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
摘要:安德烈·勒菲弗爾的操縱理論強調翻譯并不是在真空中發生的,翻譯與社會文化有緊密的聯系,指出贊助人,意識形態和詩學是影響翻譯活動的主要因素。本文從贊助人和意識形態的角度,淺析莫言作品《蛙》的英譯。
關鍵詞:贊助人;意識形態;翻譯;蛙
莫言的小說《蛙》獲得第8屆茅盾文學獎,在小說中,莫言用既生動又樸實的語言,描述了“姑姑”一生的經歷,從側面反映了中國計劃生育政策推進過程的艱難和復雜?!锻堋繁幻绹鴿h學家葛浩文翻譯成英文,其英文版本也在英語世界受到很多讀者的歡迎。
一、理論綜述
操縱理論的代表人安德烈·勒菲弗爾在其著作《翻譯、重寫、文學聲譽之操縱》一書中,用大量的實例證明文學翻譯活動受一系列翻譯外部因素的限制和操縱,探討了贊助人,意識形態和詩學因素等對翻譯活動所產生的影響,他認為這些具體的因素“系統地支配著文學文本的接受和拒絕”。[1] 操縱理論把翻譯活動置于文化的大背景下去考慮,深入考察翻譯活動中除語言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為文學翻譯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二、《蛙》英譯的操縱因素
(一)贊助人
勒菲弗爾認為贊助人包括個人、 出版社、教育單位、機構等。贊助人影響著翻譯文本的選擇和產生,以及翻譯作品的改寫與創作。[2]隨著莫言登頂諾貝爾文學獎,越來越多的讀者對莫言的小說產生興趣,尤其是莫言的代表作,讀者對于莫言小說的興趣可謂是促進《蛙》英譯的一個因素。
翻譯出版社也屬于贊助人,對于翻譯活動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著翻譯文本的選擇。翻譯機構一般會贊助與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相符合的翻譯活動。莫言因其獨特的小說創作能力,通過魔幻現實主義把民間的故事、歷史和當代社會融合在小說中,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小說《蛙》中所探討的生育,生命,人性,信仰,政治意識和政治敏感問題等元素,屬于全球人類所共同關注的主題,能夠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具有市場發展的潛力,企鵝出版集團作為全球大型的翻譯出版社,自然是大力贊助莫言小說《蛙》的英譯。2014年,企鵝出版集團旗下的哈米什·漢密爾頓出版社在澳大利亞出版了《蛙》英文版;2015年,又經維京出版社出版,登錄美國市場。
(二) 意識形態
勒菲弗爾將意識形態描述為一種概念網格,它包括在某個社會在某個時間被認為可接受的意見和態度。[2] 譯者的意識形態會影響譯者翻譯策略的運用,葛浩文是莫言小說英譯的主要英譯者,在翻譯《蛙》之前,他已經翻譯了莫言的《紅高粱》《生死疲勞》等作品,葛浩文對莫言的小說極為了解,也對莫言小說的英譯有著豐富的經驗。意識形態影響翻譯活動中譯者翻譯策略選擇,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后,更多英文讀者想閱讀原汁原文的莫言小說。葛浩文不僅了解莫言小說的特點,也了解英文讀者的回饋和需求。結合翻譯出版社的要求,在翻譯《蛙》時,他在多處采取了異化翻譯策略,保留了《蛙》獨特的文章風格,讓英文讀者感受原汁原文的莫言小說的特點。
例如:
原文:現在,炕上有兩套鋪蓋,炕頭墻壁上……(莫言,2009:202)
譯文: Now a pair of quilt's covered the kang, while the walls were pasted with… (Goldblatt, 2015:236)
“炕”是中國特有的事物,葛浩文在翻譯時直接按著中國的漢語拼音來翻譯,這種翻譯不僅保留和傳遞了原文中特有的文化內涵,讓譯文具有異國情調。
三、結語
正如操縱理論所強調:翻譯不是憑空發生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有諸多因素操縱著翻譯活動。每一部中文作品的英譯都與社會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都離不開各種因素的操縱,《蛙》的英譯也是如此。贊助人,意識形態操縱著翻譯文本的選擇,翻譯方法的選擇,翻譯策略的運用,翻譯活動的產生和表現等。
參考文獻:
[1] Munday Jerem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
[2] Lefevere André.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
[3] 孫會軍.葛浩文和他的中國文學譯介[M].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
[4]莫言.蛙[M].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
[5] Mo Yan, Frog [M].Goldblatt, Howard.(trans.).Viking Penguin,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