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素芳
【摘要】綜合性學習模式的基本理念就在于:堅持由廣大的學生來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從過去的被動參與轉變?yōu)橹鲃訁⑴c,進而主動地去提高自我能力、主動地去獲取知識、主動地去學習。本文首先分析了綜合性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目的及意義,其次,深入探討了綜合性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 學習模式 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023-02
1.前言
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如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何針對學生學習基礎、思維習慣、行為特點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使初中語文課程真正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這是長期困擾眾多初中語文教師的一個難題。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綜合性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較佳。綜合性學習模式的基本理念就在于:堅持由廣大的學生來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從過去的被動參與轉變?yōu)橹鲃訁⑴c,進而主動地去提高自我能力、主動地去獲取知識、主動地去學習。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的綜合性學習模式進行設計。
2.綜合性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目的及意義
2.1綜合性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主要目的在于以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為根本,以初中語文知識為依托,通過多種學習形式(實地調查、仔細觀察、溝通交流、小組協作等)來培養(yǎng)廣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教師則不再完全占據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學生也不再只是被動地學習。這樣一來,既可明顯提高初中初中課堂教學效率,還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2.2綜合性學習模式要求初中語文教師不斷拓展創(chuàng)新觀念和思想,緊密結合廣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以此來開展一系列更具有實踐性、趣味性、自主性、開放性的教學活動,進而能夠更好地提升廣大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整體素質,并促進知識能力、行為方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念等的全面發(fā)展。
2.3綜合性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其最終教學目標是提高廣大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語文知識水平,并且以實踐性、豐富性、自主性、廣泛性等作為教學拓展內容原則,以此,廣大初中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的感受與體驗予以充分關注。
3.綜合性學習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3.1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
綜合性學習模式的內在要求之一就是“以學生為本”,以“培養(yǎng)廣大學生良好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為宗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再是單一的教學者,只能擔當起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而務必要讓廣大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建構“主體思想”的教學模式,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使初中語文教學既有利于學生打好基礎,更有利于學生去探索、創(chuàng)新。“主體思想”思想堅持由廣大的學生來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從過去的被動參與轉變?yōu)橹鲃訁⑴c,進而主動地去提高自我能力、主動地去獲取知識、主動地去學習。
3.2以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例導入新課
綜合性學習模式設計的關鍵就在于要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都充分予以調動,而最佳的途徑就是以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例導入新課。例如:筆者在講授魯迅先生的《社戲》之前,先讓同學們講一講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所見到的地方民俗,學生積極性很高,有的同學說鄉(xiāng)村趕集,有的同學說廟會,有的同學說春節(jié)舞龍等;而后,筆者再導入新課:“既然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這些地方民俗,那么我們就隨著魯迅先生的文筆一起走入到一百年前的中國農村來感受一下看社戲的愉快吧。”實踐證明:這種導入新課的方式能夠取得較佳的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謎語、歌曲、生活事件等多種方式來導入新課。
3.3 適時激勵、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雖然初中生的歲數不大,但是自尊心卻很強,他們往往會對自己的驕傲予以小心翼翼地維護。毫不夸張地說,有時教師的無意之言,或許就會激發(fā)他們學習的信心,或許就會讓他們放棄某種愛好,或許就會讓他們的性格得以改變。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時激勵,樹立初中生的學習自信心;即便是學生由于粗心大意而出現偏差之處,教師也切記不可大加斥責,而應該要予以耐心引導,讓他們以愉快的心情來對錯誤進行改正,保持住蓬勃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
參考文獻:
[1]黃苓. 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廣西教育. 2016,15(06):155-158.
[2]王帥. 多媒體下初中語文情境教學模式的探討[J]. 新課程導學. 2016,17(07):19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