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摘 要: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著數學。《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貼近生活實際,讓學生熟知、親近、現實的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要引導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索創新的精神,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設計
數學家華羅庚說:“人們對數學早就產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要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觀察、操作、猜想、交流活動。因此,教師應充分開掘生活實際內容,將其與數學教學相結合,應用到數學教學中去,讓數學更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生命。
一、情境創設生活化
成功的一節課,離不開良好的情景引入。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要多創設生活情境,從現實生活中引入數學知識,讓學生帶著生活問題走進課堂。如在教學人民幣這個新知識時,小學生既熟悉又陌生,可以問學生是否到超市去買過東西,你帶了多少錢,買了什么物品,是怎樣付錢的。學生回答了上面的問題,從生活中找到了數學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悅,從而也鞏固了人民幣的簡單計算。又如在教《金色的秋天(用數學)》一課時,通過“捉迷藏”、“荷葉上的青蛙”、“樹上的柿子”等主題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此探索形成“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應用題的解題策略。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
新的課程理念強調以兒童的現實生活和已有經驗為學習背景,倡導“創設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對所建的數學模型進行解釋與應用”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設一種模擬生活的情境,使學生感到數學是可親可敬的,在不知不覺中展開對數學問題的探索。逐步產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學“百分數應用題”的時候,教師可以充分運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數、小組人數之間的關系設計練習。六年級有學生60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7人,男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女生人數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又如在教一個數加上或減去整百、整千數的速算,教師可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媽媽到商店買球鞋,身上有123元,每雙球鞋99元,媽媽可以怎樣付錢,還剩多少元?這樣的課堂內容設計,不但讓學生經歷了計算知識的形成過程,也讓學生經歷了應用計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過程,從而培養了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生活化
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加強知識與實際聯系,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及目標,結合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一種和諧、愉悅的、生活化的教學氛圍和各種教學情境,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先復習長方形的面積的計計算方法,這時老師問學生“平行四邊形面積在什么情況下和長方形面積不等”。當學生難以解決問題時,教師適時引導,提出問題:“用4 根木條釘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把它拉成一個長方形,這時長方形與原平行四邊形相比,面積相等嗎?”這一問題的提出,一石擊起千層浪,學生的探索欲望被激發了,各種想法層出不窮,有的說相等,有的說增大了,有的說減小了。爭論十分激烈,最終得出結論:當平行四邊形與長方 形底邊即長相等時,拉動平行四邊形成為長方形,其高變化了,面積相應增大了。學生的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作業設計生活化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學習是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讓學生接觸社會,貼近生活,給學生生活化的練習,才能更好地使他們了解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如在教學厘米、米等刻度認識時。可以測量生活實例讓學生們明白長度單位的意義,如動手測量爸爸媽媽的坐高,電視的長度、寬度、地板的長度、茶幾的長度等。通過實際的測量,感受厘米、米的長短及其實際運用。讓同學們感受生活中充滿數學。又如:認識非整十的兩位數,除了數小棒根數、班級人數、門牌號碼、汽車線路編號等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外,引導學生充分展開聯想,發揮想象,要求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多種手段獲取信息,再組織交流,描述出我們生活中見過的非整十數,進一步豐富對100以內數的理解。
五、生活問題數學化
數學家華羅庚先生曾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應用性的精彩敘述。培養學生學數學的興趣,發展他們的數學知識和能力是我們數學教學的根本目標。如學習了《軸對稱圖形》一課后,學生利用軸對稱圖形的特點設計制作了精美的剪紙,剪貼畫,蠟染畫,印染畫等作品。內容有自然風景、花草魚蟲、人物、動物、建筑物等,學生興趣盎然的在班級進行交流,介紹自己的制作。在交流中學生還發現有些不是軸對稱圖形,有些是軸對稱圖形,對軸對稱圖形的特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培養了學生綜合能力,也激發了學生課外探究的興趣。
總之,數學生活化教學是教育現代化對數學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學習數學就是為了用于生活,讓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把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貫穿于教學的始終,這是我們每一個數學老師應該教給學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