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錦宏
摘要:當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同時暴露出的許多問題已經成為了痼疾,如在教學中存在應用意識、問題意識淡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而其中,學生的問題意識淡薄是最為重要的。如若學生在課堂上不會提問、不會思考,教師在課堂上的努力取得的效果往往不大。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去解決現實問題。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問題;意識;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244-02
新課程標準下,要求教師不但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而問題意識則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起著重要作用。問題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是活躍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積極因素;問題意識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是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保證。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這對實施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
1.1 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使他們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和仔細的思考與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因為某一問題的解決而得到拓展。問題意識能夠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轉變為學習的動力,活躍學生的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提出疑問,可以促使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在質疑和提問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創新與拓展。
1.2 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問題意識的培養,能夠使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與研究,探尋相關的解決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既充實了自己的數學知識,又開拓了思維,還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因此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3 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一般來說,大多數初中學生缺乏相應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經過老師的指導,他們能夠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正因為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做好對學生的指導工作,準確地掌握學生學習的思維過程,認清學生學習的疑難點,進而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2.培養問題意識的途徑
2.1 用設疑激發學生興趣,以問題引入。傳統教學中是把學習的內容直接展示給學生,而問題教學中的學習內容則不同,它是以問題來引入的。教師提前吃透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設置一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用有趣的設疑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習效率。數學給人的印象是枯燥無味、晦澀難懂的,之所以形成這種印象主要是因為數學教學脫離了實際。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創設適宜的數學情境,讓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2 倡導探究式教學,啟迪學生思維。探究式教學主張不要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要引導學生思考、質疑,親自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究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啟迪了學生思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講授"螞蟻怎樣走最近"時,可以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先提出問題:一只螞蟻又累又餓,發現旁邊有一個無底無蓋的圓柱形盒子,它在圓柱形盒子底部的某一點,這個圓柱形盒子的高是12cm,底面半徑是3cm,在盒子側面的最頂部有一些蛋糕渣。問:螞蟻怎樣繞著走最近,能盡快吃到食物。請同學們幫它找到最佳的捷徑。然后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討論,找出最短的路線。小組討論后代表發言,再進行全班交流,分享最佳的解決方法。這樣的教學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2.3 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師生之間關系的和諧、平等,課堂氣氛的輕松、愉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展示學生的個性。課堂上,提出問題時,可以先讓學生看書,然后分組討論,討論時圍繞一個主題,選擇小組核心發言人,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學生思考的時間多了,提出的問題就多了,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發表獨立見解,培養學生勇于質疑的信心。同時對學生的好問、多問、怪問、錯問等要持有正確的態度。一些學生好問,問題也多,對這類學生,教師要認真傾聽,不要對學生不耐煩或置之不理。對怪問、錯問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肯定學生的勇氣。在教師的引導下,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匯總、分類,在課堂上逐一解決,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在提出問題的同時,還要積極思考別人的問題,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2.4 拓展學生思維,用答案引出問題。我們在解決一個問題時,可以創設另一個問題,從而推動問題意識的連續進行,這樣設置問題,可以讓學生進行連續思維,拓展學生的知識。比如在講體積計算時,可以向學生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像乒乓球、足球、玻璃球,能否算出它的體積?學生思考后,找出了很多解決方法,有的將球放入盛滿水的容器內,測量出排出水的體積,即是球的體積。也有的學生說把空心球灌滿水,忽略了球的厚度,水的體積就是球的體積。這些方法比較直觀、簡單,教師要給予肯定,并提出:像這樣的球可以用此類的方法計算,那如果是體積很大的球,還能用這樣的方法計算嗎?
3.結語
總之,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問題意識的培養不僅僅是數學學科的教學目標,而且是實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只有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營造愉悅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開放教學時空,鼓勵學生敢于提問;適時進行評價,增強學生提問信心,不斷探索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才能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林朝清.關于初中數學問題意識培養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9,(4).
[2] 周秀軍.談初中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12).
[3] 劉曉波.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