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
摘 要:美育,顧名思義是讓教育變得美麗,來達到使人心美麗、人格美麗的目的,而小學語文的美育則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小學語文老師是人生的啟蒙老師,對人生的發展非常重要。因此,我們要找尋美育,發展美育,從小學語文開始。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美育;途徑
應試教育一直都是中國教育的標志,想在如此牢固的傳統面前實施美育的教學方式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社會的發展已經不再那么需要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了,如今社會更注重創新型人才。也只有創新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的發展,才能不被其他國家趕超,才能讓我們的國家屹立于世界強國之列。只有美育可以改變現狀,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一、追根溯源,去其糟粕
傳統的教育方式深入人心,追根溯源是古代的科舉,考四書五經、考八股,雖然這樣的選取人才的方法在古代是一種進步,但如今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高考雖說可以使窮苦出身的孩子有更好的出路,但也需要改革。隨著社會的發展,創新型人才已經是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所以我們要去其糟粕。一位教師在講授《美麗的武夷山》時,只是給學生看了武夷山的照片、錄像,并沒有引領學生深入了解文字的優美,直接了解武夷山的美,這就扼殺了學生可以從文字中想象美的能力,失去了教學方法的靈魂。
二、正視問題,嘗試改變
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們就要嘗試改變,深入挖掘各種方法來實現美育的最終目的。
1.加強教師的審美素質和審美能力培養
小學語文教師可謂是孩子們的啟蒙老師,擔負著最重要的任務,所以要從基本做起。老師要明確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多閱讀這方面的書籍,提高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在講課前要提前做好教案,仔細認真考慮,讓學生們感知文字的美麗和魅力。教育他們要有發現美的眼睛,時常發現生活中的美和創造美。
2.構建詩意課堂
所謂的詩意并不只是詩情畫意,教師可以從問題、圖文、音樂、想象、表演入境構建詩意課堂,小學生還是天真無邪的,這樣的講課方式肯定會得到更好的效果。這樣的講課方式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文章其中的美妙,發現語言的美麗和魅力。這樣,學生在課堂上自己動手、動腦,他們就能全面調動自己的各個感官,完全理解文章中所要表達的內涵,這樣的美育才能使他們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使他們的審美需求得到滿足。例如,在講述《猴子種果樹》時,可以讓學生分別飾演猴子、烏鴉、喜鵲、杜鵑等角色,通過他們說話時的語氣,各種動作的演繹,可以讓他們充分理解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感情。這不是老師可以用語言就能講清楚,學生就能理解透徹的。又如《望月》一文,如果老師設計旁白,誦讀文章的話,可以引人入勝,使學生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
3.不拘于形,尊重個性解讀
一篇文章的解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解讀,各抒己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理解的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即使理解有所偏差,老師也要委婉地教導、引導他們,而不是簡單地說一句不對。語文教學應該是崇尚創造自己新思想的過程,所以,老師上課的時候要尊重個性,尊重學生的個人理解。學生積極發言的課堂才能使美育得到更好的發展,使學生的個性和才華不被泯滅,從而健康全面地發展。
4.延伸閱讀,提高審美
讀書足以怡情,所以要讀對書,讀好書。因此,選書又變成了重點,小學生讀書更要謹慎。好書可以使人生氣勃勃、健康成長;壞書則可以讓人想入非非、不思進取。要讀書,讀好書,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審美,發現書中和生活中的美。
5.開展主題活動,將審美拓展到生活
美都是來源于生活,所以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通過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從而達到讓他們更熱愛生活的目的。可以通過舉辦《我愛我家鄉》這樣的征文比賽讓他們更好地發現自己家鄉的美好,既可以讓他們領略文字的美好又可以增添對家鄉的感情。也可以舉辦攝影比賽,發現生活中的美麗點滴,精彩瞬間,作為拍攝的要求。也可以舉辦尋找古建筑的活動,分組進行,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幫助,既可以發現人性的美好又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務。這樣的結果才是我們想看到的,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文化,全面健康發展。
三、堅定不移,發展美育
美育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這條道路,堅定不移地為祖國、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創新型的人才。正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面對傳統我們亦是如此,在保證錄取人才公平公正的原則下發展美育。
在不斷發展的社會經濟面前,任何國家都面臨巨大機遇和巨大挑戰,人才的培養則成為各個國家爭相發展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的因素。所以,在這個大背景下,美育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需的。
參考文獻:
[1]于朝霞.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途徑初探[J].課外閱讀(中旬),2013(6).
[2]張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教育方式[J].學周刊C版,2014(10).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