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化,要求課堂教學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生本課堂的構建能夠更加真實、有效地呈現教學狀態,從而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探討初中語文生本課堂的構建策略,以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同時提高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以及綜合素質。
關鍵詞:初中語文;生本課堂;構建;策略;分析
生本課堂的構建旨在營造一種自主、合作與探究的課堂氛
圍,在尊重教材資源的基礎上,注重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學資源,用更適合初中生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促使其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師的教學過程,讓其更加快速、準確地理解所學內容,豐富教學的時效性,從而有效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生本課堂的涵義與特點
生本課堂,就是以學生為根本的一種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形態。其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的發展為前提,致力于民主、和諧、平等師生關系的構建,從而促進課堂的動態生成,實現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有效提升。
生本課堂是當前的一種新型教學理念,提倡學生主動參與,并與教師形成一種探究、合作的關系。生本課堂的構建,重視了教材教學資源的挖掘與利用,構建了一種和諧、平等、自由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更加及時、準確地學習、掌握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同時,生本課堂關注每個學生的差異性,重視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因材施教,不設統一的衡量
標準。
二、構建初中語文生本課堂的應用策略分析
1.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
更新課堂教育教學理念,對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堅持生本課堂的指導理念,立足于教材內容與學生特點,并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創新的教學模式,積極打造動態、靈動、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同時,教師應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的培養與引導,明確對生本課堂的指導理念,從而合理運用教學方法與手段,探索獨具特色的教育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
2.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獨特的情感體驗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獨特的性格差異、生活環境差異、生活經歷差異等,這也決定了學生不同的價值取向和個人能力,所以,對文本的理解與情感體驗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理解、獨特感受與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置身其中地學習、理解文章內容,引發情感共鳴,從而不斷提升語文學習的效率與質量。
例如:在《最后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韓麥爾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鼓勵其大膽思考,踴躍發言,從不同角度分析、表達個人見解。學生的答案也會是五花八門的,如:他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是一個有勇氣的人,是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一個嚴厲的人,是一個可憐的人……而教師應結合文章的主旨和意圖,有效進行取舍與整合,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多元理解;同時,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教學設計,讓眾多個性中的共性得到彰顯,從而平衡學生的心理動態變化,增強課堂教學的活力。
3.拓展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其情感體驗
語文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對學生與課堂應該有一種駕馭能力。而初中語文生本課堂的構建,也需要營造和諧、民主、自由、熱烈且貫穿始終的激情“對話”氛圍,從而拓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喚醒其學語文、愛語文的強烈情感。
例如:在《風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讓每一個學生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講述和弟弟的童年,而在復述時,則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有感情地復述,突出與“精神虐殺”的有關細節,從而更深入地進入“我”的情感世界,更加真切地體會“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思想。也可引導學生以比賽形式參與全班交流,讓每位學生都能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主人公的內心世界與情感世界。
4.開發教育資源,保障生本課堂的構建
教育資源包含了制度、物質與精神層面。初中語文教師應善于開發、利用課本教育資源,也應挖掘與生活相關的各種資源,從而豐富語文的教學生活和人文生活,以保障學生的知識需求和生本課堂的順利構建。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生本課堂的構建必須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根本,增強探索實踐交流,重視教育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保障生本課堂的順利構建,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蘇發海.初中語文“生本課堂”的建構途徑[J].新課程(中旬),2015(11).
[2]陳登軍.初中語文生本課堂構建研究[J].成才之路,2016(30).
作者簡介:蔣靖波,女,1971年4月16日出生,就職于吉林省榆樹市第二實驗中學西校,職稱:中教一級;吉林省教育學院畢業,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