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翔
摘 要:在初中科學實驗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理念尤為重要。在科學實驗課程的探究活動中,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索、研究、討論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而綜合的發展能力,這是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關鍵以及難題。
關鍵詞:初中科學;實驗教學;學生主體;教學理念
初中階段的科學學科,其課程形式以實驗課為主。對于課堂上應該如何在實驗課教學的過程中表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真正讓學生通過自身的科學實踐來獲取科學知識,這是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就目前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中的缺陷作為出發點,從課堂趣味性科學實驗、練習基本技能、學生自主分組進行實驗、探索性實驗等多角度改進以學生為核心主體的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模式。
一、以趣味性實驗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對科學以及科學實驗的興致
初中階段的科學學科在中學考試中占據的比例較大,因此,獲得了家長以及學生的高度重視。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絕大部分學生對于學習科學產生了抵觸心理。當學生剛剛踏入初中學校時,為了幫助學生正視科學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參與性。因此,在初一時,教師不僅要向學生介紹科學學科的特點,還要通過設計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科學實驗誘導學生對科學學科的好奇心,在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以學生為主體,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中的“三個著重”
(一)著重科學實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
注重科學實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是指在科學教學實驗中與身邊的生活事物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將科學課程中所學的知識高效運用于身邊發生的實際問題中,從而讓學生充分了解并認識到科學學科與平日生活之間的緊密關聯。生活化的科學實驗教學不僅創建了新的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還能激勵學生參與科學實驗的興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完美地發揮科學實驗教學的優勢,通過開展一系列的實驗活動,讓學生體驗到科學學科的實際使用價值。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學生的思考主動性,還能提高學生的知識靈活運用。
(二)著重科學實驗與情景創建的設立
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驗教學的內容以及將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創設一系列的情景,這樣不僅能使科學課堂中的實驗環節更加真實,同時還能激發矛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科學實驗情景的創建能夠讓學生產生對科學實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心理,有助于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的情景創建與設立包括:對教學材料安排的實驗環節、通過科學實驗的內容合理地創建情景,從而使教學材料中的知識內容以及實驗方式融入生動的教學情景中,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學知識點。
(三)著重科學實驗教學的探索與研究
在科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探索與研究融入實驗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獲得科學知識與實驗動手操作技能。與此同時,還能讓學生獲得系統完整的科學實驗思維、訓練方式以及科學探索與研究的精神。初中階段的科學實驗教學環節應該充分發揮出實驗的性質與研究的本質,從而使學生在體驗科學實驗的過程中了解科學實驗、掌握科學實驗,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以及學生的綜合科學素質,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分組探討問題的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充分而完美地表達了以學生為核心主體的教學觀念。
三、以學生為主體,體現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四個特性
初中科學是一門以科學實驗為主要教學形式的學科,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探索和研究能力以及整體的科學綜合素養。因此,科學學科在教學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擁有自身的教學優勢和特殊性。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教師應該在科學課堂實驗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實驗步驟,標示出實驗的目的,從而使學生自主完成整個實驗。在展開科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正確看待學生操作實驗活動中的意外,引導并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然后巧妙地將實驗失敗轉化為新的教學問題,也同樣體現了教師的綜合素養,并培養了學生嚴謹而又積極的科學探索與研究的精神,充分表達出科學實驗教學的創新性以及靈活性。
四、以學生為主體,達到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三個轉變
(一)學生分組進行實驗,保證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實驗中
科學實驗教學環節是一項能夠讓學生感知自我、遇見自我、戰勝自我的過程。因此,在初中科學實驗的教學環節過程中,教師應盡最大的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現場進行實驗的機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實驗演示最大限度地轉變為分組實驗,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參與到實驗中,切身體驗整個實驗過程,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探索與研究能力,更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學生的獨特思維,為實驗的順利進行奉獻一份力量。
(二)以探索實驗來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目前,在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材料中,所布置出來的大部分實驗都是一些驗證性的實驗題材,其主要是通過課堂實驗驗證某一項科學理論或者概念是否成立,驗證性的教學實驗對于教與學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這種科學實驗的驗證方式對于初中時期的學生來說沒有挑戰性,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沖突性。因此,在驗證性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改變這種教學現狀,通過一些科學合理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將驗證性實驗轉變為探索與研究性實驗,利用學生已知的科學原理進行實驗研究,學生通過思考、觀察、發現、總結四個步驟來完成實驗,并對實驗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新的科學知識進行探索,從而達到以學生為主體的實驗技能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以生活實用性的實驗來提高學生的轉變能力
初中科學實驗的過程應是以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可利用實驗資源為基礎,為學生創設科學實驗,在此過程中充分將科學實驗的探索研究與實際生活緊密契合在一起。在科學實驗教學的展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于其他學科的融合,在融合過程中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知識無處不在。將其他學科的知識與實驗環節有效融合在一起,不僅能夠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實驗教學環境,還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科學轉變能力,幫助學生將科學知識與其他的學科知識融入實際的生活中。
初中的科學實驗教學是學生自身進行實踐并對科學學科進行認知的全過程,初中時期的科學實驗教學過程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發展需求,從而設計一系列的科學實驗來滿足學生的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不僅能夠表達“知識來自于實驗,并歸入生活實踐中”的教學思想觀念,還能使學生在掌握必要的科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并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完美實現教學目的的有效性。以學生為主體的科學實驗教學實踐探索是新課改的發展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需求,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教學質量持續提高。
參考文獻:
[1]胡華英.淺談新課改下初中科學實驗的改革與創新[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7).
[2]侯世院.優化初中科學實驗 促進學生能力發展[J].中學教學參考,2010(17).
[3]鄭振祥.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探索[J].新課程(教研),2010(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