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武術教學是高校開展體育教學內容的重要形式,武術教學的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難度性,長期的課堂教學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厭倦心理,實施游戲教學法在高校武術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達到調節課堂氣氛,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本文從高校開展武術教學的實施基本過程角度,對游戲教學在我國高校武術教學中的應用作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高校武術教學;運用分析
實施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是實現社會主義教育內容豐富的重要途徑。武術教育中應用游戲教學法開展教育,可以實現高校體育教育形式和教育內容的合理融合,一方面,促進我國高校體育教育課堂的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實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體現了我國教育實施全面化改革取得的成效,推進我國高校教育結構的完善與創新。
1 在高校武術教學中實施“游戲教學法”的優勢
武術教學是我國高校開展教育內容創新應用的重要體現,武術教學是傳統文化在高校奇體育教育中的融合,武術學習要求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高度集中注意力,對武術中的動作嚴格訓練,在學習知識要點上存在較大的難度,是培養學生意志力和控制力的重要途徑,但如果高校學生長期處于這種高壓的課堂學習氛圍中,容易降低學生武術學習的興趣,產生“抵抗心理”[1],從而使武術課堂的教學效果降低。游戲教學法是應用開展游戲的形式,開展課堂教學,游戲教學法可以緩解武術教學中高度集中的教學壓力,活躍課堂氣氛,實現了高校武術教學課堂氣氛的調節,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身體,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推進高校體育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的逐步優化與完善。
2 “游戲教學法”在高校武術教學中應用
2.1 武術教育實施的準備階段的應用
游戲教學法在我國教育的準備階段中的應用,主要是應用游戲教學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武術教育內容要求學生能夠逐步能夠達到高度集中的狀態[2],傳統的體育鍛煉開展教育訓練前,應用跑步、跳遠等形式進行外部訓練,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集中注意力的作用,這種被動式的教育形式,無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度較低,學生這種“反抗”的情緒會對教學課程的實施造成負面影響;實施游戲教學法,可以應用游戲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對武術學習的主觀意識,為武術運動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思想保障。例如:教師應用情景教學形式進行武術教學課前活躍氣氛,教師將武術教學的理論知識融合在課前游戲中,不僅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同樣加強學生對武術學習理論中知識的深入掌握,為后期開展實際的武術動作訓練,打下理論基礎。
2.2 武術實施的學習階段的應用
武術教學的課堂教育內容相對與其他體育鍛煉項目而言,教學內容的理論性和動作要點的難度性較大,采用直觀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訓練,容易使學生產生較大的厭煩心理,導致武術教學課程的開展內容結構枯燥,課堂教育成果較低,學生僅僅學會了武術學習的的動作,對武術學習的精髓并沒有掌握。采用游戲教學法,可以將枯燥的武術知識融合在新式教學內容中,進一步優化武術教育的課堂教育環境,提高武術教學在我國高校體育教育中的教學效率。例如:教師設置教學情景,將網絡游戲的武術場景應用在課堂武術中,對“扎馬步”等基本武術動作練習進行實踐與教學的綜合應用[3];或者,教師開展課堂武術動作競賽,教師對武術“太極拳”的動作標準演練,學生進行模仿,并開展小組比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游戲教學法在高校教學中應用的作用。
2.3 武術教學實施的后期鞏固階段的應用
游戲教學法在我國高校體育中的應用,也體現在武術課程教學的后期應用中,游戲教學法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師在武術教學后期開展游戲教學法的應用,可以調節武術課堂教育中高度集中的教育模式,推進高校中開展武術教學課程設計的進一步優化,例如:教師可以應用游戲教學法開展與武術相關課后訓練游戲[4],組織學生進行武術動作的課后練習,應用游戲加強體育教學中武術教學知識點的課后鞏固與指導,學生可以在教師安排的體育游戲中進一步優化武術學習中相關知識點的應用與學習,促進我國武術教育的教育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是我國實施教育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體現。
3 結論
“游戲教學法”在高校武術教學中應用,是傳統文化在我國高校教育中合理開展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教育改革中教育形式變革的重要體現,從高校實施武術教育的實施過程入手,對游戲教學法愛武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實現我國高校教育結構的全面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加奎.游戲教學對高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排球選項課教學效果影響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張鵬程.對廣西高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武術普修課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
[3]王保勇.運用校園網絡輔助高校武術套路課堂教學的探討[D].北京體育大學,2007.
[4]李海青,李亞嬌.“游戲教學法”在獨立院校武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03:138-139.
作者簡介
王曉娟(1976-),女,湖北武漢,武漢體院畢業,武漢工商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