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蘭
【摘要】面對新形式新要求,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不僅成為了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成為提高高職教育綜合水平的必然趨勢,只有立足“實用”型的觀念,高職英語教學才能“破冰”應試教育,促使教學目標向著能力化、素質化的方向轉變。
【關鍵詞】高職英語 教學 模式 改革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079-01
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術和實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和依托,國家在高等職業教育方面也不斷的進行改革,尤其是對高職理論教學課時進行大幅度的縮減,英語課程的教學課時自然也就減少。但是在目前的形勢下各行業對于畢業生的英語水平要求隨著進出口貿易的增多而要求更高,因此面對新形式新要求,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不僅成為了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成為提高高職教育綜合水平的必然趨勢。
一、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1.師資教學現狀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出實用型的人才,因此無論任何課程和知識的教授都不能離開“實用”二字,對于英語教語也是如此,要保證學生具備一定的外語工作能力。但是目前英語教育仍然以教為中心,教學模式也比較的單一,忽略了對于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再加上目前英語教學中以年輕教師居多,學術力強的高水平教師又比較少,在以成績論“英雄”的教學理念之下,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以應試因此英語教學質量也不能有效提高。
2.學生現狀
就高職院校的生源來看通常有兩大類,一類是通過正常的普通高中學習經過高考進入的;另一類則是從中專、技校以及職業高中升學進入的。普通高中學生因為學習環境相對較好,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和老師都比較重視英語的學習,因此英語基礎相對較好,而從中專、技術及職業高中升學進入的學生英語基礎則相對比較差,這也導致了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加之很多學生未能真正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只是純粹的為了應付考試,使得學生不僅大大的降低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建議
1.突出高職英語的實用性
高等職業教學是國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為國家培養和輸送技術型人才的重要依托,因此對于高職英語的教學也要緊緊圍繞著“實用”的原則來進行教授,不僅要打好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而且還要教會學生基本的溝通、表達技巧,以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需要。
2.有效利用網絡來輔助教學
語言教學有其獨特之外,即需要大量的信息攝入量來提高學習者的外語水平。現如今網絡資源非常豐富,高職英語教學可以充分利用調取與學生專業相符的網絡資源如產品的操作手冊及設計說明等等,為學生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語教學素材,并可以有效用多媒體手段為學生創造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以增強學生的職業英語水平。
3.合理設置英語課程體系
高職英語是為專業和職業服務的,因此對于高職英語的課程體系設置也要為職業所服務,因此對于英語課程的設置也要結合市場的實際需求來確定,而且將職業英語融入到英語教學當中,因為涉及知識面廣,所以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英語教學質量的改觀。
4.深入改革英語教學模式
現如今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都實行大課堂式的統一教學模式,但是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有差異,教學內容和難易度很難把握,而分級教學不僅能夠使老師有針對性的進行英語教學,而且還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有利用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
5.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標準
“學以致用”是老師教學理想,也是學生的目標追求,因此培養學生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有效的運用所學的知識于實踐中。對于英語教學而言學校對學生的考核也不能僅僅憑著閉卷式的紙質考核作為唯一的標準,可以創新考核體系,涵蓋口語、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多方面的考核內容,重在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技能。通過對于考核標準的改革來改變老師和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認識。
無論任何時候,高職英語的教育都應該服務于職業,而且要隨著社會職業的發展而不斷的改革。立足“實用”型的觀念,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不合理因素才能在改革中被消除,才能改變目前學生學習英語興趣不高、語言運用能力較差的現狀,才能“破冰”應試教育,促使教學目標向著能力化、素質化的方向轉變。
參考文獻:
[1]錢進.互動式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7)
[2]姚春燕.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9)
[3]郭晶晶.基于人才市場視域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與企業.2013(20)
[4]劉小平.基于個體差異的高職英語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41)
[5]李新利.基于網絡平臺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