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要:在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之下,初中語文的教學,無論是教學思想、教學方式還是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認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針對這些教學問題,筆者認為: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徹底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有效結合多媒體, 創新課堂教學、重視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00-02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法的運用,是相比較傳統單一、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而言的。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之下,教師往往只注重教學知識的灌輸和傳授,忽視學生的主觀感受,忽視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發展。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發展,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和時代的發展格格不入,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開放化的教學模式。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通過多元化教學法的運用,全面提升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以下,筆者結合自身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經驗,闡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以及多元化教學法的運用對策。
1.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雖然在新的課程體制改革的推動下,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 取得了一些優異的成績, 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解決, 其具體表現如下:
1.1 教學思想的問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 部分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 在教學思路、 教學目標以及課程備案方面, 都存在著一些問題: 他們在備課過程中習慣以個人思維為主, 沒有對學生的認知能力、 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造成課堂教案不夠科學,容易形成/填鴨式 教學, 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盲目性, 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
1.2 教學方式的問題:某些初中語文教師不愿放棄曾經取得過的較好成績的教學方法, 認為這種教學方式適合任何學生: 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 初中生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無論是從思維、理念還是從接受能力方面來講, 這種老式的教學方法都已經不再適用于現在的學生:
1.3 新課程改革理念認識的問題:自從初中語文開始實施新課程體制改革后, 許多教師為了能夠徹底領會和貫徹新政策的要求, 紛紛認真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精神: 但是, 他們在認識上還存在一些問題, 例如, 在對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認識上, 有些教師出現了偏差, 盲目地把過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去思考, 盡量地縮減自己的講課內容, 這種錯誤的認識, 導致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不夠透徹, 最終導致整體教學水平低下。
2.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法的運用
針對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社會背景下,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徹底摒棄傳統落后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重視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實現多元化的教學效果。那么,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如何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實現多元化的教學目的呢?
2.1 徹底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在新形勢下,初中語文教師要想實現多元化的教學目標,首先需要的是徹底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從思想認識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是創新課堂教學的基礎。首先,教師要認識到傳統的教學方法的限制,從而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將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上重要日程。其次,教師要搜集多方資料認真研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這樣就會對新課標的要求能夠有更好的認識; 同時教師在學生主體型教學中,要清楚地認識到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對課堂效率的提高具有很好的認同感。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環節,就能夠很好地調節內心的感情認識,從而順利地完成思想上的過渡。
2.2 有效結合多媒體, 創新課堂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信息技術背景下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當前,在很多經濟發達的地區,他們的課堂教學已經不再局限在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很多學校已經開始使用交互式的電子白板,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只是無論是對于任何一種教學模式,教師使用的目的,都是為了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多媒體可以讓學生將視覺和聽覺融為一體; 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語言的魅力。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有效地結合多媒體的視聽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課件、視頻、音頻等資料的應用,極大地豐富初中語文的教學課堂,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2.3 重視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帶領學生走出教師,走入社會這個大課堂,是提升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一直以來,很多初中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都是局限在教室之內。針對這樣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有理論聯系實際的認識,重視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整合起來,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筆者在課堂教學中,一般都比較重視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例如,春天來了,教師想讓學生寫一篇關于春天的作文。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春天之美,教師會在課余,帶領學生一起走出教室,在學校附近的草地、小山、田野,感受春天的氣息。學生在進行了充分的觀察之后,所寫出的文章,確實極具春的氣息,而且,通過觀察,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總而言之,在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之下,初中語文的教學,無論是教學思想、教學方式還是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認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針對這些教學問題,筆者認為: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徹底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有效結合多媒體, 創新課堂教學、重視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通過教學手段的創新,實現良好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葉新標.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4,(15):52-53.
[2] 陳選鑫.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的思考[J].速讀,2014,(0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