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代變遷,科學技術推動著人們的生活發展,借助于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正不斷的取代著傳統交易方式,成為了新時代的交易方式。在此背景下,為了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為網絡交易提供便利服務,第三方支付應運而生,著力于目前各種網絡交易所面對的安全與信用問題。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消費者與商家之間、交易者與銀行之間的中介平臺,解決了消費者與商家直接的互不信任的問題,但在此新興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相當的風險。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 網絡交易 風險
電子商務于我國初期發展速度緩慢,不能適應于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由于是網絡交易,消費者與商家、貨物無法面對面接觸。一方面是擔心對方違背信用。另一方面是消費者擔心所購貨物與描述不符,無法滿足自身的要求。這時候就需要一個雙方均認可的第三方作為中介人,于是,第三方支付便興起了。
一、第三方支付的概念及優勢
(一)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為減少交易成本,降低信用風險,馬云率先于2005年提出第三方支付這一概念,在沒有明確規定第三方支付概念的情況下,一般認為第三方支付是指由擁有一定經濟與信用基礎的獨立機構提供的,通過與各家銀行簽約的方式,以網絡為基礎,使其與所簽約銀行之間通過各種信息確認,實現一個由商家、消費者、銀行三者共同建立的一個商品買賣支付平臺。在此處的交易流程中,消費者在與商家達成消費意愿之后,貨款首先劃撥至第三方資金賬戶之中,通過第三方機構通知商家發貨。待消費者收取商品后,再由第三方機構將資金劃付至商家。否則,消費者者將商品退回,商家收到貨物,第三方機構將款項原路返還,交易結束。相比于傳統交易,買賣雙方在此流程中,不直接進行資金交易,而是由第三方作為信用中介進行擔保,從理論上來說,杜絕了電子商務中交易雙方的欺詐行為。
(二)第三方支付的優勢
1.交易環境安全公正。由于第三方支付平臺是由具備一定經濟基礎與信用擔保的獨立機構創立提供,交易者與商家不直接進行資金接觸。該平臺在為交易雙方服務時,詳實的記錄了交易雙方的交易活動流程,不僅為交易雙方對本交易活動的具體情況,如交易資金劃撥、物流信息、商品咨詢等提供查詢上的便利,而且可以在交易雙方產生矛盾糾紛時,提供確切的事實記錄,確實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從而可以有效防止交易雙方發生不愉快的信用問題,為網絡交易的蓬勃發展提供了一塊優質的土壤。
2.交易活動方便快捷。第三方機構提供的網絡支付平臺,與各家銀行及商品售賣網站簽約建立合作關系。使得用戶在互聯網上進行購買活動時,可統一的通過該平臺進行支付活動,大規模的減少了交易者因交易需求而產生的各種支付行為,如辦理多張銀行卡業務、郵寄款項等,給交易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國內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建立的快捷支付方式與國外的快捷消費相接軌,大幅度降低了消費者網絡交易的成本與時耗。
3.支付方式多元開放。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一個多元化的開放平臺,與國內外的各家銀行在交易支付上相捆綁,統一支持與其相捆綁的各家銀行所發售的銀行卡、信用卡的在線支付功能。并且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的支付方式從當初個人電腦終端支付發展到如今電話、手機等多種終端的支付方式,具有極大的支付方式開放性。
三、第三方支付的主要風險
(一)網絡安全風險
作為一個業務流程和風險防備與控制活動都通過網絡來進行的平臺體系,網絡支付系統的安全問題首當其沖。盡管目前為止,無論是網上銀行還是網絡支付平臺都設置了多層次的安全防護系統,并且還在不斷的研究開發出新的更具安全性的技術與方案,用于確保網絡支付系統的安全。但總的來說,網絡安全風險依然是第三方網絡支付平臺最為致命的風險環節,一旦網絡系統的安全性得不到切實的保障,那么第三方支付、網絡交易就如同稚童抱金磚于道上,隨時都會發生危險。網絡安全風險除了包括來自計算機內部的如系統停機、磁盤損壞等風險外,主要還是來自于計算機外部如黑客攻擊、計算機病毒破壞等影響更為嚴重的風險。其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網絡數據在進行傳輸過程中,遇到丟失、被復制等形式的攻擊,嚴重威脅著客戶的資金安全。
第二,在國內以支付寶為首的網絡支付應用系統由于其發展時間較短,自身的安全性并不存在著十足的保障,在它的安全系統設計上仍存在缺陷,有可能會被黑客利用,危害整個支付系統的安全,從而對客戶、銀行等相關者造成巨大損失。
第三,計算機病毒可能會突破網絡防范,對網絡支付平臺的主機系統進行入侵,從而使主機系統丟失客戶數據,造成巨大損失。
(二)金融風險
盡管第三方支付平臺創立的初衷是通過暫時性的保管資金,對交易雙方的行為進行監督,以消除信用風險的方式來為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提供保障,促進交易的達成。但是在交易過程中,從消費者將商品款項從賬戶轉出至第三方手中,再到第三方將款項劃撥至賣方手中的這個過程中,資金的所有權只是單純的從買方轉移至賣方手中,而資金卻一直存在于只擁有保管權的第三方手中。在交易雙方均無法看到資金的實際情況的條件下,巨額的沉淀資金給了第三方平臺操作的空間與機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當第三方將沉淀資金用于短期存款時,其利息的產生必然會隨著用戶數量的增長而增長至一個龐大的數額。首先利息的歸屬權就無法加以確定。其次,如果在進行利息分配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資金管理,就有可能會產生資金安全風險與道德風險。
第二,伴隨著沉淀資金的大量聚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信用風險也必然隨之擴大。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信用缺位”條件下的補位產物,用于保證交易雙方的信用,但其本身卻沒有人保證。故而,第三方機構自身違法的可能性必然隨著沉淀資金的日益增長而增長。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巨額的沉淀資金被第三方本身侵占的可能將不可忽視。
(三)法律風險
從法律地位的角度來看,雖說第三方機構提供平臺都以中介人的名義對外進行業務活動,但實際上,它在為用戶提供支付便利服務的同時,也聚集了大量的資金。從此出看來,該平臺業務明顯存在著吸納儲蓄,以利息作為其主要利潤來源的嫌疑。從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已經具備了銀行的性質。但其本身卻不受銀行相關法律法規的控制。這就需要法律對該平臺的法律地位進行進一步的描述與規定。
從法律責任上來說,首先,由于網絡交易的隱藏性極好,具有極強的匿名性與遮掩性,所以對于第三方支付平臺來說,當存在交易一方或是雙方故意設置某些表面現象加以掩蓋資金的真實來源、去向時,第三方機構平臺便有可能被這些表面現象所蒙蔽。從而使得非法轉移資金、洗錢、賄賂、收受回扣、詐騙等違法行為有了可乘之機。其次,對于買方來說,在網絡支付協議中,消費者只能被動的去接受,根本沒有決定合同內容的權力,處于弱勢地位。當客戶在交易后財產被盜或者由于系統故障等因素,使得消費者遭受損失,如何確定各方責任,也缺乏詳細的規定。
四、第三方支付的風險控制
(一)增強交易系統的安全性
對于第三方支付平臺來說,建立一個功能強大的防火墻系統與病毒監測系統是必不可少的。還要做好系統漏洞監測工作,制定健全有效的應急處理方案,使得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可以實施有效的應對措施。最后還要做好異地數據儲備系統,保證系統在發生故障或遭受損害時,具有相應的處理恢復能力。
對于交易者自身來說,應當及時更新殺毒軟件及其套件,使用安全的瀏覽器進行網絡交易,不要接受或打開陌生人發來的文件或鏈接,購物支付時注意留意不安全因素等。
(二)建立高效的監管體系
對第三方支付平臺內部來說,首先要加強對職業員工以及崗位的內控管理。著力于增強員工的風險防范與制約意識,加強員工的職業道德素質,防范道德風險的發生。其次要建立健全的內部分工制度、權利制衡制度、獎懲制度以及獨立的財務制度等來提高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績效,以防止因內部分工不明等因素引起的損失。
對于支付平臺外部的監管體系來說,可以從兩方面來加以控制。一方面,對平臺中由于日常活動產生的沉淀資金單設賬戶,獨立監管,甚至可交由銀行對其進行托管。禁止第三方支付平臺私自挪用客戶沉淀資金進行風險性行為。另一方面,為了避免用戶資金由于獨立機構的因素而遭受損失,可建立第三方支付保證金制度。要求第三方機構在其開戶銀行賬戶內存有一定比例或金額的保證金,并定期根據沉淀資金或是其他因素對保證金額度進行調整。當第三方獨立機構出現問題時,銀行可以及時凍結保證金,甚至于在機構發生問題之前察覺到風險的發生,從而可以抵御甚至是消除這部分的風險。
(三)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
對涉及第三方網絡支付服務的各方的實際地位、責任、權利等加以詳實的描述與確立,以保證在發生法律風險時可以找到相應責任人是防范法律風險的關鍵與基礎。
確定第三方機構在其服務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基本交易規則以及發生業務糾紛或其他突發狀況時的處理原則、方法以及違規責任。對第三方機構的業務處理實情、沉淀資金的處理與流向、信用擔保與風險等級等方面進行定期結合不定期的監督與檢查,是防范法律風險的重要途徑。
建立完善的第三方機構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時公開披露第三方機構公司重大事項、重大經營項目以及服務準則。尊重客戶權益,維護客戶的知情權等合法權益,機構與用戶雙方攜手合作,相互理解,是防范法律風險,維護第三方支付蓬勃發展的動力源泉。
五、結束語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商品交易,第三方支付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石,對電子商務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真正重視當前第三方支付所遇到的問題,加以采取相對的措施為這一新興支付體系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完善體系,促進第三方支付健康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汪志敏,劉曉冬.電子商務時代網上支付安全的分析與解決[J].中國商貿,2009(11).
[2]陳宗元.探析第三方電子支付[J].金融科技時代.2012(07).
[3]李緒亮.第三方支付監管問題研究.現代商業,2007.1.
作者簡介:王建(1994-),男,漢族,安徽蕪湖人,就讀于安徽財經大學,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