及相關成效評價體系。基于此背景,高職雙語教學應當構建出合理科學的雙語職業能力培養標準以及規范,不斷豐富雙語職業教育相關資源,最終形成健康穩定循序漸進的少數民族預科班雙語教學模式。
結束語
實踐中首先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雙語職業能力培養標準,同時還需要不斷對雙語職業教育相關資源進行豐富,其次仍需建立其循序漸進的雙語教學模式,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也十分重要,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當前實行的預科教育推廣雙語教育,不僅能夠改變當前少數民族地區普遍存在的教育水平低、教學成效差等問題,還能推動少數民族地區區域經濟的長效可持續發展,這其中基于能力培養的高職雙語教育責任重大。
參考文獻:
[1]吳春紅.基于能力培養的高職雙語教學及其策略[J].文教資料,2013,(23):191-192.
[2]崔靜.新疆高校雙語教學與少數民族預科漢語教育[J].語言與翻譯,2012,(02):69-72.
[3]閆麗萍.新疆少數民族預科學生雙語態度的調查與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2,(02):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