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
摘要:全面預算管理的理論和實施方法已經在我國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并作為一種有效的日常管理工具完善企業管理。但是,大部分企業關于預算管理只關注的是較為單一的財務指標,很難將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策略真正落實到企業的戰略中,最終導致企業的預算管理功能無法得以充分發揮。在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中引進平衡計分卡,對于進一步發揮全面預算管理職能、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本文將就平衡計分卡在全面預算管理的應用進行探析。
關鍵詞:平衡積分卡;預算管理;應用策略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在不斷的實踐中摸索出的有效的管理控制工具。平衡計分卡是一種新的績效評價方法,它能夠有效地解決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優勢互補,高效整合企業內部資源,從而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和效果。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現代企業的組織管理形式更是趨于多元化、復雜化,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必須制定優秀的、完善的、科學的戰略發展目標和戰略規劃。預算管理是現代企業制定目標和規劃的一種重要形式,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財務管理系統。因此,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都已經開展了全面預算的實踐與管理。但是,隨著企業面臨環境的不斷變化和預算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深入推廣,在現代企業中全面預算管理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缺乏全面預算的意識、預算管理松弛等。這些問題使得預算這一業績評價標準失去了原有的真實性、客觀性、科學性。可見,基于平衡計分卡構建下的預算管理體系在現代企業中的實踐,有效化解了在預算管理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為促進現代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傳統的預算管理的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現代企業在經營理念上發生了巨大轉變,很多企業已經由原來的傳統生產經營理念向著全面預算管理的理念轉化,企業的戰略實施目標的過程中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一)缺乏全面預算管理意識
作為一項重要的管理工具,全面預算管理涉及到企業的各個環節、各個流程、每一位企業員工。我們站在公司外部關系的角度來看,全面預算管理通過預算目標充分反映出企業外部市場環境和機制的變化對企業的要求;站在企業的內部關系來看,全面預算管理又是一種能夠幫助企業加強管理、促進企業內部各種資源有效結合的最佳途徑和手段。但是,目前很多企業內部的員工、甚至是企業的一部分中層以上的領導者都認為預算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與本部門的工作和業務管理工作關系不大。財務部門在全面預算的編制、控制、評價與監督等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財務部門作為全面預算的日常管理部門并不是歸口管理部門,并不能對與目標的制定、預算目標的分解與考核等工作進行大包大攬,很多工作財務部門也無法單獨完成。如果企業內部存在這樣的錯誤意識,那么預算管理的組織結構作用并不能得到充分發揮,預算的約束與激勵機制也不能傳遞到企業的各環節和各部門中。
(二)未實現預算目標與戰略目標的融合
企業進行全面預算管理時,其預算管理目標必須與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進行融合,但是目前很多企業在制定預算管理目標時并未從企業的戰略角度出發,從而導致預算目標的制定很難實現企業的長遠戰略發展目標,與企業的戰略發展規劃相脫節等問題。如:有的企業過分重視對具體的預算指標的執行情況,將預算管理的注意力集中在企業的短期經營環節上,缺乏對企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實施情況的關注,最終造成企業重短期效益輕長期效益、重預算輕戰略等問題。這些問題也就造成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嚴重受損。再如:還有的企業雖然已經制定了長期戰略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但是,并不能實現與全面預算管理的全面融合。
(三)缺乏完善的、科學的、全面的業績考核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在預算考核中經常出現不完善、不科學、不全面的績效考核問題。如:過分重視財務指標、弱化非財務指標。其實,財務指標僅僅對企業過去的經濟活動進行了連續的、清晰的描述和總結,但是,這種詳細的財務描述并不能對未來進行有效的預測。如:企業在某一時期的比較卓越的財務結果并不能預示著企業的未來具有良好的財務績效和結果。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會受到來自內外部各種不用因素的影響,財務指標所反映的內容是片面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如:傳統的財務指標所反映的只是歷史數據,這些數據并不能對產品的質量、企業的顧客、員工存在的問題、員工的機遇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一種早期的預警,傳統的財務指標具有明顯的滯后性。目前現代企業所處的環境是一個紛繁復雜的,瞬息變幻的市場經濟環境,因此,處于企業上下游的供應商、顧客等都能夠對企業的發展產生影響,但是很多企業的業績考核中并未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還有的企業比較注重產品的質量,但是與對財務指標的考核來看,質量指標這一影響企業生命線的關鍵因素考慮的還是不夠。
二、引進平衡計分卡的企業預算管理策略分析
(一)確定基本設計思路
平衡計分卡在預算管理中的應用與在績效管理中的應用不論在思想上和方法上基本都是一致的。即:從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等不同維度進行衡量,并以此為基礎實現企業管理效率的提升。這就要求必須將平衡計分卡應用到預算管理的事前環節中,也就是在設定預算指標時就開始運用。主要的應用設計思路為:第一,全面明確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在為企業的發展制定短期目標的同時還必須確定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如:企業可以將3-5年作為中長期戰略目標。第二,根據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將平衡計分卡運用到其中對目標進行細化和分析。第三,通過對目標的分解來確定關鍵性因素,同時實現對這些關鍵性因素的轉化,將其確定為企業的關鍵性績效指標。第四,根據已經確定的關鍵性績效指標,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來設定這些指標的目標值,根據設定的目標值準確地確定企業的資源需求,并為預算編制與執行奠定基礎、提供方案。第五,在預算的執行、監管、考評等方式的支撐下完成對企業當年預算的考核,對于預算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及時反饋給企業的領導者,以便企業能夠在下一階段的發展中解決問題。
(二)加強預算管理的組織建設、制度完善
現代企業首先必須建立層級式的預算管理體系,并將戰略化、系統化、人文化等理念融入其中。這種整合性的管理系統已經逐漸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組織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將企業的資金流、業務流、信息流、人力資源等進行有效結合。如:企業的一線員工在關注生產和經營任務的同時還應該積極參與到預算中;企業可以按照現代企業組織架構進行設計,建立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其次,建立全面的預算制度和細則。企業建立的預算管理制度必須以保證組織體系實現為核心,并通過不斷地實踐進行補充、完善、修訂。
(三)實現預算管理與企業戰略發展的協同規劃效應
良好的、完善的平衡計分卡實現了企業經營戰略結果的滯后性指標和績效驅動因素指標的完美結合。因此,為了保證企業戰略發展能夠實現與全面預算的有機結合,就必須充分發揮平衡計分卡的重要作用,選取那些能夠體現企業的長遠利益、能夠反應與戰略決策密切相關的各種內外部關鍵因素作為指標。實現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之間的平衡,這不僅能夠對企業內部的業績改進進行有效衡量,更能夠保證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
總之,預算管理能夠真正落實企業的戰略實施過程,能夠對企業的經營過程進行有效控制。在引進平衡計分卡后,能夠充分發揮全面預算管理與平衡計分卡的雙重優勢,并以企業的價值最大化為基本目標,更好地平衡企業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需求,全面推動企業戰略的有效實施,更為企業實現全員預算管理的績效評價指明了方向。
參考文獻:
[1]楊敏,李敬尊.企業財務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中國總會計師,2014(8):54-55.
[2]池國華,鄒威.關于全面預算管理的若干認識[J].財務與會計,2015(1):17-20.
[3]李文君,王海兵.基于平衡計分卡的企業預算管理整合框架探析[J].財務與會計,2014(12):42-44.
(作者單位: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筑整理有限責任公司)