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建偉+魯建江+但建明+文俊方
【摘要】實踐教學是化工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之一,旨在培養研究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專業應用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本文針對當前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與行業需求脫節、應用性不強等情況,通過對我院化工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職業能力學習和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和分析,力求尋求良好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研究生實踐環節考核路徑,探索更好的工學結合、提高職業能力為導向的化工類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體系,調動研究生和研究生導師的積極性與參與性,并由此運用到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中。
【關鍵詞】實踐教學 專業學位研究生 構建探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184-02
近年來,隨著我國研究生人才培養類型和結構的調整和改革,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已經成為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作為當今國內外研究生教育的一個重要主題,在國內外已很普及和重視。
美國是世界上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作為全球最早開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國家,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已成為美國研究生教育的中流砥柱。美國社會的很多行業把專業學位看作是進入行業、個人發展提升的重要依據。[1] 我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是為培養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具有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近年來我國專業碩士招生計劃不斷增加,我校目前專業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基本與學術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持平。
國內外學者非常重視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研究,美國學者喬納森·卓爾與阿比·海德以理性批判的態度,批評了傳統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是培養“知識淵博的實干家”的目標,他認為這種培養目標并不符合實際,也不能在實際中真正應用。喬納森·卓爾與阿比·海德呼吁一個更加統一的歐洲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計劃,使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研究變得更具體和細致化。1906年美國在專業碩士學位教育中提出 “合作教育”培養模式,將課堂教學與相關領域中的工作經驗相結合,學生在校學習理論課程半年后,以2個月為周期交替參加企業的實際訓練和課堂學習,畢業前半年在學校撰寫學位論文。德國提出并實踐了一種“雙元制”培養模式,強調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校學習,其余時間在企業實踐。英國則采用的是一種“三明治”培養模式,即 “學習—實踐—學習”工讀交替的產教結合模式,學生在校學習和校外實習以學年為單位交替進行。[2]
我國出臺的《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隨著國家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重視度的提高,國內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研究和關注也日益加強,產學研聯合培養、實踐學分、實踐基地、雙導師制等內容都被國內外專家學者廣泛研究和探討。在吸收國外先進教育理念的基礎上,我國高校也提出一些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如南京郵電大學提出的“螺旋提升型”培養模式。具體做法是學生入學后在校學習一年,校內實踐一個學期,校內學習一個學期,企業實習一個學期,最后校內畢業論文一個學期。[3]該模式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校內理論學習和企業實踐環節的結合。但目前國內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歷史較短,培養模式還不成熟,特別是缺乏一套完整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因此,圍繞全日制化工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刻不容緩。
一、化工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尤其重要但卻較難解決的一項環節即是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實踐環節。雖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經明確將實踐環節寫入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方案,但與臨床醫學等專業不一樣的是,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環節受到實踐時間、實踐安全、實踐管理等因素的制約,尚未形成比較完善的實踐環節體系,在有些地區,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活動還未得到實踐單位的普遍接受和支持。[4]
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整體來說具有一定的化工背景和理論基礎,其培養目的是提高其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因此實踐環節應當是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主要內容和考核指標。就此而言,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可在一定程度上參考和學習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模式,由培養單位和校內導師為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確定合適的企業導師,并賦予企業導師更多的權利,由其對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培養和考核負責,校內導師和培養單位對其進行理論指導。除此以外,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時間和單位也可嘗試在一定原則情況下靈活掌握,不建議實行簡單的一刀切或統一培養,以更好的保證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
二、化工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路徑探究
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是推進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環節的重要保障。企業作為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單位,定期配合研究生培養單位召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座談會,專題研討產學研合作聯合培養研究生問題,協商制定聯合培養研究生具體培養方案,促進雙方合作;同時遴選企業核心高管和技術骨干作為聯合培養導師,協助指導聯合培養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組織專業學位研究生到企業進行訪問學習并利用企業的生產、檢測設備進行部分實驗,派出高級技術人員為專業學位研究生開展學術論壇和報告,對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的組織和完成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當前企業是化工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的主體,學院和研究生導師借助化工專業認證、化工本科生實習、教師企業行及校友回訪等機會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搭建化工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平臺。基于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特點,具有化工類企業背景或企業實踐經驗的研究生導師對研究生進行指導是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要求和特色。因此,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過程中應注重企業導師的遴選和考核,并加強企業導師和學院及校內導師的聯系。
在與企業共同搭建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和平臺的同時,化工相關科研院所、質監局、環境監測站、檢驗檢疫系統等單位也可納入到化工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范圍,研究生培養單位與化工專業相關企事業單位構建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基地,針對不同課題的研究生靈活提出研究生實踐教學培養模式并予以落實,是構建化工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體系的路徑之一。
三、化工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環節考核機制研究
實踐是化工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環節考核大多采取的是提交實踐材料、匯報答辯、集中考核的機制,在考核機制細節方面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近年來部分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環節考核從通過制向打分制轉變,是研究生培養單位注重和完善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環節考核機制的表現。聘請校外導師作為專家參加化工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環節答辯考核已成各高校常規,但在考核過程中還應注重校外專家對整個實踐環節實施過程的督導和監督。實踐環節的考核應當貫穿于整個實踐過程中,并及時發現問題,通過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溝通和引導,與學術型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區分開來,與此同時要引進實踐單位評價機制,對實踐單位負責人和校外導師進行回訪,將其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環節的評價和意見作為考核因素納入到實踐環節考核機制中。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趨勢,是社會需求和進步的必然要求。構建化工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體系,重點在于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校外導師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和落實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環節考核機制,持續不斷的推進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必須更新觀念,與實踐和產業相結合,將實踐教學體系加以構建并落實,才能真正為我國化工行業培養和輸送應用型人才。[5]
參考文獻:
[1] 徐平.美國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J].外國教育研究,2003,30(8):1-4.
[2] 周明星,孟慶國.中外職業教育工學結合模式的比較與借鑒[J].職業技術教育,2008,29(4):82-85.
[3] 徐小龍,孔媛媛,李夢娥.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螺旋提升型”培養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149-153.
[4] 研究生專業學位總體設計研究課題組.開創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新時代[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5]馬靜.全日制工程碩士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3,35: 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